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也十分迅速,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施工时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地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中房屋工程的质量,地基建造人员应严格把好地基施工技术质量关,并且熟练掌握地基施工的技术,以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技术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1.重要性
地基是在建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地基承担着整个建筑的根本问题,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如果地基出现问题,是不能对地基进行重新修筑的,只能简单的修补,一旦地基出现了问题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给承包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出现建筑倒塌的情况,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所以地基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2.困难性
房屋建筑工程和比其他工程项目要求更高,所以对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要求很高,就会导致施工中要解决的困难很多,尤其是进行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由于地基是在地下,施工空间很小,很多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出现问题,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会引起很大的影响,导致建筑整体结构不稳定。
3.复杂性
我是一个地形条件复杂的国家,地区间地质也有很大的区别,冻土和淤泥土的地形十分普遍,对于这种情况时不利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土质,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还有就是如果地基基础设计不科学,房屋建筑就会出现沉降、倒塌的情况,这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4.事故处理困难性
地基是进行地下施工的过程,如果出现问题,修补工作很难进行,对于地基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很难发现问题,就算找到问题,想要修复也十分的困难,严重的无法进行修补,会给工程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和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都属于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前者主要以硅酸钠混合溶剂作为施工的浆液,通过压力、电动、加气等注浆手段向地基灌注,在浆液凝固后,可对不良地基土体的强度、硬度等实现有效的改善;而后者以水泥作为主要的施工浆液,主要应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类型的地基中,在处理后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承受能力方面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例如华北地区地基处理工程,通常应用水泥注浆处理地基[4]水泥和水在按照预定的比例配置后,利用压浆泵和灌浆管等设备向不良地基土体灌注,当水泥浆液和地基预案土体结合并凝固为整体后,地基的强度、牢固性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地基的压缩性也得到缩减,以此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现阶段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深化发展,应用的浆液已经突破单一的形式,复合的注浆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等。
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此技术主要是利用高压旋转喷嘴将水泥浆向地基土层中喷入,使其与土体混合,进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在软土地基中应用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改善地基的防水、堵水、牢固等方面的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在施工占地面积、振动、噪音、操作、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房屋建筑地基的实际参数确定注浆深度[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保证喷射时正常返浆、冒浆,满足少量岩粉沉淀和喷嘴前端距离的需要,钻孔口径应在喷射管外径20至50mm以上,钻孔终孔深度应在开喷深度0.5至1.0m以上,孔深大于20m时,进行孔内测斜,但当孔深在30m以下时,孔斜率应小于或等于1%,应用此项技术的测量放线、确定孔位、钻机造孔、测量孔深、下喷射管、搅拌制浆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
3.排水固结法的地基处理办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处理地基的沉降和稳定的,这种方法就是在软土上增加载荷,并设置竖向的排水方法,逐渐排水水,使地基形成固结变形,以便于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使地基的沉降速度下降。其中具体方法有电渗排水法、堆载预压法、砂井法。
4.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此项技术通常需要利用大型的起重机械对不良地基进行夯实,所以结合机械设备的类型可以分为强夯和重锤两种形式,前者主要应用在实现性黄土、湿度较大的砂土等类型的地基中,其主要是通过重量在10至40吨的大型起重机重力结构从10至40米的高度连续的进行自由下落,对地基表面产生较大的压力,使地基的压缩性得到不断地缩减,而抗压强度得到提升,在应用的过程中应结合房屋建筑地基标准对大型起重机械重力结构的抬升高度进行计算和调整,实践证明单层8000KN?m高能量级强夯处理深度达12m,多层强夯处理,深度可达24至54m,一般能量强夯处理深度在6至8m之间,此项施工技术虽然在适用范围、加固效果、就深度、施工机械、节省材料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受振动、施工面积、施工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和对土方含水量较敏感等因素的限制,实际应用要结合房屋建筑地基情况进行选择。而后者主要应用于地下水位以上0.8米、饱和度在60%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等范围,利用重量在2至3吨的夯锤下落,实现地基加固的目的,其加固伸度通常在1.2至2米,对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升地基密度、强度、承载力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4]。
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此技术建立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其将石屑、粉煤灰和少量的水泥加水以一定的比例配置、拌和后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胶结强度的桩体,在砂土、粉土、粘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地基中应用在改善地基整体性、水稳性、强度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其在应用中,可以结合地基土壤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成桩方式,例如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桩土可选择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方式;粘性土、粉土、砂土、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可以选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方式,而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基可以选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方式,在此项技术施工结束后所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使地基的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经济、快速等优越性。但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的质量要满足要求,而且在应用前要在实验室进行不断的优化配比,在配制混合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定的配比进行,在应用各种类型的此技术时要严格控制塌落度。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发展十分迅速,地基施工已经成为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环节,地基处理问题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很多,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只有优良的地基,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地基问题,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2期
[2]彭第;潘殿琦;李海礁;张坤;;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2期
[4]林良进;地基处理选择与桩基选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论文作者:李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注浆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