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教学的“根”论文

寻找课堂教学的“根”论文

寻找课堂教学的 “根”

郭 敏

记得千禧之年,工作6年的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后,最大的感受是:教学,要走进儿童的心灵。

18年过去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在儿童的心灵外徘徊。有些教材内容简单浅显,学生一读就懂,一看就会,而我们的老师仍然孜孜不倦地讲解、绘声绘色地品读,看似乐此不疲的精心 “喂养”,实则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公开课看似生动活泼,学生个个小脸通红,小手高举,实际上是做了大量的预习、铺垫工作,是 “二次学习”的精彩呈现;更多的随堂课上,学生交头接耳、勾画插图、传递纸条……学生只能用这种 “地下工作”,为了无生趣的课堂学习增加点 “调料”。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实践经验的一线语文老师,我一直在苦苦寻觅着,课堂教学的 “根”在哪里?

日复一日,我努力地在每一堂课中增加一点点 “调料”,或是思辨挑战,或是生动好玩,或是情境感人,或是趣味盎然,每一个学生都有意或无意被吸引,沉醉其间。就这样,在我们的努力下,课堂一点点地蜕变,学生一点点地成长,“昨天比今天更好,而明天更胜于今天”(苏霍姆林斯基)。

在思辨课堂上,我总会用心设计一两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成为议论、讨论、争论的 “沸腾场”,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

学生在课堂上两眼放光,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并被牢牢地吸引。也许,思维的碰撞才是最好的体验,儿童亲在、亲历、亲为的思维活动也应列入学习实践范畴内,亦即思维实践,真正的、切己的和深刻的知识往往诞生于儿童自主的思维实践中。

现在,几乎每一篇教材我都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撩拨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我一直深深地记得,去年在六年级代课 《学会合作》时,一学生在课后特地找到我,表扬我“很有水平”。窃喜之余,我问他原因,他说:“你不按着书本上一段一段地教,而是让我们动脑子,猜猜、读读、画画、想想、做做,这样的学习很有趣。”我鼓励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有水平的老师吧。摒弃照本宣科,摒弃过多地预设,依学情而定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有收获、有成长。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

在此基础上,我提问:同样是按主要人物命题, 《两只水罐》与《挑水工和破水罐》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各自阐述理由并得出一致结论:前者侧重于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后者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推进,两者各有侧重,都可以作为课文的题目。

再读课文,以 “两只水罐”为主线,切入课文学习。找到课文中写到两只水罐的句子:

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

在长句的翻译中,分译法是最频繁使用的处理方法。汉语是意合的语言,是由一个个语义完整的小句组成的。为了使译文更加清晰,经常需要使用分译的方法。分译法的核心原则就是将汉语长句根据意思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思层次,再将这些意思层次逐句译出来7。通过分解原文,原本冗长复杂的句子变成了短小简单的句子,这样译者就会得心应手。

(1)强调学生要课前预习,教师利用各种互联网通信方式把上课内容发送给学生,并且还可以采用网络检查的方式进行督促,这样可以减少课堂的细节问题的解释时间。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再想象故事的结尾:好水罐还是那么骄傲吗?有裂缝的水罐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呢?进行故事续编。

在mtDNA突变携带者电话随访中,大部分受检者表示无耳聋家族史且对是否曾接触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详。目前,国内一方面存在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而另一方面对孕妇的孕期安全用药又日益重视,对此我们工作中不仅需要对mtDNA突变携带者加强本人及母系亲属的用药宣教,更需要对正常听力人群加强药物性耳聋的宣教。

课文 《一路花香》的备课过程中,我知道学生能够读懂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我将教学的难点确定为对课题 “一路花香”的体会和理解上。在学习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给课文取些什么题目? (如,按主要人物取题目:《两只水罐》 《挑水工和破水罐》;按故事情节取题目:《挑水工妙用破水罐》……)

霍金告诉我们,如果说牛顿力学摆脱了绝对空间,使空间相对化,那么量子力学则接着摆脱了绝对时间,使空间、时间都相对化,均变成动力量。[11]33-34这样以量子力学为背景的数码摄影,就会以更多维的时空存在替代以牛顿力学为支撑的传统摄影中的绝对时间观念。那么摄影的能量共享、存在迭加、意义多重就不证自明。正因为如此,里奇指出:

