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自增强快车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银行存款论文

中国经济进入自增强快车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银行存款论文

中国经济进入自增强型快车道: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车道论文,实证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增强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受到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的困扰,经济增长率徘徊在7~8%的平台上。但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突破了这一界限,骤然提高到9.1%,2004年第一季度又上升到9.7%,呈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是什么因素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加速,进入快车道呢?它能持续多长时间?怎样抑制当前出现的投资膨胀苗头?本文将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

一、对付世界性通货紧缩要有新思路、新理论、新学派

当前,通货紧缩困扰着世界很多国家,它结束了美国长达10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西欧国家经济至今仍步履维艰,不仅增长缓慢,而且失业率不断攀升,我国也曾经为内需不足而苦恼。虽然最近美国经济开始回升,我国经济甚至出现投资膨胀苗头,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因为世界上至今还没有找到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方法,甚至连通货紧缩的发生机理也没有完全弄清楚。

为克服世界性通货紧缩,经济学各流派纷纷上阵。凯恩斯主义首先出马,主张推行膨胀通货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虽一时见效,但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酿成了严重的滞胀危机,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货币主义对通货紧缩更是一筹莫展,它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要求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虽然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却加剧了通货紧缩。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因此而放弃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代之以通货膨胀率,奉行通货膨胀盯住目标制。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反对政府干预,主张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经济均衡发展。这就使它在通货紧缩面前很难有所作为。供应学派主张以减税等措施来增加供给,这对消除通货膨胀有一定作用,但对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通货紧缩,效果有限。

可以说,对世界性通货紧缩,经济学各流派都已不同程度失灵,需要有新的学派提出新的思路、新的理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界形成一个新学派—消费学派。这个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相同之处是都主张在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时期,政府应该进行干预,设法扩大有效需求;不同之处是凯恩斯学派主张以政府投资来扩大总需求,而消费学派主张以消费,特别是消费信贷来扩大总需求。作为新学派,消费学派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微观基础,说明人们如何利用未来收入来扩大当前消费,克服通货紧缩;其次要构建自己的货币理论,说明通货紧缩是如何在货币领域形成及如何将其化解;第三,构建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模型,说明如何通过调节消费和消费信贷来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1.消费学派的微观基础。消费学派既然以消费为扩大总需求的突破口,它的微观基础就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上,并由此产生新的消费函数理论。通货紧缩之所以会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过于依赖当前收入。由于这种消费(即消费者根据当前收入产生的消费)是要支付现款的,因此我们称之为现款消费。而现款消费具有下降倾向,凯恩斯称之为边际消费递减倾向。由于它具有天然的萎缩性,因此靠它来弥补消费需求不足是很困难的,实际上它正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但消费者不仅有当前收入,还有未来收入。换言之,消费者的收入分为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两个部分。这就为人们利用未来收入来扩大消费提供了可能。对于消费者怎样根据当前收入来消费,也就是现款消费,凯恩斯做了深入研究,指出居民现款消费主要取决于当前收入和消费倾向两个因素,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y;(注: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a为消费倾向,y为实际收入或当前收入,C为现款消费,即:现款消费=当前收入×消费倾向。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公式又可称为现款消费函数公式,它说明居民是怎样根据当前收入来消费的。

对于消费者怎样根据未来收入进行消费,也就是贷款消费,弗里德曼和莫迪里安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居民往往在收入上升时多储蓄一些,在收入下降时贷款消费,以保持消费水平不变。(注:〔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但他们并没有找到居民贷款消费的主要原因,也没有抓住影响居民贷款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居民贷款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虽然贷款消费要支付利息,但它能获得提前消费的好处,所得大于所失,获得最大效用,因此居民愿意贷款消费。贷款消费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个是未来储蓄。居民不可能将全部未来收入都用于贷款消费,他要留一部分来维持未来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只能用未来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也就是以未来储蓄作为贷款消费的物质基础。在储蓄倾向不变的条件下,未来储蓄的计算公式为:未来储蓄=未来收入×储蓄倾向。在假定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未来收入的计算公式是:未来收入=当前收入×未来工作年限。例如,某居民当前收入为1万元,未来工作年限为30年,消费倾向为30%,他的未来储蓄=1万元×30×30%=9万元。

第二个是利率。贷款消费是要支付贷款利息的,它是贷款消费的成本。利息越高,贷款消费成本越大,人们越不愿意贷款消费;利息越低,贷款消费成本越低,人们越愿意贷款消费。上述两个因素构成贷款消费函数公式:

