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颖

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颖

王颖

(甘肃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四普外科 甘肃 白银 7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结肠癌晚期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结肠癌晚期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生存质量评分提高,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对结肠癌晚期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结肠癌;优质护理服务;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95-02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排在第3位,以40~50岁老年患者居多[1]。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结肠癌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结肠癌患者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破溃、肠梗阻等原因导致疼痛加剧,持续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同时也告知患者癌症的存在,作为一种心理暗示使患者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诸多影响。为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探究护理结肠癌晚期患者的最优方案,现对我院收治的280例结肠癌晚期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实施护理,观察患者的疼痛状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结肠癌晚期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40例。其中观察组男92例,女48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68.9±11.5)岁;对照组男97例,女43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9.4±11.9)岁。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晚期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心、肺、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情况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入院后对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等。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除常规护理外,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整洁和安静,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避免刺激消化道饮食,并向患者及家属作出合理解释;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结肠癌的相关知识,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减轻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叮嘱家属患者疾病的注意事项,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并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出现问题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1.3 观察评价指标

对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2]。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指导患者学会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重度疼痛:评分超过6分;中度疼痛:评分在4~6分之间;轻度疼痛:评分在1~3分之间;无痛评分为0。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见表,由表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x-±s)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40 4.32±0.51 1.21±0.39

对照组 140 4.35±0.47 2.74±0.43

t 0.51 31.18

P >0.05 <0.05

3.讨论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结肠癌患者常有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随着疾病继续发展,可引起贫血、乏力、低热、水肿及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肝转移,导致黄疸、水肿、腹腔积液等症状。疼痛是结肠癌晚期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为减轻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要从护理方面进行处理。目前随着医疗模式不断发生改变,新的护理模式也逐渐形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疾病知识普及等多方面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有效的护理,为结肠癌晚期患者提供个性化、整体化、连续化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3]。

本次研究发现,经过治疗结肠癌晚期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21,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表明,疼痛是结肠癌晚期患者最主要的主诉,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4],本次研究中经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VAS评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对结肠癌晚期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涵盖了人性化护理和整体化护理两方面内容,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海强,王玉梅,孙建纯.晚期胃肠肿瘤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96-297.

[2] 郭绍宁,安力彬,李文涛等.癌症患者爆发性疼痛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48-949.

[3] 黄珍珍,吴蕙莉,朱琳等.吗啡皮下注射联合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症患者的并发症及其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A):31-32.

[4] 李凤玲,高娟,蔡永芹.癌症疼痛患者26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志,2011,51(9):32.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