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_叶继强 鲁葵蓉

高职院校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_叶继强 鲁葵蓉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教风学风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分析了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策略,为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推进 教风 学风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能力培养和教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教风和学风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教风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师德修养有待提高。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没有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育学生时不愿付出,欠缺奉献精神,存在“走过场不走心”现象,对待学生感情淡漠;二是没有做到为人师表,“自我”意识很强,在学生面前存在穿着不得体、言语不恰当现象。

(2)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存在应付现象。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方式不断丰富,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挑战。面对来自普通高考、技能高考、单招考试、定向培养等不同的学生来源,分层分类教学、教学研究是摆在众多老师面前的客观现实;加之教师们教学任务繁重,这就导致部分教师以此为借口,对待教学工作应付、敷衍。

(3)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教育的特性给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双重能力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成为知识渊博、理论深厚的教育专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成为技术熟练、技艺精湛的操作能手。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来源主要还是各高校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跨度,导致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既缺乏教学能力又缺乏实践能力,陷入了“双重能力缺乏”的尴尬境地。

(4)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部分教师满足于传统思维和惯性做法,与时俱进、创新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学为中心的认识不到位,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存在被动工作现象。

2.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混日子的思想严重,随意旷课、早退、迟到,上课睡觉、玩游戏、看小说,对考试漠不关心,考试作弊现象较突出。

(2)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起点较低,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存在上课听不懂、下课不复习、作业互相抄袭等现象。

(3)部分学生文明素养不高。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讲基本礼仪,遇见老师不打招呼,进课堂穿着随意,抽烟、乱丢垃圾、不讲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二、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内涵。

针对高职院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风学风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的现状,笔者提出在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校级层面领导小组和协调工作机制,统一编制教风学风建设方案,统一过程监控,避免在教风学风建设过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确保教风学风建设成效。

2.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风学风整体建设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都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但在高职院校工作实际中,教风建设通常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学风建设通常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由于部门分工和职责不同,导致教风、学风建设割离开,各做各的“文章”,各唱各的“戏”,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建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可以通过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协调配合,使得在教风建设过程考虑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兼顾教风建设客观需求,保证教风学风建设成效。

(2)有利于高职院校良好校风的形成。教风和学风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有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德修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展示学校的办学风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推动作用。

三、协同推进高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

1.建立教风学风建设联动工作机制。

在教风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沟通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困难,保证建设实效。同时在出台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以及设计相关工作流程时充分考虑联动因素,增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互的参与度和知晓度,使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融合发展。

2.营造教风学风建设良好氛围。

打造教风学风建设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好橱窗、板报、校报、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介,全方位宣传教风、学风建设内容和相关要求,确保广大师生人人参与教风学风建设。同时,针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活动,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

3.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新历史时期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不断丰富。

(1)要通过思想引领加强教师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课堂思政贯穿于各课程教学始终。

(2)要通过制度强化教师的教学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教师不能只做书本的“传声筒”和“好先生”而对课堂不加管控、任凭学生放任自流。

(3)通过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通过分类专项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补齐短板。只有不断强化教师师德师风,才能营造一个严谨求实的育人氛围。

4.实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交际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等,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活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礼仪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校期间收获学业成果的同时,也能全面发展自我,走出自己的人生康庄大道。

总之,教风、学风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教风、学风建设过程中要深入剖析,找准问题和原因,及时改进,以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引领学校育人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琴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研究与实践[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2]牛国阳 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探究[J].智库时代,2018,(47):120-121。

[3]李艳艳 杨海峰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长效激励机制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6):41-42。

[4]李艳艳 武俊海 杨海峰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4):289-291。

[5]粟亿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70。

[6]张晓琦 高职院校关于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27):336-337。

论文作者:叶继强 鲁葵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协同推进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研究论文_叶继强 鲁葵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