贷款消费=(未来储蓄/1+利率)A

其中A为利率影响因子。从公式来看,贷款消费随未来储蓄的增减而增减;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利率下降而增加。

将现款消费函数公式(即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公式)和贷款消费函数公式合在一起,就组成新的消费函数公式:

消费=当前收入×消费倾向+(未来储蓄/1+利率)A

从新的消费函数公式来看,影响消费的因素有4个:当前收入、消费倾向、未来储蓄、利率。其中消费倾向与未来储蓄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消费倾向下降,未来储蓄上升;消费倾向上升,未来储蓄下降。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既是消费学派微观基础的核心,也是能否以消费来扩大总需求的关键所在。

消费倾向下降造成了两个后果,一个是消费减少,并导致总需求不足,另一个是提高储蓄倾向,并产生倍数效应,大大增加未来储蓄,使居民增强了贷款消费能力。这时,政府或银行降低利率,就会增加贷款消费,弥补现款消费减少所造成的总需求缺口。消费学派所以敢认为在通货紧缩时期,能够扩大贷款消费来弥补总需求不足,其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居民贷款消费的能力有多大,它能填补消费倾向下降造成的总需求缺口吗?举例来看,假定某国有100万人口,人均年收入为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00亿元,每人未来工作年限平均为20年,他们的消费倾向为80%,储蓄倾向为20%,投资需求为20亿元。于是该国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100亿元,经济达到均衡。居民未来储蓄总额为400亿元(即:10000元×20×20%×100万=400亿元)。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储蓄全部用于投资的情况下,居民虽然有400亿元的未来储蓄,但银行已将存款都用于投资,无法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他们也就无法进行信贷消费。

如果居民消费倾向从80%下降到60%,他们的消费就会从80亿元减少到60亿元,储蓄从20亿元增加到40亿元。在投资需求仍为20亿元的情况下,总需求出现20亿元缺口。同时,储蓄倾向从20%上升到40%,居民未来储蓄从4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即:10000元×20×40%×100万=800亿元)。可见,居民贷款消费的总能力是多么巨大,为社会所能提供的消费贷款资金的40倍。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和银行只要适当降低利率,刺激居民增加20亿元贷款消费,就能填平总需求缺口,实现总量均衡。

2.消费学派的货币理论框架。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简要阐述消费学派货币理论的框架。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公式(亦即费雪交易方程式)为:MV=PQ,其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量,即实际参加交换的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Q为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公式左边表示总货币流通量,公式右边表示总商品(包括劳务)流通量,也就是以货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当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消费需求减少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在费雪公式中表现为流通货币M的减少,即有一部分货币退出流通,成为银行储蓄(假定居民将多余的钱都存入银行)。这部分银行储蓄由于没有相应的投资需求,因而成为贷不出去的银行存款,造成银行存贷差增加,经济出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通货紧缩。如果政府或银行通过降低利率等手段,将这部分存款贷给消费者作为消费贷款,就能一举两得:一方面在实物领域增加了消费需求,恢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另一方面在货币领域,使退出流通的那一部分货币重新进入流通,恢复了总货币流通与总商品流通的平衡,经济也就摆脱通货紧缩,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基于此,消费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当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不应增加货币供应量,而应设法将银行存款贷出去,减少存贷差,使退出流通、处于长期停顿状态的那一部分货币重新进入流通。因此消费学派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由存贷差、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组成的复合型中间目标,三者的关系是:银行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控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使存贷差保持在一个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的合理范围。

3.消费学派的宏观经济模型。为了说明政府怎样通过信贷消费或消费信贷来调控宏观经济,需提出一个宏观经济模型:C1+I+C2=C1+S1+S2。其中C1为现款消费,C2为信贷消费,I为投资,S1为用于投资的储蓄,其数额等于I,S2为非投资的储蓄,包括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用于投机的储蓄、出于吝啬嗜好的储蓄、为将遗产留给后人的储蓄,等等。从公式可以看出,由于I与S1相等,因此公式两边是否平衡,取决于S2和C2。如果S2大于C2,则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如果C2大于S2,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只有两者相等,经济才能达到均衡。

