优质护理服务在中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杨芹芬

杨芹芬

( 昌宁县中医院内科主管护师;云南保山67810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6例中风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46例),将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设为研究组(60例),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DL、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早期功能康复

中风属于中老年较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发病急、发病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0例中风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且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6例中风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设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男女比32:14,年龄56-75岁,平均(65.23±5.64)岁;后者男女比41:19,年龄55-74岁,平均(64.01±4.31)岁;文化程度:23例大专或以上,47例中学,36例小学及以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方面;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生理表现及时予以疏导与安慰;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康复方案的意义,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温暖。②康复指导: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介绍脑梗死发病原因与临床主要表现,并嘱其重视饮食与并发症预防,可发放疾病健康宣传手册。③肢体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按照患侧卧位、仰卧位、健侧卧位等体位进行翻身,保持患肢良肢位,且健侧肢体取舒适体位。嘱患者每日至少被动运动3次,且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缓慢进行,定时按摩肢体。④出院指导:嘱患者及其家属离院后需继续加强训练,每日坚持训练4h,并定期予以回访。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两组功能康复情况参照运动功能(FAM)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表予以评估,分值越高,康复效果越佳[2]。两组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分值均介于30-80分,心理状态严重程度与分数呈相关[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予均数标准差(±s)表示,t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予百分比(%)表示,X2行组间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A、HAMD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HAMA(36.34±4.58)分、HAMD(34.35±4.65)分,对照组护理后HAMA(49.67±6.25)分、HAMD(46.64±5.78)分,两组HAMA、HAMD评分对比均显著高度差异(P<0.05)。

2.2两组ADL、FMA评分对比

研究组ADL、FM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ADL、FMA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中风为临床常见疾病,常伴发不同肢体功能障碍,加之该病患者因疾病困扰,大部分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4],实施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并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康复。为进一步验证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性,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06例中风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效手段,其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健康需求,且于护理期间,指导患者正确运动方法,并协助其予以屈曲活动,进而促进肢体功能尽早恢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HAMA、HAMD评分(36.34±4.58)分、(34.35±4.65)分均比对照组(49.67±6.25)分、(46.64±5.78)分低,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合理实施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配合度。分析原因可能为:因脑梗死患者焦虑不安、肢体瘫痪及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生理表现及时予以疏导与安慰,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康复方案的意义,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康复计划。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ADL、FMA评分(88.76±20.34)分、(79.86±13.58a)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30±15.62)分、(65.24±10.47)分,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究其原因可能为:⑴护理人员针对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介绍脑梗死发病原因与临床主要表现,并嘱其重视饮食与并发症预防,发放疾病健康宣传手册,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意识。⑵协助患者进行交替翻身,并嘱患者每日进行被动运动,且于患者病况允许下进行自我按摩。⑶于患者出院当日,嘱患者及其家属离院后继续加强训练,每日坚持训练4h。本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因素制约,未就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尚存在不足之处,待临床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风患者,不仅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而且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崇南,潘林平.传统心理疗法在中风后抑郁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7):2637-2638.

[2] 于丽新.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242-243.

[3]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9):837-839.

[4]杜恩.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应用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12(02):51-52.

[5]孙华丽.优质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3-94.

论文作者:杨芹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杨芹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