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例题论文,培养学生论文,典型论文,思维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维能力是所有智能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就是他们地理思维品质的不同。地理学习中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很多,本文仅就如何利用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作几点探讨。
一、思维的灵敏性
思维的灵敏性是指短时间内迅速作出众多反应的能力,体现了发散思维在数量方面的特点。它要求从一个已知信息思考出尽可能多的思维目标,为下一步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创造条件。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它常常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速度与质量。思维的灵敏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能迅速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善于运用不同的知识和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解决问题,迅速准确地根据地理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正确地解决问题。
例1: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图1)”回答:
(1)新建铁路从昆明到__,一直延伸到__,这里是我国__城市之一。该铁路沿途经过主要矿产地和相应的矿产是(按顺序说明)__、__、__、__。
(2)从图上可以看出,柳州是一个铁路枢纽,交汇于柳州的铁路线有__、__、__。
(3)通过攀枝花的铁路线是__。该城市的主要工业是__,其形成发展的条件是__。
图1 南昆铁路示意图
(4)穿过贵阳的两条铁路线是__线和__线。从贵阳出发,经__线、__线和__线可抵达上海,途中将经过__省、__省和__省。
(5)六盘水是以__为特色的城市,这里是__省,同时也是我国的__,号称__。
[解析]南昆铁路是我国90年代建设的一条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线,这一点学生在解题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同时还应分清图中的铁路网线和西南地区丰富的资源的关系,敏捷地意识到这条铁路线的建设目的是把西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通大西南的交通门户,联系东南亚、南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
[答案](1)南宁,北海,对外开放的港口,云南中部的磷矿、贵州红果的铅、广西百色的磷、平果的铅。(2)湘桂线、枝柳线、黔桂线。(3)成昆铁路,钢铁工业,当地有丰富的铁矿,附近有煤、石灰石和雅砻江、金沙江充足的水源。(4)湘黔,贵昆,湘黔,浙赣,沪杭,湖南,江西,浙江。(5)煤炭工业,贵州,重要产煤区,南方最大的煤田(江南煤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两点道理:一是学习地理要关注我国或世界重大的地理事件,对这些事件要有一种敏感性,并能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二是善于捕捉图中或文字中隐含的信息,并能运用获得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推理,以此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二、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反映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反映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为善于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地理思维活动,善于概括各种问题的类型,并正确地判断各种类型。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时要能够反映地理现象的本质,学习地理规律时要能够揭示地理过程中各要素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换言之,学生要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思维,即抽象地、深入地、去粗取精地分析推理和逻辑表述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例2:在30°N纬线上,若飞机向东以15°/小时的速度飞行,那么飞机上的人将经历。( )
A.昼夜长短相等
B.昼夜长度均增加了一倍
C.昼夜长度均减小了一半
D.太阳永不西落或东升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日长短变化问题。太阳日长短与地球自转速度有关。当观察者在地球上运动着看太阳,可看作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发生变化。若观察者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同向时,可看作地球自转加速,则地球自转周期变短,昼夜都变短;若观察者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逆向时,可看作地球自转减速,则地球自转周期变长,昼夜都变长。再看本题,飞机自西向东飞行,与地球自转同向,且速度大小相同,因此飞机上的人经历的昼夜长度均减小了一半。
[答案]C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同向加速,反向减速感到很难理解。我们分四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第二步是了解时区的划分规律和区时的计算方法;第三步是认识太阳日长短的本质是由地球自转速度大小决定的;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倘若飞机速度不变,方向与地球自转逆向,则飞机上的人会看到太阳永不东升西落;若向西飞且速度为7.5°/小时,则昼夜都长了1/2。通过这样深入的分析,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严谨而不疏漏,能准确地辨别和判断,善于觅错、纠错,以批判的眼光观察事物和审视思维的活动,敢于对“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提出探究,敢于创新。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教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尝试实践,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例3:读“南极洲地区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2 南极洲地区图
(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驶往南极洲的考察船途经图中N港,此刻正是北京时间__月__日__时。
(2)N港是__(国家)第一大港,港口所在的城市是__,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该城市的__方向。
(3)考察船从N港出发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项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字母)
A.从N港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C.途径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D.途径某世界著名渔场;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P.途中白昼时间逐日增长;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解析]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求得M点的经度,另一个是能判断出长城站究竟在悉尼的东南方还是西南方。由题目条件可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为12月22日,即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M点的时间是正午12时。读图可知,M点的经度为东经150度,为东十区,北京为东八区,时差为二小时,故此时的北京时间为上午十点。往南极走,方向一律向南。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顺时针方向向东,逆时针方向向西。所以正南方只可能出现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东南方或西南方。因顺时针方向向东,可判断出长城站在东南方。南极洲四周有环绕的西风漂流,考察船按顺时针方向可以顺着西风漂流航行。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发达国家,生产大量的奶制品和肉类,因此,考察船途径澳大利亚时可以补充大量的肉类和奶酪。12月22日,南半球为夏季,考察船越往南走,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德雷克海峡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因此穿越德雷克海峡后就可以进入大西洋。
[答案](1)12,22,10。(2)澳大利亚,悉尼,东南方。(3)B、C、F、H
本题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在方向的判断上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同时,第(3)问中的不定向选择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判断出南半球后马上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分析和综合,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品质的目的。
四、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具有某种价值的新颖思维,其有三个特点:(1)独特性,(2)发散性,(3)新颖性。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善于在广阔的领域内思考问题,善于探索发现新的解题规律,提出独特新颖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有效的途径。
例4:读下面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弧线上画出箭头以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A在D的__方向,C在北京的__方向。
图3 极点中心投影图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①北京:__;②匹兹堡__。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①飞机飞行需要__小时。②飞机依次经过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③假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3月21日8时,那么飞机降落时匹兹堡时间为__月__日__时。
[解析]读出北京和匹兹堡的经纬度,北京和匹兹堡的距离为(50+50)×110km,除以飞行速度求出飞行时间,两地时间差为13小时,北京早,再考虑飞行时间为10小时,求出匹兹堡时间。
[答案](1)逆时针。(2)东南,西南。(3)①116°E,40°N;②80°W,40°N。(4)①10,②蒙古、俄罗斯、加拿大、美国,③3,21,5。
要将已掌握的经纬网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新情景中,没有思维的独创性是困难的。在本题中,要算出飞机飞行需要的时间和降落时匹兹堡的时间,就需要创造性地运用经纬网的知识。平时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训练和逆向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是培养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