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卢妍1,邱丽萍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卢妍1,邱丽萍2

1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2杭州卓然园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期望值不断提升背景下,居住条件与环境建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激增不论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生态系统来讲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发展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生态景观设计上,给予了大量的投入与研究。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前言:生态住宅小区主要是指在城市中有利于促进人、自然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域。而绿色生态景观设计着重强调的是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周围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整合生态学、建筑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再引进新颖、先进的科技手段及,对住宅建筑、环境景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安排,以此来推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各建设单位应给予充分重视与进一步探究。

1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

当前,国内外对“生态住宅小区”有具体的定义,指的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生态平衡的原则来组织、设计住宅建筑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生态稳定、无污染的建筑居住环境。我们所说的生态小区,需要具备三个主要元素,也就是再利用和节约资源,健康舒适、以人为本。生态小区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协调发展,并且创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在小区中融入自然,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氛以及人情味。

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探究

2.1地形景观设计

地形不仅是设计小区景观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区景观的构成骨架,而在小区建设中,通常都需要平整土地,严重破坏了小区原地形,且给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要想真正设计出绿色生态小区,首先就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这就需要其设计师,在具体设计中,不仅要对交通流线做出科学考虑,还要通过采用更新颖、科学的设计策略,在规划设计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做到依坡而建,并选用缓坡设计来满足各项生态设计要求[1]。

2.2水体景观设计

2.2.1水体景观的作用

对于绿色生态小区景观设计来讲,水不仅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水不仅可以发挥组织控制、指明游览路线,以及提供方向感等功能,也能够妥善协调小区内部环境。所以说水,是各景观设计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元素,且具有相对较强的可塑性,不仅可以呈现出和平的静,还能够产生喧嚣的流动,而通过流动跌落,在增加空气湿度和负离子浓度的同时,也能够对气温做出恰当调节,从视觉层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通过与建筑物、植物等一系列艺术品的巧妙整合,也能够形成独特的风格。

2.2.2设计雨水收集系统

对于绿色生态景观设计来讲,应充分重视起雨水收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等系统的综合设计,通过对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处理,不仅可以消除诸多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能够通过与生态小区园林、水景艺术的有机整合,构建出集观赏、收集处理和娱乐为一体的景观系统,这不仅是实现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重要途径,在优化雨水收集、处理与利用等措施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小区良性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有效节约各项建设、运行资源,真正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2.2.3合理使用自然石块

通过运用一些自然石块来铺砌成水景观,不仅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原生态效果,在雨水相对较少的季节,裸露在其底部的石块也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虚拟的水景感受,这样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也能够给人节约用水的警示。

2.3植物景观设计

在配置小区植物过程中,应对各种植物的种植、生长要求,以及功能、景观等方面提出的各项需求做出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选择更加灵活多样的植物来为居民营造出更加舒适美观的生态环境[2]。

2.3.1整合多样的植物

可以有机整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并通过各种形态、花色的树种,以及芳香等植物具有的多样性来科学配置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也逐渐形成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结构,这种结构不尽可以优化观赏性,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三维绿量,使其释放出的氧气更多,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3]。

2.3.2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应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小区景观设计植物的运用应充分遵循乡土化,不论是小区骨干树木的乔,还是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区景观的花灌木来讲,都应尽可能的选择乡土树种,对于一些适应性、观赏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地植物应结合实际条件适当选取[4]。通过这样的植物景观设置,不仅可以构建出较为鲜明的地域景观,也有助于苗木成活率的大幅度提升,有效降低后期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负担,减少成本投入。

2.3.3考虑植物的功能性

在配置植物过程中,还应对其功能性做出全面考虑,加大保健植物的推广应用,建立小区康复花园,并通过植物生态景观的科学设计来达到净化空气、吸收废气等目的[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节能环保设计

