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助推供水管网管理水平提升论文_吴狄

地理信息系统助推供水管网管理水平提升论文_吴狄

镇江市自来水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供水安全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方面,但在供水的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作者简单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供水管网管理的情况,重点阐述了在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GIS与管网精细化管理需求相结合,实现了管网巡检、管网附属设备的动态化管理及各业务系统数据与流程衔接,有力提升了管网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设备动态化管理 智慧管网

引言

供水管网成为整个给水系统中最难管理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提升管网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供水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针对上述课题,供水企业要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提升管网管理水平,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借助GIS的建立与升级,实现管网管理水平和能力质的飞跃。

1GIS应用回顾

1.1开创历史先河,首次建立GIS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系统于1989年开始建设,鉴于当时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及数据安全管理的需求,集团选择了基于苹果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自主编程开发应用软件,建立了“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管网图形数据库、管网属性数据库和紧急事故制定关闸方案辅助决策三方面管理功能,该系统于199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管网物理属性数据的电子化、标准化管理,在当时有力提升了管网数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此项目实施最为宝贵的意义在于自此时起,某集团开始了标准化格式的管网数据积累,为后续系统升级及功能的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紧追科技步伐,GIS系统一次提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管网管理需求的增加,基于苹果系统建立的GIS在软、硬件更新换代、应用系统功能扩展和信息共享等环节上出现了一些无法逾越的困难。2004年集团投资升级改造了“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新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信息发布技术进行高效整合,建立了管网数据管理子系统、离线应用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电子竣工资料自动录入子系统、PDA管网附属设施查询子系统,并将原苹果系统的图形及属性数据成功转入新系统中,最大程度保护了原系统的信息资源。多年来,此系统成功应用于集团多个部门,在管网图档资料管理、管网突发事故应急抢修、管网属性信息查询、水力模型计算、供水管网调度及管网压力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适应管理需求,GIS二次飞跃

近年计算机技术、GIS技术、无线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国家法令、法规对地理信息系统保密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对于管网管理业务精细化管理需求的不断深入,这些发展和变化给管网GIS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基于上述状况,某集团实施GIS系统的第二次系统升级及功能扩展。目前,系统各项功能已开发完成,系统投入试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管网管理业务发展需要,此次系统升级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新系统实现了涉密信息监管、移动管网附属设施巡检管理、移动管网运维管理、供水管网闸门配置优化分析、电子竣工档案数据库及查询调阅、管网附属设施栓点卡片管理、管网资产管理、撤管数据管理及历史数据恢复等功能。

2当今最新应用成果

2.1优化改进网络架构,强化原有图形管理功能

此次升级将ArcGIS从9.0版本升级到10.X版本,在保留原有GIS系统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系统优化,并按新业务及数据安全的需求调整优化网络及数据库结构,进一步强化了原有图像及数据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了运行速度。

2.2提升涉密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及水平,强化涉密信息管理

按照国家对涉密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数据编辑管理服务端开发系统登录认证、权限分配、操作痕迹管理等功能,记录登录系统的用户名、IP地址、登陆时间、退出时间、操作内容及轨迹。这使管网的数据变化有据可查,并能按时间点还原数据。应用虚拟机技术建立数据编辑桌面系统,防止数据的非法下载、复制、拷贝,有效杜绝数据泄密问题。在不断强化员工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严格防范系统自身涉密信息的损坏与失密。在发布服务端使用保密部门认可的技术手段,伪装坐标信息,向客户端(移动终端用户)推送各种管网信息。

2.3建立附属设施、设备动态维护、管理子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依托供水管网GIS平台,建立了管网附属设施、设备维护历史数据库,实现闸门、消火栓、排气阀门操作信息及维护(更换)信息的动态录入、查询、展示,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提高了维护计划的合理性,减少维护死角,有效提升了维护工作效率。子系统通过自动接收呼叫中心系统推送到GIS的抢修关开闸、计划停水开关闸、维修单等任务的闸门编号、操作时间、操作人、录入人信息,实现闸门状态、设备维修状态的动态管理;系统实现了供水管网附属设备定期维护任务下达、维修单位设备维护(更换)信息填录、维护任务查询等功能,有效提升了设备维护(更换)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进而实时直观展示设备工作状态。

2.4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网巡检水平

依据管网巡检工作特点及最新管理需求,系统建立了管网附属设施巡检管理子系统,具备基础GIS数据维护、Web端巡检监控管理和移动GIS终端巡检三大功能。基础GIS数据维护功能主要实现GIS数据库的管理,由维护人员对管网GIS数据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字典维护、图层设置、常用属性字段设置、功能与权限分配等操作。巡视监管功能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管理需求开发,可在GIS地图上制定巡检计划,审查现场巡视人员上传的巡检记录,逐级处置上报的违章圈占、设备井隐患及在施工地回访情况,查询历史巡检记录并进行分析统计。移动GIS终端操作功能是轻量级的GIS系统,以现场定位、地名道路、设备井编号、栓点卡片查询、隐患及在施工地上报与回访为主要功能,可将现场拍照和文字记录通过移动通信方式无线传输到系统数据库中,实现了巡检的可监、可控及可追溯。

2.5与档案管理系统对接,

实现与电子竣工档案的互查集团在GIS系统升级、完善的同时,同步建立了“供水管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两系统的流程对接及数据的互相调阅、查询,主要功能如下。(1)调阅电子竣工档案通过系统对接,实现GIS直接调阅电子竣工档案,通过单击任意一段管线,系统自动调出该段管线的电子档案册。通过单击实现档案册的翻页、放大、缩小、预览功能。(2)电子竣工档案定位管网GIS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点击档案册可直接定位GIS系统,并高亮显示此份竣工档案内包含的管线,以形成档案册与GIS电子数据互通查询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不同行业中,需要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才能使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而供水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阶段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各项管理中被应用,有效改善了管理方式,提升了管理效率,保障了供水管网更好地运行。但是,科学研究事业在不断进行,地理信息系统也会不断发展,因此,就不能停止对地理信息系统在供水管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的步伐,使其跟上科学研究的步伐,在供水行业发展各个阶段中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瑛,马琳.供水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6):12-15

[2] 李廷光,王黎峰.基于B/S模式的给排水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5):20-22

论文作者:吴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系统助推供水管网管理水平提升论文_吴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