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与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文_李瑶

STS教育与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文_李瑶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37000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进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STS)的思想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学生物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含义、STS教育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应用以及在STS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STS教育 中学生物学教学 社会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此举引起了从事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师和致力于中学生物教学研究的专家的思考和探索。以何种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进一步推动了STS教育的发展。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e)和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耶格曾将STS定义为“将技术当作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以地方、全国或全球性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及好奇心;而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的概念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 [1] STS教育思想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作为积极的教与学的主导者,不仅能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也能得到情感的提升。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STS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学生物教学,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二)、STS教育在教学过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1、教学过程中的STS教育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社会热点问题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中,教师可以用时事热点山东失效疫苗案导入。课堂上老师通过向同学们讲述此案“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储存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有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此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引出有关疫苗的科学问题:注射未经冷链储存的疫苗,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有人说注射毒疫苗存在患病风险,还不如不打疫苗呢,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在社交媒体广泛应用的今天,学生本身对社会时事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并持有自己的看法,当教师用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导入新课时,学生们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在讲解免疫调节的过程中,以山东疫苗案为例,使学生们了解:疫苗是将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经过人工减毒、灭活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的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失效的疫苗可能会出现极低的副反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不做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同时教师提醒学生们注射疫苗要去正规的医院。运用贴切和具有针对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不但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也有一定的帮助。

2、课外的实践中的STS教育。

在学习了免疫调节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社区,向居民们讲解疫苗的相关知识,让大家对疫苗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除了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用当地有影响力或有地方特色的问题组织教学。例如四川南充有“中国绸都”、“丝绸之乡”的美称,学生可以对丝绸的生产过程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制定实验计划,老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学生可以养蚕,并对蚕的生长发育做详细记录,以此学习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当蚕结茧后,进行下一步实验,学生参观当地丝绸公司,了解蚕茧制成丝绸成品的过程,学习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现象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向每位同学提供铜钱草,让同学们种植并仔细观察铜钱草的生长过程,做好记录。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发现,铜钱草的叶片几乎都朝同一个方向生长,教师可适时引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些探索过程将学习延伸至教室与学校之外,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有别于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参与处理与科技相关的问题。

三、STS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效果

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2]STS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STS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了解各个行业具体信息,为就业提供选择的依据。

结语:实施STS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经途径之一,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每个地区的教学条件、人文风貌不同、教学组织过程复杂等情况都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还应不断学习通识性知识,关注社会中与生物相关的问题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也需要社会给STS教育的探索过程提供一个轻松包容的氛围。STS教育在中学生物学课堂的完美应用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李瑶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STS教育与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文_李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