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论文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论文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曾 瑾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金华天鉴司法鉴定所,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年来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典型伤者复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结论 在法医的临床伤者鉴定工作中,通过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有效判断伤者受伤时间和隐匿性损伤,有利于对积液进行性质分析和判断,可靠性较高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法医;临床鉴定;价值

法医的临床鉴定工作中,有诸多病人的损伤是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在该种情况下需要应用成像技术。成像技术也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的重要辅助性手段。现阶段在法医的临床鉴定中,对伤者是否发生脏器受损或骨折等情况通常应用X线片或CT扫描等检查方式。然而以上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若骨折病人在其修复过程中未能检测到骨痂消失过程,因此就无法完成患者骨折的时间判定,容易造成鉴定结果失误。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也发挥重要功能[1]。本文将着重探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效果与价值,现进行下述报道。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针对各类型地质背景采集了若干件具有代表性的成土母岩,母岩样品共计56件。各类地质背景成土母岩硒含量平均值见表1、图1。

1 案例报道

1.1 案例1

2017年6月12日下午13时,伤者李某由于口角与他人产生纠纷,在拉扯中被拖倒,在被拳打脚踢之后产生多处损伤,特别是要存在明显疼痛症状,无法正常弯腰。就诊时主诉病症为腰部剧烈疼痛,弯腰等活动受到严重限制。门诊病历记录:精神状况良好,L1部位疼痛,活动受限。经由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伤者L1处椎体出现楔形改变,可见显著的骨折且呈现为条状。T1稍长与稍长T2信号影伴随抑脂高信号。患者腰部出现退行性病变。L4~5部位的椎间盘出现后突状况,经由搀扶进入治疗室后对该例患者的腰部采取绷带包扎,其腰部正中部位出现严重压痛感。经由MRI检查提示患者椎体处呈现显著的信号异常状况。由此判断该例患者属于L1椎体压缩性骨折,之后确定该例患者外伤具有因果关系,并评定该处损伤程度属于轻伤二级。

1.2 案例2

2018年3月4日下午14时,伤者叶某在乘坐公交车期间,由于车内环境比较混乱,出现推搡和碰撞,引起伤者胸部等诸多部位严重受伤。后送至医院治疗,经由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提示伤者双侧肋骨均出现严重骨折。在其右肋第3~4处,以及左肋第二处经由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该名伤者左侧的第2~6肋骨和右侧的第3~4肋骨均属于陈旧性骨折。经过后期走访了解此名伤者在出现公交车交通事故以前,曾经与他人由于纠纷问题出现过打斗,导致胸部受伤。在鉴定过程中,该名伤者对此情况进行隐瞒,因此排除了该名伤者肋骨骨折和本次公交车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伤者主要受伤情况也并未构成有效的伤残等级。

1.3 案例3

2018年4月16日上午10时许,伤者王某由于纠纷与他人产生争执,争执过程中被击中头部和面部,受伤之后立即送医。该名伤者精神状况良好,左侧面部颧骨处严重塌陷,但说话正常并未出现复视情况。在头部与面部开口处,存在剧烈疼痛状况,经由X线片检查提示伤者左侧颧骨处出现骨折。之后该MRI鉴定检查结果提示伤者左侧颧骨塌陷,可见明显的骨折性结构紊乱。提示T2高信号呈现为小点状,伤者T1、T2加权序列周边均可见明显软组织,然而并未出现异常信号。伤者皮下组织未见明显肿胀,其局部皮肤均有明显凹陷情况,考虑到伤者左颧骨处出现多处骨折,且具有较多陈旧性骨折等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发现伤者左颧骨具有显著的凹陷症状。且伤者皮肤处并无明显红肿,经由X线片检查伤者未见显著骨折线。然而经由磁共振检查提示,伤者骨折部位出存在显着性信号异常,由此鉴定该名伤者属于陈旧性的骨折症状,其损伤情况属于轻微损伤。

虚拟云桌面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多媒体教学中的成功实践表明,桌面虚拟化技术已经能够成熟地运用在高校多媒体教学领域,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优势作用。虚拟云桌面的应用不仅减轻了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也为多媒体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高质量保障。相信通过进一步技术优化、克服弊端难题,必定能为高校多媒体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讨 论

MRI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同时可以对受伤者软组织和病变进行有效显示[2]。特别是在伤者骨关节的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对于急性骨折损伤患者首选诊断方法为X线片和普通CT扫描检查。然而针对隐匿性骨折患者则需要应用MRI技术,隐匿性骨折通常将在SE序列上出现,具体表现出不同规则和边缘十分模糊的低信号状况。特别是MRI的高分辨特点,在患者水肿出血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MRI磁共振技术在鉴定急性硬膜下积液病人中具有的诊断敏感性,显著好于CT诊断。在MRI下可见比较显著的新月形信号,并且具有较高边缘性特征。经由MRI检查急性硬膜下积液呈现为较长的T1低信号,然而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则呈现为相对较短的T1高信号,两者强度存在差异,因此可进行有效鉴别[3]

综上所述,在法医的临床伤者鉴定工作中,通过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有效判断伤者受伤时间和隐匿性损伤,有利于对积液进行性质分析和判断,可靠性较高,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宇铭.法医临床鉴定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4):122-124.

[2] 宁显俊.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盲管创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8,4(11):3-4.

[3] 陈瑶清,李剑波,戴朝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133-135.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SSN.2095-8242.2019.12.149.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标签:;  ;  ;  ;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