S2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政府很难对其施加有效影响。相比之下,C2在一定条件下受利率的影响很大,政府或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利率的升降来加以调节,使之与S2达到相等,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例如当S2大于C2时,降低利率,增加信贷消费;在S2小于C2时,提高利率,减少信贷消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贷消费与凯恩斯主义经济模型中的政府支出有相似之处,即都能在通货紧缩时期,增加有效需求。所不同的是,政府开支的增加是靠滥发货币和财政赤字实现的,因而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并发症。与之相比,信贷消费的增加是靠消费者利用未来收入来提前消费实现的,由于消费者会用未来收入归还消费贷款本息,因此不需要滥发货币,也不会增加政府负担。下面来具体分析消费信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机制——消费和消费信贷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它一旦出现萎缩,将使整个经济因失去动力而陷入困境。我国近年来内需不足,以至不得不靠国债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就是消费需求萎缩造成的。我国消费需求的萎缩可从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看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89年的0.88下降到2002年的0.78;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0.89下降到0.74。(注:赵志君:《通缩、就业与消费》,《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2期。)

我国居民为什么突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呢?原因在于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居民消费遇到了严重障碍。

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主导消费品的转移上。主导消费品是指居民将收入增加的主要部分或很大一部分用来购买的那些消费品。它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它的需求随收入提高而迅速增加,即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由于它决定着居民收入增加部分的主要去向,因此对居民消费趋势有决定性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转移性。某一主导消费品,当其需求的增加随收入提高而由快转慢,甚至减少,也就是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时,它就不再成为主导消费品,让位于新的主导消费品。

恩格尔通过研究居民食物支出变化发现了这一现象。他指出,随着收入的提高,食物的支出经历了3个阶段:先是较快增加,然后趋于缓慢,最后是逐步减少。这准确地描述出主导消费品的变化过程,即当食物的支出随收入提高而增加较快时,它成为主导消费品;在它的支出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缓慢,甚至减少时,它就变为非主导消费品,并且是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非主导消费品。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发现,不仅食物支出有这种现象,其它消费品如轻纺产品和住宅等也存在类似现象。(注: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73页。)这正好反映了主导消费品的历史转变过程:在人类消费结构变化的第一阶段,主导消费品是食物,也就是“食”,主导产业是农业;第二阶段的主导消费品是轻纺产品(包括家电),也就是“衣”和“用”,主导产业是轻纺产业;第三阶段的主导消费品是住房和小汽车,也就是“住和行”,主导产业是住房产业和汽车产业;第四阶段的主导消费品是第三产业产品,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我国由于基本解决了温饱,也就是吃和穿的问题,因而渡过了第一、二阶段。但人均住房面积还比较小,小汽车普及率很低,因此现正处于第三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完成第四阶段,现正进入信息化阶段。

我国进入第三阶段的重要标志是食物和轻纺产品、家电的需求已得到相对满足,因此尽管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它们的需求增长缓慢,很多产品已供过于求。与之相比,住房和小汽车的需求潜力巨大,城镇居民有极大的购买积极性。但住房价格十分昂贵。例如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如果每平方米造价为2000元(这是全国平均水平),房价为20万元。这是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靠现有收入所无法购买的。

于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想购买的消费品,如住房和小汽车,买不起;买得起的消费品,如食品、轻纺产品、家电等又因需求得到满足而不想购买,结果是不得不将“闲钱”存入银行。这就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居民存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消费信贷。从微观来看,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靠他们的现有收入买不起住房,不得不将“闲钱”存入银行。但从宏观来看,这些存款汇集在一起,其数额极为巨大,足可以购买大量住房。如果由银行出面,将居民存款集中起来,先贷给一部分居民(贷款本息可用其未来收入逐年归还),使之能够购买住房,然后再贷给另一部分居民,帮助他们圆住房之梦。如此类推,经过一段时间,全体居民就都能买到自己所需住房。这种方法就是消费信贷。它的最显著作用是帮助消费者以很少的现实收入增加很大的当前消费,产生乘数效应。例如一套价值20万元的住房,如果首付款为10%,消费者只需付2万元就能买到新房,乘数系数为10。正是因为消费信贷能数倍地放大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因此能有效克服我国居民现阶段遇到的消费障碍。

事实也正是如此。消费信贷开启了城镇居民购房大门,使他们改善住房条件的梦想变为现实,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他们的住宅消费需求。我国消费信贷(其中约80%用于住房贷款)余额从1998年的73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669亿元,带动城镇住宅消费从4433亿元增加到8939亿元,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

