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与IPv4兼容性探讨

IPv6与IPv4兼容性探讨

一、IPv6与IPv4的兼容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靳璐[1](2021)在《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互联网在服务质量、管控能力以及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正面临挑战,因此各种演进式或革新式的新型架构被提出。为了解决各种新型架构过渡融合的难题,智融标识网络通过将网络中的异构资源进行智慧融合,实现适配服务需求的协同调度。在网络组件层,利用多接口和多种协议栈实现数据包的多路径传输,搭建多路径跨协议传输体系模型,旨在实现带宽聚合以提升系统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然而,由于不同路径的性能固有差异与动态变化,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发生乱序,导致收端缓存堵塞,吞吐量降低,实现高效传输的目标变得困难。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融合的新型路由交换设备研究与验证”项目(2018YFE0206800),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数据包延迟可编程调度(DelayProgrammable Scheduler,DPS)机制,旨在有效地改善智融标识网络下多路径跨协议系统中的数据包乱序问题。具体地,使用虚拟网络设备,在靠近接收端的边缘交换设备上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路来传输需要被调度的数据包,然后,基于链路的实时性能或数据包携带的连接状态信息,动态地制定分组转发策略,将调度分组转发至网络环路或接收端,最后,采用特定的加权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在虚拟环路中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实现最佳的乱序改进与传输性能提升。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基于不同协议层次实现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数据传输调度机制的发展现状与主要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意义。随后,展开介绍了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深入分析了智融标识网络下多径多协议传输面临的关键问题与难点,进一步探究了传输方案需具备的特点。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调度DPS机制。DPS机制基于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P4)语言实现,兼容多种网络协议,扩展了网络边界,通过细粒度的实时数据包调度提高了分组转发的灵活性,高效地利用了靠近接收端和虚拟网络设备的优势,提升了对其他调度机制的兼容性。在转发处理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适应加权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提升了对各类新型架构与异构网络场景的普适性。论文分别围绕基于链路性能和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展开,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现原理及各个子模块的核心设计思路。接着,详细说明了两种方案的实现方法与技术细节,结合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与信息交互流程详细说明了方案的整体功能与目标。最后,为了分析和验证多路径跨协议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对DPS方案进行了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不同的异构网络场景下,DPS方案可以使乱序率减少50%以上,平均吞吐量提高1-3倍,并且在实际的网络通信场景下可以有效提升带宽聚合与负载均衡效果,通过与其他发端调度策略的并行实施,高效地实现传输性能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的多路径跨协议传输方案将对新型网络架构性能优化和数据中心的分组调度策略研究和设计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元[2](2021)在《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信息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开发出来的服务器系统对IP地址池的占用也越来越多,终于在2019年11月26日全球43亿个IPv4地址全部耗尽,这也标志着信息化时代对于IP地址的使用必须得从IPv4地址转换到IPv6地址,但是从IPv4地址向IPv6地址的过渡是非常漫长的一个时期。目前网络上大部分服务器系统仍然是用IPv4地址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所以在所有服务系统还没有成功过渡到IPv6地址服务器的这个阶段,新的IPv6客户端想要安全地访问网络上IPv4地址的业务服务器研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研究者们也称之为IPv6-to-IPv4。目前的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的方法是借助于NAT64路由设备和DNS服务器进行IPv6和IPv4地址转换,但是这样操作会非常的危险,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地址信息一直被暴露着,很容易遭受各种网络攻击如DDo S攻击、SQL注入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服务器和客户端瘫痪或是两端的数据被窃取,所以在实现IPv6-to-IPv4时必须要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问题。防火墙是网络安全中最首要的选择,因为防火墙本身具有强大的保护系统,可以抵御各种网络非法攻击,并且防火墙自身的性能也支持各种功能开发。所以本文以防火墙系统为基础,提出目前发展火热的虚拟防火墙技术实现IPv6-to-IPv4的结构系统,即通过虚拟防火墙实现IPv6地址和IPv4地址的转换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非常大限度地保护信息传输的安全,还可以成功地实现IPv6-to-IPv4技术。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目前在国内外领域研究IPv6访问IPv4的技术和防火墙虚拟化技术,提出了通过虚拟防火墙实现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方案。同时介绍了需要实现IPv6-to-IPv4的关键技术和虚拟化防火墙中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2)对虚拟防火墙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主要是将目前的虚拟防火墙技术和IPv6-to-IPv4技术结合。通过对虚拟防火墙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后提出了将虚拟化防火墙实现IPv6-to-IPv4分为三个流程:会话前接收流程,会话中处理流程和会话后转发流程,然后依次对此三个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3)在实际网络中实现虚拟防火墙场景下IPv6-to-IPv4系统,主要包括虚拟防火墙环境的部署,DNS64服务器搭建与NAT64路由配置。其中虚拟防火墙部署包括IPv6客户端与IPv4业务服务器的建立,DNS64技术与NAT64技术也需要在虚拟防火墙环境中实现。(4)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成功实现设计系统后开始进行测试,主要分为功能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性测试主要通过各个测试用例来测试。性能测试主要通过从IPv6客户端发送IPv6报文至IPv4业务服务器,查看虚拟防火墙对IPv6报文的成功解析率与成功转发率来测试。本文提出的虚拟化防火墙实现IPv6-to-IPv4系统经过不断地测试已经可以在小规模的实际应用中进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安全性传输,还成功实现了从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

