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探讨论文_陈婷,张亚婷,张晓霞,周玉姣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的缺陷,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的缺陷与临床科室的满意率对比建立PIVAS的重要性。结果:静脉配置药物改进前、后总缺陷率依次为0.02%与0.003%;改进前后临床科室对PIVAS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00%与90.00%,差异均具显著(P<0.05)。结论:医院组建PIVAS以及加强对静脉药物配制各环节存在的缺陷改进可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缺陷;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14-02

Intravenous drug configuration defect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effect

【Abstract】Objective Reduce the defect of intravenous drugs configur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Set up (PIVAS) before and after intravenous drug PIVAS configuration of defects compared with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ce of PIVAS. Results Venous configuration drug improv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otal defect rate is 0.02% and 0.003% in turn; Clinical department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of PIVAS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96.00% and 90.00% respective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Hospital established PIVAS and strengthen existing in every link of intravenous drug dispensing defec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edical safety.

【keywords】Intravenous drugs; Configuration defect; Improvement strategy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指在特定药物设计操作环境下,符合GMP标准,经专业护理人员按操作程序进行药物配置,为治疗与用药提供服务的机构,为药物配置建立了完善的流程与制度[1-2]。组建PIVAS可确保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是体现医药药学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的亮点之一。我院自2007年组建PIVAS以来,静脉药物配置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PIVAS共承担了本院29个科室的1102张床位的药物配置工作,每天配置的药物约为4500~5500袋。本配置中心有30名药剂师与23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与药士分别为2、5、23名;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分别为2、8、13名;其中19名本科学历、21名专科学历、5名中专学历。人员分工:二级库药品保管员、排药、配药、核对26 人,主要由药剂师负责,药物的配置则为护理人员负责。

1.2 工作流程

临床医师开具用药情况及医嘱----电脑对医生开药情况与医嘱的传输----药师对传输药方的审核----打印对应的标签----贴输液标签----根据标签摆放药物----核对标签去药物----药物的扫描与配置----药物的核对及包装----成品配送----病区护理人员给药。

1.3 配置质管小组的组建与活动

我院自2007年1月实施了PIVAS以来,根据全科人员自愿参与则选择的方式组建了配置质管小组,由8名药剂师与6名护理人员组成,年龄范围均在23~48岁,(30.1±2.8)岁为年龄平均数。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分别选出1名组长、副组长与配置中心主任。定期开展1次相关配置质管的活动,每次活动规定为1小时左右,每月均召开1次相关静脉配置药物质检以及改进措施的专题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依据问题存在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见表。

1.4 静脉药物配置品质管理的办法

①完善计算机系统[3]。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嵌入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可对医嘱进行实时审查,对医师开具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监管。例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仅可应用葡萄糖溶液做稀释剂。临床对药物选择或应用方法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的不规范医嘱设置为4~5级,比如中药注射液我们尽量提倡单用,这是因药物成分较为复杂,舒血宁注射液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其主要成分,若将电解质类药物加入其中,其分子中的酚羟基和金属离子可生成络合物,系统可帮助医师对错误提示进行参考,从而强化用药的合理性。该法同时也降低药师的工作量,提高处方审核的质量和效率[4]。同时,加强对输液标签的完善,将病区,患者姓名床位、年龄、性别、药品名等均标注清楚,对输液是否需避光,高危药品特殊标识等都予以考虑,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②摆放药物科学合理并加强药品标识的管理。抓好不同药品的分类与分区,同一品种放同一区间,同名不同规格与厂家的药品以及外观和药名相似的药品分别置于不同的药架,并通过不同颜色或字体的标识警示,每种药品的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有新药或对固定位置药品进行更换时应及时更新在信息栏中,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易混淆药品归类整理时应用双人核对制度。③相关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由副主任药师与主管药师对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对新业务与技能组织专门学习,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药学知识与操作技能。强调规范配置药物的重要性,以增强药剂师及其护理人员的的工作责任心与法制观念,加强奖惩制度,养成对配药工作的谨慎习惯。④流程与制度的改进和落实。对配置药剂中存在的差错与隐患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与定期进行分析。加强审查核对制度,选择药学知识与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资深与主管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以把关处方是否合理,对不规范与合理的药方应及时与医师沟通,确保用药的安全性。PIVAS采取弹性排班方式,依据工作量与强度调整工作时间。

1.5 统计学

采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改进前后静脉药物配置各环节缺陷对比

本次我们随机抽取了改进前2009年1~3月份的681883配置瓶次与改进后2013年1~3月份的681894配置瓶次,结果发现改进前、后总缺陷率依次为0.02%与0.00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我院静脉配置药物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员、流程与药物三个环节。人员缺陷主要体现在医师遗嘱的不合理,药师与护理人员未能对错误问题及时发现与纠正;流程缺陷主要体现在无监测与电子识别软件系统,审方环节复杂且检查力度不够;药物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有种类多且颜色等差异细微,药物标本不够醒目等。PIVAS 的工作流程是由药师与护士交叉进行,经过“审方、贴签、摆药、核对、配置、再核对、送病房”等多个环节[5]。

自2007年我院组建PIVAS后,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改进措施:完善计算机系统;科学合理地摆放药物与增强药品标识管理;加强对药师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培训;落实与改进药物配置的流程与制度。结果发现:本院静脉配置药物改进前后总缺陷率依次为0.02%与0.003%;改进前后临床科室对PIVAS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6.00%与90.00%,差异均具显著(P<0.05)。可见:医院成立PIVAS与对静脉药物配制各环节存在的缺陷问题予以改进,可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15-16.

[2]朱冬冬,李治锋,改良空肠管对减少乐果农药中毒患者反跳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3(2):67-68.

[3]朱勤,杨爱玲,施平波等.对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76-1079.

[4]俞佳,吕良忠,吴越等.基于智能推理机的医院合理用药审核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7): 664-668.

[5]蒋小昇,张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缺陷的安全防范[J].海峡药学,2012,24(7):245-246.

论文作者:陈婷,张亚婷,张晓霞,周玉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  ;  ;  ;  ;  ;  ;  ;  

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探讨论文_陈婷,张亚婷,张晓霞,周玉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