根据实证分析,(注:赵振全 于震:《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当城镇住宅消费(由商品房中住宅部分的总销售额、城镇家庭总的消费支出中居住部分的支出总额、城镇和工矿区个人建房中住宅部分的总价值三者组成)增长1%时,GDP将增长0.137%。2001年和2002年城镇住宅消费分别增长17.37%和20.32%,并相应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38%和2.78%。2003年城镇住宅消费增长更是迅猛,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2002年,是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9.1%的关键性力量。它的迅猛增长可从消费信贷增加额从2002年的3694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5091亿元,增幅高达37.8%中看出。

城镇居民利用消费信贷购买住房的巨大热情,使企业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因而大幅度增加投资,而盖房所需的钢材、水泥等重要原材料需求剧增及其连带而来的能源、运输紧张又引发新的投资需求,两者合在一起,在我国形成了投资膨胀苗头。

由此可见消费信贷(包括其所带来的城镇居民住宅消费的迅速增长)的作用之大,不仅帮助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而且由于来势过于迅猛,以至出现了需求膨胀,主要是投资膨胀,迫使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抑制。

值得指出的是,2000年美国消费信贷余额相当于可支配收入的80%,而我国仅为18%;2002年我国消费信贷仅占商业银行贷款的8.1%,与美国的40%相比,差距甚大,说明从长远来看,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余地很大。

但消费信贷所支撑的城镇住宅消费能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吗?回答是肯定的。我国现有城镇居民5亿人,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与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60~80平方米相比,差距很大,而小康水平也要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注:赵超:《我们距小康住房有多远》,《中国统计》2003年第11期。)如果5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0平方米,共需增加1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以2000元计算,共产生20万亿元的城镇住宅消费需求,加上其它消费品的需求,足以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10年以上。何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数亿农民将逐步进城居住,其产生的城镇住宅消费需求会更大。因此从潜力来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镇住宅消费的增长会是很快的。关键是如何将它逐步释放出来。

城镇住宅消费的释放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阶段,也是放任自流和无序阶段。由于得到消费信贷的支持,居民购房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甚至出现房价上升,需求反而增加的现象,(注:赵振全 于震:《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有些房地产开发商趁机抬高房价,牟取暴利,过量建造高档住房,出现了炒地皮、层层转包、层层盘剥等无序现象。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有购房能力者主要是富豪、高收入者和一部分中等收入者(即中等收入者中的较高收入者)。估计他们的需求今后还能维持几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时间不会很长。

当上述购房者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城镇住宅消费就会进入第二阶段,以中等收入者和一部分低收入者(即低收入者中的较高收入者)为主的阶段。这是一场攻坚战。要使人数众多的中等收入者和一部分低收入者买到所需住房,政府必须进行适当干预,做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大幅度降低房价(如按国际惯例将70年的土地出让金等改为物业税,可有效降低房价),延长还贷期限,适当降低住房贷款利息,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大量生产中低档住房,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等。

当中等收入者的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城镇住宅消费就进入第三阶段,以满足低收入者住房需求为主的阶段。其特点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帮助他们购买廉价房或租用廉租房。低收入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靠自身力量很难购买住房。但他们作为人,有生存权和居住权,理应由社会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权利。由于他们的人数比较少,即使政府给予补贴,财政负担也不会很重。何况那时我国经济已得到极大发展,完全有能力承担这种责任。

总之,我国城镇住宅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一旦释放出来,在其他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必能将我国经济增长提升到潜在增长率。那么,我国潜在增长率是多少呢?根据经验数据,大约在9~12%之间。我们所说的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其意义就在于此,即在消费信贷所支撑的居民住宅消费和家用小汽车消费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12%,持续时间在10年以上。

三、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自增强机制——城市化

当住房和小汽车成为主导消费品后,居民消费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但仅有住房和小汽车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公路、地铁、城市轻轨等交通设施和商店、学校、电讯等公共设施。这一切构成了城市的总体框架。换言之,居民对住房和小汽车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附在城市上,城市成为现阶段居民主导消费品的主要载体。

于是,在我国第一次出现了主导消费品的增长与城市化相一致的态势,使经济发展方向和市场机制导向都指向了城市化。这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和城市化高潮的到来。而在主导消费品为食品和轻纺产品时,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农业和轻纺工业而不是构成城市要件的住房、小汽车、公路、地铁等,因而城市化进展缓慢。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虽然是靠住宅等主导消费品需求促成的,但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影响范围是全方位的,远远超过后者,不仅能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还能吸引农民进城,极大地增加了城镇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以自我发展、自我扩张的良性循环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自增强机制。

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收入机制。即随着收入提高,城镇居民用于住宅等主导消费品的支出将迅速增加。他们要大量购买住房、小汽车,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市政府也要大力建造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从而形成城市化的第1个推动力,也是最大的现实推动力。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城市面积来扩大原有城市规模。

