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维度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立德树人维度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立德树人维度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

文/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李惠珍

立德树人是中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德”即坚持德育,“树”即引导塑造人。体验式教学法是指通过能够激发学生动力的情景设置展开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在从情景表现的感知到内在思维的理性转变的作用,学生能够在从传统的“听讲学”转化为体验式的“做思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为深刻、学习效果会更为突出、能力提升会更加迅速、行为的转化会更为自觉。这一特点就非常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立德树人的要求,它能够在全体学生的参与中,激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改正的作用,在参与分享中体验感悟成长。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体验式教学完成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的任务呢?

一、情感熏陶中培养家国情怀

感情是需要自我感受和体悟的,因此教学的过程应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认知,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的资源,而是要串联课题框题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尽可能地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领域,使知识的学习来自于生活回归生活。

比如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的教学,主要涉及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个人所承担的国家责任等内容。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要激发学生建设美好国家的激情,然后需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应该如何发挥个人的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在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时,我们可以引入今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程开甲院士。让学生了解程开甲院士的事迹。特别突出程开甲院士放弃了英国优越的研究环境和报酬,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坚守罗布泊20年,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的事迹。从具体人物事例引入,能够给学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开展后面的教学。就程开甲院士的事例,设置问题:程开甲院士的言行,是一种什么精神的体现?曾经有记者采访他,问:你后悔放弃优越条件回国吗?你觉得他会后悔吗?为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可以得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答案。但是重点在于第二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先进模范人物对国家的情感是来自于内心,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的关键点。要说明这个问题,不能单纯靠课本知识内容或者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再引入黄大年、钱学森等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寻找这些人物的共同点,理解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明白爱国主义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设置问题: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哪些人也是中国脊梁?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之所以设置这些问题,是因为模范人物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的,一味地凸出模范人物的爱国情感,会让学生感觉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通过这个问题,回归到我们生活中平凡的人们所作出的贡献,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行使自己的责任,也明白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责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个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奉献精神,离不开爱国主义指引下的爱国情怀和家国责任。作为老师也应行动起来,把这种情感引入课堂,并通过创新形式与手段富有成效地利用课堂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对先进人物事例的挖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深入人心,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

二、生活感悟中处理人际关系

课堂上,我们不把教学方式仅仅局限于讨论,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教学放到学生的探究和实践中去,把理论和情感放到真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教育感染和锻炼,达到实现“提高认知——超越自我”的破冰式升华。

于钦:“他爱上哪去上哪去,我们组不要他。”

我们来看这一个教学设计:

同学自编自导小品《加入还是不加入》。这个小品的起因是学习小组重新分配,组员有所调整。其中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鸿钧被分配到一组,该组不少同学对其不遵守纪律、扣分严重等问题非常排斥。该小组组员不满,集体议论吐槽。

老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接纳他人,站在他人立场上看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一些成功做法。

于钦:“没错,就是那个扣分大王,他一来准没好事”

舒浩:“就是,你看他那怂样一看就是来拖后腿的!”

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时,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实例进行改编教学。很多的班级都会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往往由各种特点、各种层次的学生组成。这样,小组成员的成绩是否优秀、是否遵守纪律等就成为了小组排名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一些成绩不理想、不遵守纪律等同学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这样就违反了学习小组建立的初衷。我们可以通过这一课的课堂学习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优缺点,处理好同学关系,巩固同学之间的友谊。

一致性检验(Conformity Test)模型是判断目标光谱与参考光谱一致性的常用手段。本文在建立雷公藤一致性检验模型时,采用的建模方法是:将待测光谱按约定化学计量学模型方法进行处理后,通过将待测光谱与参考光谱库平均光谱相比较,计算其最大一致性指数(max.conformity index,最大CI值),与模型设定的一致性指数限度(conformity index limit,CI值限度)进行比较,从而快速简单地判断待测样本木质部光谱与雷公藤木质部光谱是否具有一致性。其中最大一致性指数CI值计算公式为:

清雅:“好像他也没有那么糟糕,他应该也想加入吧。”

三、(满分25分)2016年7月19日,河北邢台市区突降暴雨,市区多处路段积水严重,此时一公交车行驶至某路段靠近桥下时发现积水严重,情况不妙,立即掉头驶离危险路段.当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获悉此事后,很多人都很惊讶,在这么窄的路上实现掉头简直不可思议!