贾金锁[3](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刘天一[4](2020)在《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剧增,这使得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转发效率、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相比IPv4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服务。因此,从IPv4升级到IPv6是必要且迫切的。CERNET是我国发展IPv6的先驱,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服务目前都依托于CERNET环境建立。本文对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支持情况进行了测量和数据聚合,深入研究IPv6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部署进度。同时,对比CERNET环境下IPv6服务相对于IPv4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差异,以反应现阶段IPv6 Web服务的发展质量。本文使用Node.js和Socket编程方法进行了高并发网络测量,使用多种测量方式对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官网的IPv6服务状况进行了探测,对比了其中支持双栈访问节点的IPv6和IPv4性能及稳定性差异,通过分析多个关键指标,如HTP平均时延、HTTP时延方差、ICMP时延、ICMP丢包率、TCP握手速度、DNS响应速度等,得出当前CERNET环境下全国高校官网的Web服务在IPv6协议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整体表现上不如IPv4的结论。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实验过程和测量结果,本文基于Nuxt.js框架搭建了“全国高校官网IPv6部署进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数据爬虫、网络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图表、GIS可视化、南丁格尔玫瑰图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高校官网IPv6的网络质量、普及率和覆盖率等信息进行聚合与可视化。作为CERNET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该平台将依托于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6IaaS云服务平台长期运行,为关心CERNET环境下IPv6普及现状及IPv6 Web服务发展质量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胡艳[5](2020)在《基于IPv6的校园网的认证系统》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IPv4网络技术存在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其中尤为明显的就是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网络对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等的一些方面。因此,IPv6网络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取代IPv4网络技术。由于IPv6网络与IPv4网络之间面临的问题是两者并不兼容,全球范围内保留着大规模的IPv4网络,若要进行改造会需要大量的费用,所以IPv6网络要完全取代IPv4网络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IPv6网络的地址空间完全够用,而且IPv6的安全性远远高于IPv4。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IPv6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技术越来越成熟。本项目主要是对校园网进行改造,将把校园网改造为IPv6网络环境支持下的认证方式。针对IPv6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进行大规模的部署,我国又把IPv6网路作为发展的核心,因此,跟随着社会的发展,本项目研究并且实施了适合IPv6网络的校园网认证技术系统,即实现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从目前的形式,IPv6网络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具有现实的价值及意义。而本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对RADIUS服务器进行部署;对网络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配置;详细介绍了以PPPOE和Portal为基础的认证技术过程并对包进行分析,并实现应用在校园中,保障了用户信息的安全及可靠。

