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

⊙李勇[希望出版社,太原 030001]

摘 要: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体现,阅读是培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全民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全民阅读 问题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其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2014年至今,“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文将对全民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一)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者正是用火药和指南针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攻陷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屈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经过二十八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使中国人站起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使中国人民强大起来。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体现,阅读是培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纵观世界强国,无不是发展教育、重视阅读,才使国家走向强大,全民阅读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释放,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没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出现了“脑体倒挂”“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有许多不文明的表现,国民素质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适应。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是重要的、有效的手段。“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涵养生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国民阅读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民族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

(三)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才能坚定文化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全国人民与党中央心连心。

2.2.2.2 药剂喷雾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6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2%杜帮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一)政府层面 从政府层面看,各地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制度法规,来确保和引导全民阅读有书屋可读,有时间可读,有好书可读。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政府、社会和国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二)全民阅读的习惯和氛围尚未形成 从1999年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到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我国国民阅读率十六年间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全社会尚未形成重视阅读、崇尚阅读的习惯和氛围。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国民对阅读的意义认识不够。关于读书的名言,人们大都耳熟能详,如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歌德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毛泽东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周恩来的“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等,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似乎起到了反作用。加之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人们日渐沉迷于手机娱乐,很难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其次是以阅读为荣的社会风尚没有形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读有所得、学有所获才能事有所成。再次,我国的基本阅读设施相对短缺。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仅有3076个,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离以色列每4500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相差甚远。

(三)全民阅读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用政府的力量推动全民阅读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2002)、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的法律》(2001)、韩国的《读书文化振兴法》(2009)、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2012)等,用立法的形式推进全民阅读。而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于2015年3月才实施,其他各省尚未出台相关的保障性制度法规;由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则到2017年6月才实施。

三、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对策

5.2.4 体育教师应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注意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竞赛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要求体育教师灵活运用竞赛的形式,扩大竞赛教学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范围。要注意不能忽视传统传统教学法的运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体育教师应注意将传统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物资采购业务管理部门要着力加强合同风险防控,本着管理出效益,法律管理出大效益的原则,按照“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要求,把合同管理和异常签订作为物资采购工作深化的着力点,切实改变合同异常签订后束之高阁、履行缺乏监管、合同违约不维权或维权力度不够、出现问题不问责或问责少的局面,防范合同风险,努力向合同管理要效益。

(一)国民阅读率低 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其次是俄罗斯人,为 55 本;美国人为50 本;日本人为44本;法国人为24本;德国人为18本;韩国人为15本。而我国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13亿人扣除教科书,实际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1本。印度工程师孟沙美在《不阅读的中国人》一文中写到,他曾在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看到,玩电子设备打游戏的基本都是中国人。笔者也曾多次在我国的高铁上观察到,绝大多数乘客乘车时会在手机上打游戏看影视剧,几乎无人读书。而且,现在的学生,每晚写作业都要写到11点,有的甚至更晚,周末还要到课外培训机构去补课,连正常的休息也无法保证,更别说抽出时间阅读了。

第一,倡导全民每天一小时阅读。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策划好书推荐、阅读接力、好书赏析、如何读书等活动或栏目。如山西经济广播在2018年4月和山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十小时不间断阅读的接力活动,广大读者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适当投入经费,支持各出版社围绕各省省情,策划出版一批适合本省读者需求的优秀图书,改变“我省的学生知道世界的事,知道全国的事,知道过去的事,唯独不知道身边的事、故乡的事”这种情况。同时,可以要求各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向全省读者开放,打通电子图书阅读的网络壁垒,使读者足不出户即可下载阅读。

第二,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笔者以为,应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中小学校开设自由阅读课。中小学生每个学期阅读书籍不得少于十本,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入学分,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三,倡导长期阅读、深度阅读。不仅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倡导读书,还要倡导长期阅读、深度阅读,阅读好书。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是读书日。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往往是零散的信息而非系统的知识。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里,人们总是走马观花式地阅读,内容越来越浅,质量和效果越来越差。那么如何进行深度阅读呢?可以鼓励并资助民间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成立读书会,定期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教读者如何读书。

第一,可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企业建立小型阅览室,并向社会开放,保证有读书需求的读者步行十分钟内就有一间阅览室。管理人员还可聘请身体状况良好的志愿者义务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的便利性需求。另外,可以鼓励各地的出版社向小型图书馆捐赠库存图书,或通过新华书店向外地出版社以成本价采购库存图书,以及鼓励读者共享藏书。

第二,倡导领导干部带头读书。领导干部是社会的精英,其兴趣爱好在全社会有很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单位,培养本单位职工爱读书、爱学习的氛围,应成为单位主要领导的工作内容。

(二)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看,应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书香社会的建设,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形成良性的全民阅读氛围。

第四,评选各类阅读的典型代表,让阅读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开展读书评书活动,评选全民阅读形象大使、藏书大家、全民阅读领读人,以及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等,把书香单位建设纳入文明单位建设范围,着力营造以读书为荣的社会风尚。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正式提出了“均衡修”的维修集约范式表述,其应用可追溯到香港地铁的工程实际经验。

第五,关爱弱势群体以及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应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要把阅读作为文化扶贫的一项内容,鼓励全社会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的阅读需求,开展新的“阅读希望工程”。此外,关注残障人士的阅读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向盲人赠送盲文书籍和听书设备,开展盲人讲故事、盲人说书等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功在当前,利在千秋。

印刷行业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竞争激烈的行业。曾经的“要想发,搞印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低价竞争、用工难、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升级让一些小企业脱离了队伍,“剩”下的企业有的艰难度日,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大展拳脚……

作 者: 李勇,希望出版社副总编辑。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标签:;  ;  ;  ;  

全民阅读活动推广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