“十二五”期间,我国尾矿年排放量高达15亿t以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堆存接近600亿t的尾矿和废石中,废石堆存量438亿t,75%为煤炭、铁矿和铜矿开采所产生的矸石和废石;尾矿堆存量146亿t,83%为铁矿、铜矿和金矿经选别后所排出的尾矿。“十二五”期间,我国尾矿排放增速明显,低于利用增速,但排放量仍高于综合利用量,且受矿业市场影响,尾矿利用增速较“十一五”期间出现了大幅下降[4]。

我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追随鲁滨逊去漂流。在观影中加深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与感受,寻找情感的共鸣,将朦胧的认识转化为可感的形象,转化为打动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读书是为了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满足对引人入胜的情节的好奇。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游戏,让阅读成为童年生活中一段快乐的旅行,游戏与阅读招引着他们去探秘未知,去寻找灵魂的美好家园。

最后,回顾比较, 《两只水罐》和 《一路花香》哪个题目比较好?为什么? (前者侧重于故事内容,后者更有诗意,有内涵,点明了文章中心)再根据故事情节,画出思维导图,感受破水罐的心情,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又尝试 “童玩课堂”,从阅读出发,在读书中发现、感悟、创造,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快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杨红缨的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品读原著,手绘思维导图,厘清鲁滨逊的梦想、四次远航的目的、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动脑子,创造性地设计了 “鲁滨逊漂流记”跳棋,将航行中的困难当作滞行或后退的理由,将克服困难的办法变为前行或跳行的依据,我们安排、经历鲁滨逊的冒险经历,并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示出来,体验自己创造的快乐。孩子们还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视频再现、语言描述,创设故事的情境,创编故事 《和鲁滨逊一起去漂流》。在自创的曲折情节中,孩子们亲历生活的艰辛、友情的珍贵,逐渐领悟 “学会生存”的深刻意义。

我们的阅读童玩课堂从儿童自由地亦即主体性地学习出发,变阅读为 “悦读”,让阅读与游戏牵手,儿童在 “怡乐冲动”中通过文字涵咏来感悟、体味,在语言阅读中发现、创造。这样,从儿童的内心世界出发,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以儿童的心灵感受,调动玩、动、趣等丰富的活动元素,儿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感受社会,尽情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与自由。

近年来,我们学校一直践行情境课堂,优化的情境必然会激发儿童热烈的情绪,能够使其产生一种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观需求,感受学习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并在其间受到熏陶、感染。因为情感的作用,教师的真情、期待、激励,衍化出学生的自信。包括儿童的思维、想象、记忆等系列活动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儿童学习活动由此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数据处理层的主要作用是将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将多维生命体征数据存储于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中;同时通过建立索引和指针,将索引装进内存,可以极大地提高获取多维数据集的效率。

思辨课堂、童玩课堂、情境课堂……透过各种繁冗的表象,我们期待的是儿童在课堂学习的这一段生命旅程中的相遇与拔节,我们追寻的是儿童生命的生长。我们的课堂,只有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关注儿童的精神需求,亦即符合儿童的生长诉求,这样的生本课堂才是我们应该为之孜孜以求、努力追寻的。

我想起了西班牙首席广告设计师罗慕洛的一则广告,是只有儿童才看得懂的广告。站立的人只看到一个忧伤的男童和一句宣传语:“有时候,虐待儿童的行为只有受害者才看得到。”而坐着的人却能看到男童的嘴边有一块瘀青,以及另一句话:“如果有人伤害你,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帮助你。”还能看到援助基金会的救助热线。作为成年人,只有我们蹲下身子,通过儿童的视线角度,才能看得到另一个独特、美好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也理应如此呢?

其实,我们尝试的各种课堂实践活动,其实质指向同一个中心:儿童立场。这才是我们改进课堂教学的本源与归宿。试想,如果我们心中有儿童,胸中有真爱,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活动中,不断地观照自身的教学行为,且行且思,那未来的学生们将会是什么样呢?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标签:;  ;  ;  ;  ;  ;  ;  ;  ;  

寻找课堂教学的“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