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张保振

山东沂蒙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作为一个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道路桥梁病害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在对道路桥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程相互结合,从而有效的控制道路桥梁病害的问题。因此,可以看出,对道路桥梁病害的分析和对加固技术的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道路桥梁由于在施工中留下的隐患和长期的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结构病害。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管理和维护中对常见的道路桥梁结构病害进行研究,掌握各种加固处理技术,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及时的对道路桥梁病害进行加固处理,保证交通的安全。

1道路与桥梁常见的病害

1.1 裂缝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病害中最常见的是裂缝,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不科学的方法、温度的变化以及车辆的超载。即使如今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和桥梁都是采用的高强度的混泥土结构,但是还是存在着因为温度变化、超载而使得道路桥梁出现裂缝。裂缝会严重的影响道路桥梁的稳定,因此值得相关部门的注意。

1.2 地基不均匀

1.2.1人为因素

在工程地质的报告中主要是反映该地段的地质情况,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进一步的提出相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而工程设计却是需要根据地质情况来反映情况,因地制宜。若是地质勘探者工作不到位或者是工程的设计不够合理,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1.2.2施工过程中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工程设计图施工,以及在工作管理的时候都没有严格执行,对于建设要求置之不理,更易甚者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1.2.3周围环境变化。在打桩或者是深挖的时候都是对本地的工程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使得地基沉降。

1.3 混凝土的碳化与钢筋腐蚀

城市的道路和桥梁全是使用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它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在碳化反应中会使得混凝土的酸碱度逐渐降低,若是这样的话混凝土的强度会降低,无法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加速钢筋的腐蚀速度。钢筋的腐蚀和混凝土的碳化是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恶性增加,因此会给城市的道路桥梁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1.4 剥蚀

1.4.1冻融剥蚀

该剥蚀是指在潮湿状态下,混凝土由于外部的温度逐渐变化的原因,原本已经硬化的混凝土孔隙在结冰的情况下冰冻并有一定的体积膨胀,遇水溶解之后又会呈现松弛现象,膨胀松弛反复出现,便会使得混凝土由表及里的破坏。冻融剥蚀在一定程度下会使得桥梁的墩台、梁板还有桥墩的承载范围大幅度的降低。

1.4.2 冲磨和空蚀

由于冲磨而形成的剥蚀一般面积都会比较大,而且还不具备一定的连续性。而空蚀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气泡流过的表面都会出现空蚀坑,大空蚀坑的直径可以达到几厘米,造成局部区域的稳定性降低。一旦两者剥蚀程度发展到一定情况下,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水力冲刷破坏。

1.4.3 水质剥蚀和风化剥蚀。这两种剥蚀在大自然中常见,破坏强度不大,因此属于轻微性的剥蚀。

1.5 粱端头局部破损

在梁端头的局部破坏主要体现在伸缩缝的变形以及损坏。使得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下述三种:一是在设计的时候对于伸缩量不够重视,计算不够精准。来往的车辆反复作用下使得梁端的伸缩装置出现问题。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伸缩量。三是由于养护工作不到位以及其他的自然原因使得伸缩装置破坏。梁端头损坏的主要危害在于增加了车辆对于桥梁的冲击,大大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养护费增加。

2道路桥梁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2.1道路桥梁病害的预防

第一,控制好基层施工质量,包括严格控制松浦厚度,控制好材料含水量,初压后要进行人工修整等,由于基层边缘的压实度对于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因而要强化该部分的压实控制,当特殊情况下机械无法压实时,可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夯实,确保基层边缘紧凑密实;第二,在进行材料配比时要遵循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在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第三,强化基层平整度控制,进行平整度检测,发现不平整的部位及时采取整平措施,进行摊铺操作前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清理时如果出现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先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再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第四,控制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拌合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应该合理,避免配合比不当引起的密实度、强度不足等问题。

2.2桥面加固法

2.2.1局部修复凿补法

首先,应当将铺装层表面继续拧凿毛处理,处理到骨料露出即可,之后再使用清水对断面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使其表面的湿润度得到保证,然后再使用标号相同的砂浆对其进行涂刷。当涂刷完毕之后则应当对道路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当监察合格之后,在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表面铺筑一层混凝土铺装层,这层混凝土的厚度应当控制在10到50cm之间。如图1

图1 桥梁加固

2.2.2补强层加固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原有路面之上进行混凝土的加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对原路面上出现的剥离、裂缝等现象实施较为有效的处理,而当简单的铺筑不能够对病害进行完全的维护时,那么则应当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钢筋来对维护效果进行保证。之后再对其整体使用混凝土的浇筑。如图1

2.2.3加大截面加固法

外包砼加固法其主要方式是通过配筋的使用来对混凝土结构的界面进行加固。通常来说,这种方法的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就是对桥面板厚度进行加强;第二种方式就是加强主梁梁肋的高宽度。这种维护方式,同其他加固方式相比,有着更为简便的操作以及更为成熟的施工经验,目前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道路桥梁维护中。

2.2.4 锚喷法

锚喷技术是通过对锚喷技术的应用,将锚杆、钢筋以及喷射混凝土这几者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同目前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相比,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工艺材料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在具体的维护工作当中,使用锚喷技术只需要在其中加入速凝剂就能够对其进行使用,这也使其拥有着更为良好的凝固性与强度。与此同时,锚喷技术通过将浇筑、运输以及捣固综合为一体,有效的将机械化设备应用到了道路桥梁中的维护工作之中。另外,锚喷技术自身的可设计性也非常强,其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类型的喷射,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3结束语

国内城市中均出现了交通运输难以满足的情况,超载、养护不善,质量监管不到位等;这些情况直接导致市内的道路桥梁在交付使用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严重病害,严重降低了城市交通工程的寿命,给国家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还给城市安全运输问题留下隐患。

参考文献:

[1]秦吉丽.桥梁养护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2]王亚茹.道路桥梁常见的结构病害及加固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3]李建方.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病害与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4]潘金龙,杨予.在役桥梁病害治理施工技术评述[J].广东建材,2014,02:47-50.

[5]赵美英,李明.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新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4,17:191.

论文作者:张保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张保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