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信息系统对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价值探析论文_梅晋

ERP信息系统对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价值探析论文_梅晋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改革当中,相关的制度和管理标准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物资标准体系进行相关规范,目前,ERP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快了物资标准体系的建设,本文结合标准体系的概念和相关对策,对ERP信息系统对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ERP信息系统;规范;物资标准体系;价值

前言:ERP信息系统也可以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是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目前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这种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下,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为企业的高层和员工提供相应的决策运行手段,目前ERP信息系统应用在规范物资标准体系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1、标准体系概念阐释

标准的主要含义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根据相关的要求,获得最佳的秩序,然后对相关活动的结果或者过程,进行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标准是由多方面对相关活动进行研究或者协商,对其进行制定,并且由公认的机构进行批准,以供人们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参考,而标准体系,就是由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根据其内部关系所建立的相关系统或者有机整体。一般情况下,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相关的逻辑组合,划分为层次结构和线性结构等两种形式,在这样两种形式的标准体系当中,具有集合性、目标性、整体性和适应性等特点[1]。

2、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处于飞速的发展时期,各种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的相关市场也在进行不断的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实现对各个企业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促进各个基础设施的稳定发展,必须建立相关的物资标准体系,并且对其进行规范,以此来提升各个生产活动中的物资管理水平。所以说,规范物资标准体系,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对策

针对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和ERP信息系统的内涵,可以对物资标准体系进行相关的规范,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构建EPR信息系统,优化管理流程。针对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和物资标准,并且结合目前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建立相应的ERP信息系统,对其中的工作流程和物资管理系统进行规定,其中具体的流程优化管理措施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3.1.1、完善采购计划流程。首先,需要对企业物资的采购流程进行相关的计划,并且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对此计划进行相关的完善和改进。在整个计划当中,首先需要相关的项目管理单位根据对需要的物资情况进行分析,填写申请表和技术规范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对此申请书和技术规范书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对其进行签字,然后通过相关项目管理主任的审核签字,最后上报到主管局长,通过局长的审核和签字之后,然后送到物流服务中心,进行下一步的物资采购。在整个采购计划流程中,需要各级单位对此采购计划和技术规范书进行严格审查,经过与一系列的审批之后,才能上报到上级领导部门,进行物资采购,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提升物资采购计划的规范性[2]。

3.1.2、优化采购流程。在相关的采购计划送进物流服务中心之后,物流服务中心应该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根据此采购计划召开会议,对物资的采购流程进行整体的安排,并且对物资的供应商进行推荐,然后安排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对所推荐的供应商进行相关的谈判,最终确定物资的供应商。

3.1.3、构建采购订单流程。在确定好供应商之后,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应该根据物资采购计划书,与供应商共同进行物资的最后确认,结合物资采购的最终结果,起草相关的合同,然后,物流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ERP系统当中,根据此合同中的内容,建立物资采购订单,并且将此订单号上传到经济法律系统,并且对签订好的合同进行挂接,最后经过企业中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共同对此合同进行会审,在会审的同时,需要负责该项目的负责人和物资管理人员,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合同内容的合理性[3]。

3.1.4、监督ERP收发货流程。供应商在根据物资采购进行物资准备之后,对其进行发货,物流服务中心的物资管理人员在收到相关物资的时候,需要在现场对这些设备材料的质量和种类进行确认,在验收合格之后,物资管理人员可以在ERP信息系统当中,将这些物资进行入库,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其中某一项物资的时候,需要经过库房管理人员的确认,才能对相关物资进行领用,最后,库房管理人员需要在ERP中,对已领用的物资进行备注。

3.2、制定ERP实践对应指标。制定ERP实践对应指标,有助于企业进行物资集约化管理,并且提高ERP的应用水平,ERP实践对应指标应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立:首先需要对其中物资计划报送合格率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物资计划报送合格率=计划报送及时率*0.4+计划报送准确率*0.6,另外,制定ERP应用对标指标还包括物资计划合格率一般情况下,物资计划合格率也有着明确的划分,在此合格率达到80%以上的时候,才被认为此合格率是有效合格的;物资标准化指数,物资标准化指数 =物资采购标准执行率 *0.7+ 物料主数据准确率 *0.3;物资合同签订率,物资合同签订率 =合同签订完成率 0.4+ 合同签订及时率 *0.3+ 合同签订准确率 *0.3,一般情况下,物资合同签订率在90%以上才能被认为是有效合格的。通过对这样几种合格率进行计算,才能完成对ERP实践对应指标的制定,并且保证此实践对应指标的合理有效[4]。

3.3、制定改革,强化制度建设。为了提高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加深ERP信息系统对物资标准体系的规范作用,需要根据企业的整体情况和物资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明确各个单位和部门的职能,加深各个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管理制度涉及到物资标准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物资的具体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流程、物资采购的计划和具体流程、对于物资合同签订的主要措施和管理办法、进出物资的备注和仓储管理办法、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办法。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规定的建立,可以对物资标准管理体系中的各个方面加以规定,使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在对物资的采购使用管理中,依照以标准在进行,有效的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另外,需要各个部门加强这些制度标准的执行力度,并且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对其中的各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

结束语:结合对ERP信息系统和标准体系的简介,在采用ERP信息系统对物资体系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ERP信息系统,利用此系统对采购的流程进行优化,另外制定相应的ERP实践对应指标和物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快物资标准体系建设的成效,提高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加深ERP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桂丽,刘俊.ERP信息系统对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39-39.

[2]王明瑟.云南建工集团ERP--NC平台物资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4.

[3]牛伟丽,张志宽.石油企业ERP信息标准化问题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6):87-87.

[4]肖军.基于ERP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探究[J].电子测试,2014,(z1):82-83,62.

论文作者:梅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ERP信息系统对规范物资标准体系的价值探析论文_梅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