在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通过实时干预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规范了药品的使用,提升了处方质量,降低药品的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进一步提升处方质量,药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其审方的业务能力;安装嵌入式审方软件进行事前干预,减轻药师审方压力;对处方中用法用量容易出错的药物,利用HIS系统从源头上规范药品的使用;设置门诊叫号系统,高峰时段增设取药窗口,进行人员分流,使药师从容审方。

学生:小组成员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伤害了鸿钧的自尊心;鸿钧放任自己的行为,也给集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其实如果各位同学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接纳他人的缺点,共同努力,这件事情可能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了。

小说并未详细写法院如何对苔丝进行审判,只是在小说的结尾处写“一面黑色的旗子”从温顿赛斯特城监狱升了起来。黑色旗帜,是英国司法文化,即执行死刑时,在监狱升起一面黑色的旗子,向其亲友宣告已经执行完毕。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苔丝的罪名是“谋杀”。

鸿钧:“你们说什么说,不服找班主任去,谁爱去你们那破组啊。我才不稀罕呢,谁爱去谁去!”

老师:当小品演到这里,我们可以请同学思考:故事中,你如何看待各同学的表现吗?如果一组成员能够看到鸿钧的优点,接纳鸿钧,鸿钧能够理解一组成员的担忧,努力改正,结果会怎么样呢?你认为这一事件起冲突的主要主观因素是什么呢?

于钦:“不稀罕拉倒,有本事别来!”

小林:“谁!鸿钧来我们组?扣分大王啊,他一来,准没好事”。

在同学关系中,换位思考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也能够让同学之间互相宽容和理解。但是换位思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因此,这一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日常事件作为突破口,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中寻找到自己的身影,并感受自己的言行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和影响,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此思考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言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的教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思维规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行为。

三、学思结合中坚定理想信念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素养,因此把讲授和灌输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就需要能够正确分析问题。当思维形成了一种习惯,学生就能够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促进思考,并且思考的方向也不会漫无目的,而是能够立足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剖析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例如∶在学习简便运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先出几道计算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运算方法进行沟通探讨,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简便方法分享给同学们。进而在沟通与讨论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于钦和鸿钧大打出手,众同学把二人拉开,鸿钧抬起凳子要攻击于钦,同学被闻声赶来的班主任拦下并将其喝止。

在学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习新天地》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拓展教材资源,深化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中,进一步了解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学习道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好教育的质量观希望家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不要面面俱到。十项全能的好教育,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应该从质量观的方面做更多深入的分析,当然,我的这些考虑都还不是十分成熟,希望有机会我们再做一个专门的梳理,但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应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想结合的原则、注意长期奖励和短期奖励想结合的原则、考虑个人差异、实巧差异奖励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在学习中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是学习的突破口是很多学生无法享受学习乐趣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以帮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点和突破口为课堂导入,但是这个兴趣和突破不是单纯依靠理论就可以为学生解决的,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来明确方向。

自我认识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活动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困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划分为左右两个列表,一边是“我有信心和没有信心的”,一边是“我能做的和不能做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逐一罗列。然后把“我没有信心的”和“我不能做的”的原因写出来,比较两者的原因是否一致,并判断这些原因中有哪些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哪些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最后再判断“我能做的”是否可以换取“我没有信心的”;“我能做的”和“我有信心的”哪些是可以坚持、努力下来的,这些能够坚持和努力下来的是否符合制定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并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改正提升。

在学生学会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考虑如何依照自己的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总结学习经验。通过课堂的体验,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学会寻找方法,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才能达到学习的顶峰。

学生情感道德的养成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以此促成情感观念的行为外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邱 丽

标签:;  ;  ;  ;  ;  ;  ;  ;  ;  

立德树人维度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