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培育微演讲素养论文_陈丽萍

在语文课堂中培育微演讲素养论文_陈丽萍

陈丽萍 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 510075

【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微演讲素养,使其适应时代发展呢?笔者提出创建基于微演讲素养的教学模式。介绍了三种课型的操作流程及案例,重点阐述了基于微演讲素养的互动反思课型。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微演讲素养;互动反思式课型;学习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108-01

引言

微时代,微信,微博,微演讲。微演讲就是简单、有力的演讲。

“当今时代越来越注重沟通与表达,演讲带来的感染力,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微演讲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启发力、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生命力。

一、微演讲素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何谓微演讲?

所谓的“微演讲”,是指时间短、快速简单的演讲,可操作性很强。实用范围更广。微演讲有三点要求:

1.真实而自然。中国古代的修辞学就讲究“修辞立其诚”。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

2.明确而优雅。即“美说、雅说“。(1)语言优美:语音准确、语法规范。(2)表达恰切:表义准确、语境适切,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技巧。(3)态势雅致:合乎礼貌。

3.言简意赅。微演讲设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总结一句话,让这句话深

入到听众的心。

(二)何谓微演讲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笔者用德、才、学、识、胆、情、体来概括“微演讲素养”。微演讲中的“德”是指“德性”。微演讲者要做到德性高尚、心口合一。微演讲中的“才”是指“能力”。微演讲者应具有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等。微演讲中的“学”是指“学问”。微演讲中的“识”是指“见识”。微演讲中的“胆”是指“勇气”。微演讲中的“情”是指“感情”。微演讲中的“体”是指“体态语”。 微演讲素养融合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创建基于微演讲素养的教学模式

如何培育基于微演讲素养下的学习素质呢?以下介绍三种课型的操作流程及案例:

(一)课型之一:融合“微演讲”的阅读课型

在融合”微演讲”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从而让学生在言语理解 与言语表达上得到提升。

从“言”到“意”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言语理解”,即学生通过阅读以“文本”为对象的言语作品,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从“意”到“言”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的“言语表达”,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要运用语言表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文“言行课堂”是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

流——分享”的教学;从学生学习上看,语文“讲学课堂”是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

从“意”到“言”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内化生成这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文本的“言”生成为心中的“意”,学生有了感悟,有了触动,有了情感,我们就要给学生设计倾吐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倾吐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抒写自己独特感悟。

我在进行毕淑敏《我很重要》等课的教学时都采用此课型。

(二)课型之二:融合“微演讲”的写作课型

如让学生分享读一本书的感受,就采用以下课型:

阅读范文——写作技巧式微演讲——小组分享初稿——再修改——全班分享终稿

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渗透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以提升作文的感染力、说服力。演讲词是为演讲活动而准备的,演讲前需要反复修改,并根据演讲现场的情况和观众的反应进行调整,以应对不同的变化发生。同时,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演讲的过程中,通过别人的肯定和欣赏,获得动力。

(三)课型之三:基于微演讲素养的互动反思式活动课型

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 “互动反思卡”,并运用反思式导语,达到“自助——师助——互助”的目的,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1.“自助”。在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的理念。如对照《微演讲反思表》,尝试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任务,或者教师设计好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助学习建构已有知识经验和即将

2.学生间的“互动反思”学生通过与文本(名言)、作者的深入对话,有了自己对演讲的理解与感悟,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再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此时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断碰撞、不断深入、不断生成的一个时空,学生在交流、补充、质疑、辩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师生间的“互动反思”。

如在广州市精品课程实验课《经典浸润之诚信篇—— 在演讲中引用古语名言》中笔者运用基于学生微演讲素养发展的互动反思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结合《听说训练:演讲》、《绝品》等与诚信有关的课文,引导学生《核心素养之“微演讲素养”活动任务书》,让学生通过搜集、筛选关于诚信的古语名言、经典诵读、“诚信”主题演讲、互动反思等交流分享活动提升微演讲素养。要求学生完成五次微演讲“互动反思卡”。增加互动反思式评议内容,建立多边信息交流网。为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每人说完都要有评议的过程。评议可以是说者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形成你说我听、我说你评的气氛,建立多边信息交流网。教师要通过微演讲语言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

又如笔者所上的市调研课“直话曲说 委婉表达”。本课采用以互动反思式体验活动促表达能力提升的策略:通过 “辩析说法,选择说法,调整说法,设计说法”的四大项目,完成对实习对话等情境的反思、互动反思式评价、互动反思式点拨、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等互动反思式体验活动,结合案例模拟及日常对话的活动体验,互助探究、互动反思,由易到难,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笔者结合实践,努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微演讲素养。经过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微演讲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其学习素质也得到了增强。

教师培育微演讲素养,有助于培育出与一批批沟通表达能力强、公众演说能力强、自信心极高、学习素质强的社会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陈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在语文课堂中培育微演讲素养论文_陈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