布伦登·库尔比斯,米尔顿·穆勒,黄紫斐[6](2019)在《标准之争:影响IPv6部署的经济学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2月,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布伦登·库尔比斯(Brenden Kuerbis)教授和米尔顿·穆勒(Milton Mueller)教授发布一篇题为《标准之争:影响IPv6部署的经济学因素》的报告。该报告运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社会学理论,分别对国家和网络运营商的IPv6部署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IPv4/IPv6过渡阶段的竞争博弈模型,考察国家和运营商在部署IPv6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变量因素,预测未来20年的全球互联网仍然是一个IPv4与IPv6混合的状态,企业应当据此作出商业决策。

罗煜,周星,龙宇,匡汉宝,Thomas Dreibholz,谭毓银[7](2018)在《IPv6+MPTCP技术对上层应用支撑的验证》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TCP/IPv4地址结构和Socket API的研究,重构了MPTCP/IPv6的地址结构及Socket API软件,扩展了SRS开源流媒体服务器对IPv6的支持。以此为基础,编译了MPTCP内核及扩展的SRS、配置了相应的路由表,最终实现了基于IPv6+MPTCP的视频直播平台实例,有效验证了二者结合的有效性及可用性。结果表明:(1)MPTCP多路径并发传输技术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能力;(2)MPTCP多路径冗余机制可实现无缝切换,提升网络的鲁棒性;(3)IPv6+MPTCP+RTMP三个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4)该直播平台为开发基于IPv6+MPTCP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万物相联应用提供了一个范例。

张晓燕,张浩[8](2018)在《IPv6与IPv4的互联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介绍了多播技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转换技术等4种过渡技术,并讨论了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在IPv6与IPv4的互联通信中,尽可能地保留了IPv4,使其在IPv6环境中有效运行,从而保证了数据包的安全性。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换协议技术实现了2个协议之间的互联通信。

刘若曦[9](2017)在《IPv6过渡期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物联网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基于IPv4网络,这就加剧了IPv4地址资源枯竭的问题。在IPv4网络下,虽然可以通过NAT方式缓解,但由此构建的多层网络结构,对网络设备资源消耗和NAT背后主机访问等需求上提出了巨大的难题。上述问题可通过128bit地址结构的IPv6技术很好的解决。由此可管窥,IPv6是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IPv4到IPv6的升级过程无法一次完成,所以在升级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个漫长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若采用逐区域升级到IPv6的方案,如何实现区域之间跨越IPv4相互访问;其次,过去的单协议设备,有可能被应用于两种网络其中之一,如何让设备兼容于两种网络;最后,由于有些机构或设备的需求,必须长期甚至无限期的沿用某些IPv4网络或设备,如何令IPv6网络和IPv6主机继续与IPv4网络和IPv4设备通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IPv4到IPv6过渡期下的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解决方案:第一,通过网络环境过渡协议兼容不同协议节点;第二,通过末端节点双协议栈兼容不同协议的网络。通过网络环境过渡技术兼容不同协议节点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网络设备上的所支持的过渡技术,在不对主机进行升级的情况下,将网络搭建成可兼容不同网络类型主机的网络,以完成过渡的方式。这类技术可分为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两大类。常见的隧道技术有IPv6-over-IPv4、ISATAP、6to4、Teredo等。常见的翻译技术有NAT-PT、NAPT-PT、NAT64/DNS64等方式。本文将横向探讨对比各个技术,同时以仿真实验的方式纵向测试,处于IPv6孤岛的物联网末端节点通过ISATAP隧道技术访问远端IPv6网络服务器,以及处于IPv4网络中仅支持IPv4协议的老旧物联网设备通过NAT-PT技术访问IPv6网络末端节点。通过末端节点双协议栈兼容不同网络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双协议栈技术,使末端节点能够在不同网络下自主选择网络接入方式,访问云端物联网服务器。选用对双协议有较好支持的LwIP2.0版本协议栈,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物联网末端节点,以应用在需要适应过渡阶段网络环境的末端节点。实现方案将采用STM32F429控制器作为核心,使用ENC28J60作为网络控制器,运行FreeRTOS操作系统与LwIP协议栈,实现双协议栈通信。

