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稳定发展_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

加强管理 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强管理论文,国家自然科学论文,基金项目论文,持续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农业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基础性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八五”期间我校的基础性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七五”期间相比,课题数增加17%,经费增长97%。多数课题为新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应用研究的思路和范围,为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果贮备,对我校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五”期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5项,总经费2 372.70万元,其中面上项目218项,资助金额1 485.20万元,新农药专项基金3项,资助金额41万元,重点项目8项,资助金额411万元, 重大项目1项,实获资助金额165.5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项,资助金额240万元,优秀中青年人才基金1项, 资助金额30 万元。 1991 年—1996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见下表。

中国农业大学(西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情况

由表可见:几年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平均资助率为31.5%。作为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增强项目的竞争力,保持基金项目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坚持校内评审制度,增强项目的竞争力,是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基础性研究是一项创造性、探索性很强的研究活动。“八五”期间,国家基金委提出“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支持创新”的资助方针。我们在项目的组织中,广泛宣传国家基金委的精神,要求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探索本学科新的生长点,鼓励向相关学科渗透,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为了保证申请书的质量,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校内专家评审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把学术创新做为评审的关健条件之一,对项目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逐项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评审、把关,提高申请书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保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持续稳定奠定了基础。

二、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缓解科研队伍的“断层”,是保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数量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是保持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普遍出现的科研队伍“断层”的后效应在近几年表现比较明显,造成承担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年龄偏大,大部分老教授已经退休,后续力量跟不上。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为防止基金项目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青年科技队伍,以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学科梯队的合理性,所以,在基金项目的管理中,我们着重抓了青年基金项目的全程管理。青年基金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为青年人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对稳定青年教师队伍,加速培养年轻学术带头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八五”期间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项。通过青年基金的资助,青年教师大都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积累了经验,因而我们又进一步组织他们申报自由申请项目并逐渐发展成为重点项目。如我校的张福锁教授,1990年3月回国后, 即获得一项青年基金并在此基础上于1992年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最年轻的主持人之一。1991年—1995年我校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11项,占面上项目的50.9%;1996 年我校获青年基金13项,是自1987年以来获得青年基金资助最高的一年,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承担的面上项目占全部面上项目的77.5%。目前,这批青年人已经较好地弥补了科研队伍的“断层”,对保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扶持、叠加强化、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保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的关健

为了尽快弥补科研队伍老化及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断层问题。学校采取了“精心组织,重点扶持,叠加强化,择优竞争”的做法。即重点扶持崭露头角的青年人,鼓励帮助他们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如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杰出人才科学基金,承担国家基金的重点项目,以及攀登计划项目等。使他们在同时承担多项重大项目,开展前沿学科的活动中经受锻炼,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他们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校发现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到1996年为止,我校共有7人获得该项殊荣。 由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都是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已取得突出成果、掌握本学科最前沿动态的青年学者,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所以,学校对他们在实验室条件、人员配备、职称、住房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四、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人才储备,是保持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

未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为了争夺优秀人才,世界各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在国内外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各单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了单位小环境的净化,如住房分配、职称晋升、工资收入、承担课题等方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努力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人才的积累是国家科技潜力的象征。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加强人才储备,是保证我校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渠道中选拔、培养人才。一是从留学回国人员中培养;二是从已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中培养;三是从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为他们创造条件,争取课题,使他们能够拓宽研究领域,扩大知识面,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超前意识,加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努力使科研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达到比较合理的配置。

收稿日期 1997-03-12

标签:;  ;  

加强管理,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稳定发展_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