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不断增加,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建设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这也是当前居住人员以及建设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是市场经济发展,很多工程建设中采用了自发性的表现形式,但是这样会导致施工单位一味的对经济利益进行追求,而对建筑项目本身的质量没有足够的关注,这将会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合格,本文从质量监理工作方向将提升质量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引言
现阶段,从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仍是重点,频繁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必须得到建筑行业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房屋质量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果。因此,应促进监理单位重要作用的发挥,针对目前房屋建筑大规模开展的情况,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实现房屋质量精细化管控,从而及时排除房屋建筑的质量隐患,保障房屋建筑效果的实现。
1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意义
1.1国家层面
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理制度,有利于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和要求实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维护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1.2建设单位层面
建设单位通过建筑工程施工实施的质量监理制度,避免了自身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管,而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安排专人人员对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在有效管理和监控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又可以大幅减少建设单位的机构人员,大大节省了物力、财力和人力。
1.3施工单位层面
由于建设单位并不了解技术标准,通过建筑工程施工实施质量监理制度,施工单位可以避免与建设单位直接沟通,而监理单位具备相关资质,可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验收标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管理。在监理方的监管下,有助于保障有序建设建筑工程,排除阻碍质量不利因素。
1.4监理机构层面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协调建筑工程施工中参与的单位间关系、管理建筑工程签订的合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建筑监理的监督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实施质量监理制度,监理单位能够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全面监控,施工操作及相关的管理都在监理下进行。监理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规定的操作行为,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确保工程质量。
2房屋建筑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现状
监理单位对房屋建筑质量的管理是从综合性角度进行考虑的,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安全施工、施工环境、施工标准、施工进度等多方面因素对质量问题进行控制,能够保障质量管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从多角度制定管理措施,为建设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创造稳定的环境[1]。但是目前从监理单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房屋建筑施工前、施工中与施工后三个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联系性并不强,导致质量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具体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管理方法不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肩负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理、进度监理、成本监理等多项责任,其需要明确自身资质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并针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制定科学的监理工作方案,详细的制定质量监理计划,但受到当前行业素质与发展形势的影响,质量监理并未得到重视,导致监理工作中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出现,并无法得到及时控制与处理,严重影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二是缺少公正性。在接受委托后,监理单位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调查,并与施工单位展开紧密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但是很多监理单位为了帮助建设单位与自身牟取更多利益,以不正当与不规范的管理手段影响整个质量管理的公正性,导致很多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
3房屋建筑监理单位质量管理方法探究
3.1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时,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需要进行相应的审核,同时监理工程师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审核,确保质量控制方案能够投入使用。如果方案中存在缺陷或者不合理的地方,监理工程师应当立刻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完善和修改。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需要提前进行检查和监管,必须要持有合格证和性能,需要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坚持检验进场的原则,一系列机械设备和工具必须达到相关的施工要求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监理企业要合理地制定监理大纲,认真审核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安排,监理应实地进行考察,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监理规划方案。
3.2完善施工监理制度
对施工监理制度要加以完善,将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形成的影响以及发生后如何去处理进行有效的规定和标准,将这些内容严格落实到监理工作制度当中,另外从经济预算以及各项现场支出等情况进行良好监督管理。在工程开展前期阶段做好质量系统的审查和核实,对材料以及设备予以质量上的控制,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缺陷,保证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3优化质量管理内容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划分,质量管理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质量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监理单位应在明确的管理目标指导下,优化管理内容,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在事前管理中,监理单位应总结以往的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全面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对房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根据具体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在计划中突出管理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此为依据联合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重点排查已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提早制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此外,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联合进行施工设计图会审,多角度审视施工设计图的合理性,分析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无误后展开技术交底工作。在事中管理中,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诸多不可控与不稳定因素严重威胁着施工质量,这也是施工中频繁遗留质量隐患的主要原因,监理人员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掌握施工情况,展开动态管理,使施工质量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开展。在事后管理中,施工完成后进入到工程验收环节,这也是质量管理的关键,但是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经常被忽视。监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合同中的规定逐一展开质量检验,检验过程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保障工程质量达标后再进入到系统的工程验收中,从而避免返工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工程的效率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事后质量管理上,应重点做好隐蔽工程质量管理,这能够最大程度上也能够减少质量隐患。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建筑监理的质量控制作用,把监理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聘请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做到能在施工现场对工程管理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做好监理工作为整个工程质量减少存在的隐患。协调各方的纠纷。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的质量监理制度,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卞文惠.建筑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研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2]申进祥.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190-191.
论文作者:张德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