贺劲松,彭智朝,贺文华,江雪君[10](2016)在《IPv4、IPv6和IPv9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IPV4、IPV6和IPV9的特点进行了概述,并在地址空间、地址管理、地址表示、安全性、域名服务、Qo S、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势与劣势。不管从IPV4演进到IPV6还是推进到IPV9,都要基于IPV4的成熟服务,支持协议的兼容性。IPV6是发展趋势,相信IPV9也能为网络安全做出贡献。

二、IPv6与IPv4的兼容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v6与IPv4的兼容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路径并行传输研究现状
        1.2.2 传输调度机制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
    2.1 智融标识网络
    2.2 P4 技术
        2.2.1 可编程数据平面
        2.2.2 基础语言组件
        2.2.3 状态存储组件
    2.3 虚拟网络设备与工具
        2.3.1 namespace与 veth技术
        2.3.2 流量控制工具TC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关键问题与难点
    3.3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
        3.3.1 方案实现原理
        3.3.2 网络感知模块设计
        3.3.3 寄存器模块设计
        3.3.4 流量控制模块设计
        3.3.5 转发算法模块设计
    3.4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
        3.4.1 方案实现原理
        3.4.2 寄存器模块设计
        3.4.3 转发算法模块设计
        3.4.4 加权算法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的实现
    4.1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实现
        4.1.1 网络感知模块实现
        4.1.2 寄存器模块实现
        4.1.3 流量控制模块实现
        4.1.4 转发算法模块实现
    4.2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实现
        4.2.1 寄存器模块实现
        4.2.2 转发算法模块实现
        4.2.3 加权算法模块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DPS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5.2 DPS调度模块的部署与配置
    5.3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测试
        5.3.1 有线多路径跨协议系统的搭建
        5.3.2 方案测试与性能分析
        5.3.3 实际场景中的功能性测试
    5.4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测试
        5.4.1 无线多路径跨协议系统的搭建
        5.4.2 方案测试与性能分析
        5.4.3 实际场景中的功能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概括
        1.2.1 虚拟防火墙研究现状
        1.2.2 IPv6 协议与IPv4 协议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方法与技术理论
    2.1 IPv6-to-IPv4 相关技术介绍
        2.1.1 NAT技术
        2.1.2 DNS技术
        2.1.3 DNS64 技术
        2.1.4 NAT64 技术
    2.2 虚拟防火墙技术
    2.3 实现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防火墙结构设计
    3.1 会话前接受流程
        3.1.1 会话前接收流程设计思路
        3.1.2 会话前接收流程图
    3.2 会话中处理流程
        3.2.1 会话中处理流程设计思路
        3.2.2 会话中处理流程图
    3.3 会话后转发流程
        3.3.1 会话后转发流程设计思路
        3.3.2 会话后转发流程图
    3.4 本章小结
4 虚拟防火墙系统实现
    4.1 虚拟防火墙环境部署
        4.1.1 TECS创建虚拟机
        4.1.2 Cloud Studio实例化防火墙环境
    4.2 DNS64 服务器创建与NAT64 路由配置
        4.2.1 DNS64 服务器搭建
        4.2.2 NAT64 路由配置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5.1 实验测试系统
    5.2 系统测试用例分析
        5.2.1 功能性测试用例分析
        5.2.2 性能测试分析
    5.3 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3. 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创新之处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2.3.1. 数据缓存技术
        2.3.2. 映射系统结构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5.1 测试方案分析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IPv6与网络测量技术
