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2年武进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情况分析论文_殳榴萍

2009年-2012年武进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情况分析论文_殳榴萍

殳榴萍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17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结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预防及规范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选择武进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的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巴氏涂片)或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将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确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年有130611武进籍农村妇女接受了“两癌”普查,共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28例,确诊宫颈癌25例。TCT检测(研究后期2011.1~2012.9)取代了传统的巴氏涂片(研究前期2009.10~2010.12)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研究前期阳性检出率为3.25‰,研究后期阳性检出率为5.57‰,经统计学分析,两个阶段的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T检测取代传统的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有利于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和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两癌普查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早期诊断

宫颈癌是第一位妇科恶性肿瘤,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致病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认为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结合国家卫生部有关“两癌”普查的项目工程,我们对近3年常州市武进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对象(35-59岁的妇女)的筛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预防及规范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武进区“两癌”普查要求,我们自2009.10~2012.9,选择筛查对象(35-59岁的农村妇女),要求当时未怀孕、无宫颈手术史、当月未进行妇科检查及盆腔治疗。对入选对象登记造册,流行病学调查;宫颈涂片或TCT阳性和可疑阳性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确诊。

1.2方法(1)操作方法:由专门培训的“两癌”普查专职医生对宫颈癌普查对象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或TCT,检查标本等材料统一送定点单位读片或检测,对结果异常和可疑异常者,到指定医院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术,阳性患者(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再行进一步治疗。

2.结果 2009年3个月武进区有3个乡镇作为试点开展“两癌”筛查,共检查6766人;2010年有19个乡镇展开普查,共检查44858人;2011年增加到21个乡镇,共检查48630人,2012年9个月14个乡镇参与,共检查30357人。3年有130611妇女接受了“两癌”普查,超过原定目标10万人,任务完成率130.6%。

2009年查出宫颈癌5例,癌前病变10例;2010年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28例,确诊宫颈癌25例;2011年查出宫颈癌前病变232例,确诊宫颈癌13例;2012年共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87例,确诊宫颈癌8例。3年共查出宫颈癌前病变557例,确诊宫颈癌5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此项工作3年来,武进区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武进地区“两癌”检查覆盖率已达43.6%。经统计学分析,研究前期和研究后期的阳性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调查表明,其发病与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等有关。目前普遍认为,高危HPV(16、18、31、35等亚型)是宫颈癌的致病病毒,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最终形成宫颈癌的直接原因。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有年轻化和高恶性程度发展趋势[1]。由于普遍开展宫颈癌的普查,宫颈癌,特别是晚期宫颈癌的发病有所减少,但各级CIN检出率明显增多。大量研究证实,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Yoon等[2]对10526例妇女进行细胞学和HPV检测,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HPV检测业已成为临床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常规步骤之一,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指导治疗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Li等[4]应用TCT、HPV、TCT+HPV等多种手段对2499名农村已婚妇女(30-49岁)筛查宫颈病变,并对其中任何一项结果异常者进行宫颈活检送病检,结果提示,HPV+TCT检测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较高,提高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本项调查研究后期我们用TCT检测取代了传统的巴氏涂片检查进行筛查,对结果异常者按规定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由于设备条件的改善和工作人员水平的熟练和提高,在取材、读片等技术操作方面较前期的巴氏涂片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和宫颈疾病早期诊断,提高了该项目的工作目标。本地区处于长三角经济较发达地区,实际工作中除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外,应当结合当地情况对“两癌”普查特别是宫颈癌筛查的部分项目进行调整为宜。(1)年龄界限,上限应提前10年,下限推后5年。女性25-35岁正是性活跃期阶段,由于经济发达,当地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已和城市相差无几,未婚女性多较早有性生活和人流史,以致HPV过早感染和宫颈癌前病变过早发生,临床上不乏20多岁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同样年龄下限推后5年,也将发现60-65岁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2)由于HPV感染是宫颈癌致病因素,宫颈癌普查项目可增加高危型HPV检测,有利于较早地发现宫颈癌高危患者,早期干预、阻断宫颈癌发病途径,将宫颈癌消灭在HPV感染及各级CIN时期,不让其转变为宫颈癌,有利于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848-1852,2012-2028.

[2]Yoon JH,Yoo SC,Kam WY, et al.Role of HPV DNA testing for detection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in women with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Korean population [J].Eur J Gynaecol Oncol,2009,384(2):260-265.

[3]Dunne EF,Unger ER,Sternberg M,et al.Prevalence of HPV infection among fem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JAMA,2007,297(8):813-819.

[4]LiLY,Qiao ZQ,Zhang MF,et al.Study on the value assessment of various screening proprams regarding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strategy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07,10,28(10):964-967.

论文作者:殳榴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2009年-2012年武进地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情况分析论文_殳榴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