2.4.1光环境方面的设计

除了水体、地形等景观的生态设计以外,健康的光环境也是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应重视的关键因素,而要想真正消除光污染的产生,就必须要从其污染产生的源头入手,在不断提升自然光源运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选用太阳能照明、LED灯具等一些健康生态的光源,主要是因为传统光源的应用,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类、植物与动物的健康生长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光环境的绿色生态设计也要给予充分重视[6]。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钢材、玻璃等一些高反射的材料,这些会反射强光材料的运用,很容易对室内生活的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邻近住宅的景观照明应尽量运用一些折射、照度相对较低的光源材料,又或者是通过其照明灌木、高大乔木的遮挡设计来避免强烈的灯光、阳光直接进入室内[7]。

2.4.2声环境方面的设计

在绿色生态小区景观设计中,声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了前期开发中对场地的科学选择外,后期的防噪设计与处理也要给予进一步探究。在具体设计中,可以结合实际建设情况,适当添加一些常绿植物作为隔音屏障。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管制体系,不断加大对小区车辆的管制力度,而对于景观所用设备产生的噪音来讲,可以通过相应木屋的搭建,或者是在周围种植一些吸音的植物等措施来尽可能的消除噪音[8]。

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多层次的原则

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充分尊重自然,科学运用原有地形地貌,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减少维护成本的投入,通过对自然起伏的地形变化做出科学设计,可以给人们营造出更自然的景观,真正构建出有变化、有层次感的生态空间。同时,还应注重多样化地域性植物的科学种植,以此来构建出多层次的空间结构。

3.2和谐相处原则

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过程中,首先应对水体、植物与地形等一系列自然景观要素做出科学梳理,但始终都要坚持人类、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各个景观设计中科学融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美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构建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呈现出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在视觉方面也要加强景观形象的优化,在综合考虑生存层次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给居住人群心理、精神上带去的愉悦。景观设计要全面适应小区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特点,在满足绿化数量的基础上,还应对绿地质量、功能做出全面探究,从而真正构建出回归、融入自然的绿色生态小区。

3.3以人为本原则

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应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小区景观主要要为居住人群提供的是交流、运动和娱乐等功能。所以,在小区景观设计上也要注重生活气息的融入,充分体现出浓郁的人情味。让小区居民在闲暇时可以在树荫下聊天、散步;老人在买菜回来后可以获得一些歇脚的空间;儿童快乐成长的乐园及健身活动空间等等。因此,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除了要注重生态性,还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绿色生态小区的意义和问题

在当前的繁华都市中,众多的钢铁建筑让人窒息,人们在生活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也渴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家园中,这是当前城市人的普遍渴求。人们不仅关注建筑的质量和小区的交通,还关心其中的景观环境是否协调和合理,看重环境的舒适、健康和优美。绿色生态小区就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为人们带来回归自然以及崇尚自然的生态家园,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生态住宅的发展,比较依赖生态技术成本的减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新技术和材料都属于探索试验阶段,还不成熟。比如,使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相应的转化率比较低,而且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另外,国务院在2015年给出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且鼓励城市建设海绵型建筑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的雨水和污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因此,在建设生态小区的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屋顶花园、阳台花园、宅间绿地、公共绿地等的构建,科学的布局小区内雨水调蓄设施,并且突出相关设施的功能性,让这些生态设备和居民的生活和谐共处。

对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且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相关经验。在落实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新科技和技术的应用,科普生态环保理念,进而赢得居民的认可。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生态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全面适应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的实际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生存环境的协调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做出更全面的环境、生态分析,对各种土地资源、乡土文化作为综合考虑与充分利用,从而建设出更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空间,真正做到绿色生态。

参考文献:

[1]汤惠君.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问题的探讨[J].生态环境,2004,13(2)

[2]陈佳.水体景观设计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22)

[3]刘昊.《林荫道景观设计》[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2)

[4]李婧.街道景观设计[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2)

[5]宋晓萍.浅析景观设计的发展[J]. 中国园艺文摘. 2016(05)

[6]刘静.社区景观设计[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3)

[7]靳政.靳政景观设计作品[J]. 艺术评论. 2016(07)

[8]陈永馨,柳岸,沈科妤. 景观设计作品[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3)

论文作者:卢妍1,邱丽萍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  ;  ;  ;  ;  ;  ;  ;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卢妍1,邱丽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