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安徽省铜陵市文明社区建设考察报告_社区功能论文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安徽省铜陵市文明社区建设考察报告_社区功能论文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安徽省铜陵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铜陵市论文,安徽省论文,社区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创建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铜陵市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铜陵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在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居民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涌现出一批文明程度较高的社区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朝阳社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批“全国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示范点”,商南等14个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30个市级文明社区。铜官山区先后获得省“社区党建示范城区”、“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社区服务示范城区”称号,天桥社区还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朝阳社区被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石城路街道被命名为安徽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铜庄社区和开源社区成为全省文化先进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改善了社区的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

从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特点来看,一是引起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市文明委制订了《铜陵市创建文明社区管理办法》和《铜陵市创建文明社区检查验收标准》,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文明社区评比活动,截至2009年,已经开展了四届文明社区评比工作,有效推动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街道、社区制定了创建文明社区的整体规划、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得到了各部门各行业大力支持。各相关单位根据市文明委的总体部署,纷纷制定部门社区实施意见,强化部门对社区工作的指导,落实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关政策,扎实推进了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各职能部门、行业和人民团体,从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的新要求出发,把工作重心移到基层,把业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在社区内形成了社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共办、文明共建的良好氛围。三是吸引了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居民群众逐步加深了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赢得了群众对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拥护和支持,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参与面越来越广,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四是扩大了文明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逐步从社区环境卫生这一单项任务向社区文体、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法律、社区治安等全方位发展,创建活动范围逐步由点上向面上延伸。

从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实际效果看;一是明显改善了社区的村容村貌和社区对外形象,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急、难、愁”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二是明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空间,社会风气端正,公共秩序良好,生活环境整洁,文化活动健康活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明显提高了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抵御邪教及封建迷信侵蚀的能力,热爱祖国、建设铜陵、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的良好道德风尚得到进一步弘扬;四是有力促进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发展,为全市创建工作步入稳定良性循环夯实了基础。

二、创建文明社区的各项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社区的文明和谐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1.社区党建政治核心作用日趋加强。一是全市各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方针政策等为主要内容,以集训、电教等主要形式,分期分批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工作,社区党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各社区不断创新党员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促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朝阳社区党委从2006年7月制订了《党员分类量化积分考核实施细则》和《党支部分类量化积分考核实施细则》,对社区党员和支部进行考核记录,做到有分可比,有据可查。阳光社区积极成立党员服务队,开通便民服务电话,发放服务联系卡,随时随地为居民解决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欢迎。其他社区居委会党支部还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治安巡逻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等作用,进而增强了社区居委会的凝聚力。三是在党员发展上,各社区党组织普遍重视抓好“三个培养”:即把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组织骨干,把党员中的骨干培养成为社区干部,使共产党员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社区服务便民利民功能日臻完善。一是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加以推进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铜官山区、狮子山区区级社区服务中心都已建立,采取多方共建的模式,先后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会都成立了社区服务站,为社区开展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社区服务内容和对象实现突破。各社区坚持把发展社区服务与扩大就业岗位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服务体系,在开展传统的福利服务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高效快捷的便民利民服务和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为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广开就业门路。三是社区服务队伍全面拓展。全市各社区基本都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杨东社区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先后设立了社区信息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机构,组建了“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送温暖小组”、“特长便民服务队”等10多支队伍,社区内有稳定的志愿服务人员80余人,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广泛开展以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下岗职工和特困家族为重点的便民服务。四是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卫生部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对社区卫生服务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积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点(站)健康发展,社区内的规范性社区卫生服务点(站)得到良性发展。

3.社区环境整体水平日渐提高。全市各社区积极加大环境整治和清扫保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容管理水平,社区的绿化、美化、硬化工作得到加强,基本上达到了道路通畅、楼道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如朝阳社区、世界花园社区等。

4.社区文体活动内容日渐丰富。全市各个街道、居委会纷纷组建起中老年腰鼓队、健身球队、健美操表演队、文艺表演队和晨练队,开展了纳凉晚会、联欢晚会、露天电影晚会、社区家庭书画展、花卉盆景展、以及小型棋赛、游泳比赛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居民抵制歪理邪说的能力。

5.社区教育载体形式不断拓展。坚持通过举办文明市民培训班、出黑板报、宣传栏,向群众宣传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科普知识、文明创建知识。杨家山街道杨东社区近两年来开展文明教育、健康、普法教育宣传61场次,出创建、综治、健康教育等宣传栏52期,各类黑板报86期,较好地促进了居民的全面发展。

6.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全市各社区以平安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落实社会治安治理等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纷纷组织了党员义务巡逻队,低保人员巡逻队,联防协管员巡逻队等队伍,成立了治安信息小组、普法宣传小组和党员信访接待站等,形成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综合防范体系。各社区还认真处理调解各类民事纠纷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朝阳社区积极发挥特有的地域优势,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成立了“青少年教育工作小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假期择机教育,把法制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标签:;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安徽省铜陵市文明社区建设考察报告_社区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