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棉花市场形势分析_棉花论文

近期国内棉花市场形势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棉花论文,形势论文,近期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国际市场价格直线下跌相反,国内市场价格最近呈现较强劲的涨势。部分等级的棉花货源趋紧,使业内人士对国内棉花市场供求矛盾的缓和萌生了一线希望。但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比预料可能要复杂。

去年10月份以来,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结束持续已久的跌势,开始逐渐回升。内地229级棉花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产地价)由10月初的300元/吨左右回升到目前的11000元/吨左右,涨幅18%;329级由9000元/吨左右回升至目前的10300元/吨,涨幅11%。目前价格回升势头仍然很强。

当前棉花销售价格回升的原因,一是新棉供求总量与市场实际需求比较相对不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1998年度及以前年度库存的商品棉按顺价销售的原则已不能出笼,对新年度市场供求影响减少到了最小程度。1999年度棉花减产,供销社预计产量仅为7380万担;而今年棉纺形势看好,棉纺生产持续增长,用棉量增加,本年度头三个月(1999年9~11月)棉纱产量已达到152万吨,按平均用棉比例64%计算,9~11月用棉量达2100万担,同比增长49.8%。这就造成当年新棉供应很可能不能满足需求,棉花价格回升仍有潜力。

二是新棉品级结构不尽合理,高等级棉花价格回升较快,拉动了整个市场价格的回升。今年因长江流域受灾,棉花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新棉品级结构中一、二级棉比例偏低,而出口纺织品对一、二级棉需求较大,使高等级棉价格回升较快。

三是高等级结构比例较高的新疆棉在前三个月进入内地市场量小。截止11月30日,全国供销社系统仅收购新棉3892万担,其中新疆棉1834万担,占47%。但由于前期内地市场价格低,新疆收购成本及运费较高,使新疆棉在内地市场不具竞争力;11月份以后,内地市场高等级资源开始趋紧,许多纺织企业需要购进新疆棉时,又由于铁路运输条件限制,发运进度较慢,一时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要求,造成部分纺织企业恐慌心理,纷纷争购,导致棉花价格回升较快。

四是纺织厂及棉麻公司备货活跃,加剧了棉花价格回升势头。由于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一路看涨,一些资金状况好、实力强的纺织企业考虑生产成本及出口交货等因素,积极组织资金,增加库存原棉量,部分纺织企业备货最多达3到4个月(1998年度工业平均库存为10到15天用量)。由于棉花流通体制转轨,一些棉麻公司看好棉花价格上涨趋势,也纷纷四处采购货源,为争取市场主动而抓紧备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棉花紧张”局面。

从目前全国棉花供求形势看,新棉总量偏紧,存在一定的结构矛盾。加之新疆棉没有大量进入内地市场,纺织企业和棉麻公司备货活跃,造成10月份以来棉花价格逐步回升的势头。

分析国内市场棉花价格1999年度下一步走势将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库存陈棉将在什么时间进入市场;二是新疆棉能否尽快进入内地市场;三是纺织品出口形势及纺织企业实际价格承受能力;四是我国棉花实际出口数量及价格。

库存陈棉:由于对库存陈棉的销售管理严格,陈棉低于成本价进入市场几乎不可能。据粗略测算,各年度库存陈棉截止1999年12月31日的成本情况如下:

由于棉花出口及纺织生产进度加快等因素,新棉供应将出现缺口,这是国家消化陈棉库存,减少棉花积压的有利时机。

新疆棉:1999年度内地与新疆棉结构预测如下:

从预测可以看出,后期供销社大约还可以收1100万担左右的棉花,其中内地还可以收购500万担左右。如果新疆棉能及时进入市场,对内地市场供求压力将有所缓解。

国际市场对国内的影响:不论中国实际出口情况如何,国际上对中国将大量出口棉花的预期已经在价格直线下跌上明显体现出来。1999年12月15日CotlookA指数已跌至44.05美分/磅,部分国家棉花到岸报价每吨已低于目前国内市场价格1500元左右。

国际市场棉纱、棉布价格形势保持着较好状况,对国内棉花价格是有力的支撑。

综合各种因素可以预测,国内市场棉花价格还有一定回升空间,回升势头还能保持一段时间。但供需各方应密切关注陈棉政策、新疆棉出运、来进料加工进口及新疆棉出口情况,正确判断市场形势变化,及时做出应变反应。

标签:;  ;  ;  

近期国内棉花市场形势分析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