    2.1 IPv6协议分析
        2.1.1 IPv6的诞生背景
        2.1.2 IPv6的格式和结构
        2.1.3 IPv6的地址类型
        2.1.4 IPv6与IPv4的异同
        2.1.5 ICMPv6协议
        2.1.6 IPv6过渡技术
        2.1.7 IPv6的重要意义
    2.2 网络侧量的基本概念
    2.3 网络侧量的分类
    2.4 基准网络侧量指标
        2.4.1 时延
        2.4.2 HTTP/HTTPS响应时间
        2.4.3 可达性
        2.4.4 丢包率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网络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3.1 实验工其及环境
        3.1.1 Nodejs特性与架构
        3.1.2 Socket编程
        3.1.3 MongoDB数据库存储
        3.1.4 测量系统环境
    3.2 全国高校基本信息爬虫
    3.3 网络测量方式的研究
        3.3.1 DNS测量方式
        3.3.2 ICMPv6/v4测量方式
        3.3.3 HTTP/HTTPS测量方式
    3.4 测量系统的实现
        3.4.1 测量系统的架构
        3.4.2 网络测量过程
        3.4.3 Nodejs实现高并发测量
        3.4.4 时间戳打点与精度
    3.5 实验数据存储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IPv6网络测量结果分析
    4.1 评价标准
        4.1.1 DNS测量的评价标准
        4.1.2 ICMP测量的评价标准
        4.1.3 HTTP/HTTPS测量的评价标准
        4.1.4 IPv6与IPv4对比评价标准
    4.2 实验数据选取
    4.3 DNS测量结果
    4.4 ICMP测量结果
    4.5 HTTP/HTTPS测量结果
    4.6 CERNET环境下IPv6/IPv4性能和稳定性对比分析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5.1 数据可视化简介
    5.2 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
    5.3 IPv6测量结果数据可视化
        5.3.1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详情
        5.3.2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率南丁格尔玫瑰图
        5.3.3 全国高校IPv6覆盖率地图
        5.3.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其它功能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基于IPv6的校园网的认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
    1.3 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课题目标
第二章 IPv6协议
    2.1 IPv6协议的介绍
        2.1.1 IPv6的表示方法
        2.1.2 报文的内容
        2.1.3 地址类型
        2.1.4 有关协议的介绍
        2.1.5 过渡技术
    2.2 认证技术
        2.2.1 PPPOE认证
        2.2.2 Portal认证
        2.2.3 802.1X认证
        2.2.4 结论
    2.3 PPPOE、Portal认证与802.1X认证对比
第三章 校园网中基于IPv6的认证系统的构建与部署
    3.1 认证协议的介绍
        3.1.1 PPPOE认证的相关协议
        3.1.2 Portal认证的相关协议
    3.2 RADIUS服务器的部署
        3.2.1 概述
        3.2.2 RADIUS的工作原理
        3.2.3 搭建RADIUS服务器
    3.3 网络设备的配置
    3.4 系统框架
    3.5 总结
第四章 认证系统过程分析及实现
    4.1 认证系统的过程分析
        4.1.1 基于IPv6 网络下的PPPOE认证系统过程分析
        4.1.2 基于IPv6 网络下的Portal认证系统过程分析
        4.1.3 总结
    4.2 在校园上系统的实现
        4.2.1 PPPOE认证客户端
        4.2.2 Portal认证的界面
    4.3 系统实现验证
    4.4 总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6)标准之争:影响IPv6部署的经济学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经济学模型
    1.1 外部效应
    1.2 转换技术和网关技术
2 IPv4与IPv6之争
    2.1 实现兼容性的技术
    2.2 IPv4地位牢固
    2.3 双栈模式的缺陷
    2.4 后行动者占优
    2.5 标准之争的特点
3 IPv6的部署现状
    3.1 总体概况
    3.2 IPv6部署率增长的类型
    3.3 按国家比较
    3.3 按运营商比较
4 IPv6部署与宏观社会因素
5 IPv6部署与微观经济学变量
    5.1 IPv6部署率增长:以T-Mobile为例
    5.2 IPv4价格和资源转移
    5.3 IPv4地址需求模型
        (1) 移动运营商、快速增长型。
        (2) 移动运营商、其他增长模式。
        (3) 小规模增长型企业。
        (4) 云服务商。
    5.4 进一步讨论
    5.5 模型所得推论
6 总结
    6.1 观点结论
    6.2 IPv6现状
    6.3 IPv6的未来

