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论文_黄庆灿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论文_黄庆灿

摘要: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同样也是既有传承的一面更有超越的一面。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素养让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素养导向的教育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以人为本;单元教学设计

面向未来,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部【2014】4号《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我国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

一、从双基、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其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量变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质变就是强调学生的发展是三维整合的结果,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缺乏任一维度目标的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发展受损。显然,三维目标之于双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基础教育各个学科各个学段在学科教学中共同努力、协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具有本学科特质的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平台。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1、2、3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4“实验探究与创新”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5“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

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技能传授的单向灌输,转向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和导向,作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探索课堂转型。要把学科知识点、技能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的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学;要密切联系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或热点问题,创设学生可感知、可理解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线索,把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单元教学,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的一种策略。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主题出发,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单元建构方式。如,基于知识的理解和习得的知识单元设计;基于生活经验的活动单元设计;基于“目标─达成─评价”方式设计的课程单元;基于“主题─探究─表达”方式设计的活动课程单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把学科知识点、技能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的单元学习内容,以相关主题(或大观念)和任务为主线整合、重组、激活教材,使教材的使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实现教材(课程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设计要突破以教材章、节为基本单位,只着 眼于知识点、技能项目的传授和重难点突破的模式。要在学科修习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采用学习单元建构的方式,反映课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功能,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学科知识、观念和学科思想。那么如何进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设计?

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全面、整体地解读单元(专题)教材,把课程(教材)中一定主题下(可能涉及教材中的一个章、节或若干个章、节)的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内容融合起来,相互渗透,从科学认知、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科学与人文教育三个维度把握、处理教学内容。

二要在教学设计上改变只从化学科学知识本位出发,只为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承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达成,忽视知识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旨出发,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学习的序,以相关主题和任务为主线整合、重组教学内容,组成若干个相互衔接的教学阶段,由这些教学阶段,有机组合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构单元。

四要在平时课时教学中,要注意从单元的整体出发来看待、分析和处理,把各阶段、各节的课时教学置于整个单元系统中,注意揭示并帮助学生体会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使各各课时的教学具有强的关联性、结构性,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把握学习内容,自主建构知识系统化。

综上, 基础教育的化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处理好化学课程中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内容的关系,需要把上述两部分的学习内容有机地融合,构成若干个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的结构单元,需要寓隐性教育内容于显性教育内容中,运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学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掌握显性的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得到体验、感悟,内化。才能 有助于形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能自主发展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挥化学课程在立德树人上的应有作用。

论文作者:黄庆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论文_黄庆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