(8)IPv6与IPv4的互联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IPv6与IPv4概述
    1.1 IPv4的特点
    1.2 IPv6的特点
    1.3 IPv6与IPv4的区别
    1.4 IPv6与IPv4的联系
2 IPv6和IPv4过渡技术
    2.1 多播技术
    2.2 双栈技术
    2.3 隧道技术
    2.4 协议转换技术
3 实例验证
    3.1 实施过程
    3.2 实例结果
4 结语

(9)IPv6过渡期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物联网技术
    1.2 IPv4的局限性与IPv6技术提出
    1.3 IPv4过渡到IPv6阶段下面临的挑战
    1.4 过渡阶段解决方案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IPv6技术与过渡技术
    2.1 IPv6技术
        2.1.1 IPv6编址
        2.1.2 IPv6报文格式
    2.2 IPv6过渡技术
        2.2.1 隧道技术
        2.2.2 翻译技术
        2.2.3 双协议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环境解决末端节点过渡方案
    3.1 方案设计
    3.2 实验环境搭建
        3.2.1 实验网络环境构建
        3.2.2 实验DNS服务器搭建
    3.3 隧道技术IPv6孤岛互通
        3.3.1 隧道配置过程
        3.3.2 隧道报文抓包与验证
        3.3.3 结论
    3.4 翻译技术IPv4节点访问IPv6节点
        3.4.1 NAT-TP配置过程
        3.4.2 NAT-TP抓包与验证
        3.4.3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协议栈末端节点实现过渡
    4.1 方案设计
    4.2 末端节点硬件平台设计
        4.2.1 电源设计
        4.2.2 最小系统设计
        4.2.3 以太网控制器连接
        4.2.4 PCB与实物连接图
    4.3 驱动开发与系统移植
        4.3.1 系统时钟驱动
        4.3.2 SPI接口与ENC28J60驱动
        4.3.3 片上温度传感器驱动
        4.3.4 FreeRTOS系统移植
    4.4 LwIP双协议栈实现与移植
        4.4.1 双协议IP地址对象ip_addr
        4.4.2 双协议网络接口对象netif
        4.4.3 双协议接收分流与合流分析
        4.4.4 双协议发送分流与合流分析
        4.4.5 LwIP移植
    4.5 双协议自适应策略
        4.5.1 通过访问DNS服务器判断
        4.5.2 通过ping远端服务器判断
        4.5.3 两种策略混合决策
    4.6 双协议IoT应用实例设计
        4.6.1 TCP传感器数据上报
        4.6.2 HTTP服务器交互
        4.6.3 UDP协议广播寻找节点
        4.6.4 MQTT协议应用
    4.7 双协议栈节点性能测试
        4.7.1 节点功耗测试
        4.7.2 Ping响应延时测试
    4.8 结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IPv6与IPv4的兼容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D]. 靳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D]. 常元.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D]. 刘天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IPv6的校园网的认证系统[D]. 胡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2)
  • [6]标准之争:影响IPv6部署的经济学因素[J]. 布伦登·库尔比斯,米尔顿·穆勒,黄紫斐.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9(06)
  • [7]IPv6+MPTCP技术对上层应用支撑的验证[J]. 罗煜,周星,龙宇,匡汉宝,Thomas Dreibholz,谭毓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24)
  • [8]IPv6与IPv4的互联技术[J]. 张晓燕,张浩. 系统仿真技术, 2018(01)
  • [9]IPv6过渡期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方案设计[D]. 刘若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10]IPv4、IPv6和IPv9比较研究[J]. 贺劲松,彭智朝,贺文华,江雪君. 软件工程, 2016(05)

标签:;  ;  ;  ;  ;  

IPv6与IPv4兼容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