第二个机制来自第二产业。生产住宅、小汽车等主导消费品,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水泥等重化学产品,这不仅使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学化阶段,而且带来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和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围绕着规模不断扩大的新老企业和企业群,会形成新的人群积聚区,构成新的城市。这是城市化的第二个推动力,它不仅能带动原有城市的扩展,更是催生新城市的动力。

第三种机制来自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人群在城市的大量聚集,不仅增加了对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的需求,而且促进了教育、体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信息业、旅游业的繁荣,从而大大增加了第三产业就业,吸引更多的人在城市聚集,而城市新增人员,又会产生新的住房和小汽车、公共设施等需求,引起新一轮的城市扩张。

第四种机制是城市对农民的巨大吸引力所产生的农民进城热潮。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相对较高的收入和良好的生活设施,特别是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和贫困地区居民向城市集中。他们不仅是建设城市的生力军,还大大增加了城市消费需求,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农民进城有两个重要途径:一个是进城务工,另一个是因城市和工业开发而失去土地的“三无农民”(即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会保障的农民)转为市民。他们人数众多,加上家属,在1亿人以上。对于前者,他们大都单身生活在城市,每年春节像候鸟一样返回农村的家,形成民工返乡潮。应该鼓励农民工全家进城居住,如向他们提供廉价住房或廉租房、市民待遇和吸收他们参加城市社会保障等。这不仅扩大了城市消费需求,而且也减轻了他们原居住地的经济负担和人口负担,可谓一举多得。对于后者,他们失去土地,已不成其为农民,应该算作市民。他们失去土地所得到的补偿应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在城镇买房;第二部分用于购买城市社会保险;第三部分用于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开支,以便寻找工作。如果出让土地的补偿过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应提高补偿标准。这既有利于限制乱占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也能确保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日常生活,维持社会稳定,还能促进城市化。

以上4种动力都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产物,它们起主要和基础作用,形成城市自我增长、自我扩张的良性循环,即城镇居民对住宅等需求的不断增长,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城市人口和就业,带来更大的住宅等需求。如此循环不已,直到我国基本实现城市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推动城市化的第五种力量。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制定全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的整体规划。中央政府应对全国的城市化发展有一个总体规划,确定哪些地区适合于大规模发展城市化,形成几个能容纳数以亿计人口的城市圈和城市带,哪些地区只能适度推进城市化。其标准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的丰欠。南方水资源比较丰富,应该成为我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效率高,收入多,对住宅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是市场机制所自然指向的城市化地区。北方的水资源比较匮乏,只能适度推进城市化。

2.正确选择城市化模式。有的人主张以发展大城市为主,有的人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其实城市规模的大小不应该人为决定,而应该由市场决定。从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大都以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城市带为主。这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结果。大城市和城市群具有很多优势,如生活设施完备,交通便利,人口聚集量大,居民收入高,易于发展第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多等等。因此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人们自然向大城市和城市圈聚集。当然,大城市也有弱点,如贫民窟多,过于拥挤,犯罪率高等等。但这些弊端,通过政府做工作,是可以消除或缓解的,而大城市的优势则是任何措施所不能取代的。总之,城市的发展应该由市场机制,也就是居民自己决定,有的居民愿意在大城市购房,向大城市聚集,有的居民愿意在中小城市购房,生活在中小城市,应该听其自便,政府不能横加干预,更不能人为地“造城”、“造镇”。

3.市政府要积极推进和引导城市发展。市政府不仅要做好城市规划,普查和公布居民的住房需求,以减少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盲目性,而且要为居民提供配套的公共设施和便捷的交通,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四、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

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上升到9.1%,达到潜在增长率,但同时出现了部分商品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认识和掌握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和运行规律。市场机制,特别是价格机制是一种事后调整机制,它只有在供求出现不平衡时,才会出手纠正。因此它对事前的供求失衡是无能为力的,对事后供求失衡的调整效果也因失衡程度大小而各异。由此产生了市场机制的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市场机制的微调性,即微调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代价最小,它能够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状态下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如果市场机制被迫采取剧烈手段,进行大幅度调整,用价格的大起大伏、利率的大升大降来恢复供求平衡,不仅付出的代价高,效率低,而且会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市场机制的第二个特点是事前控制与事后调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由于供求缺口(包括总量失衡下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缺口和总量平衡下的部分商品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两种类型)越大,市场调节难度越大,因此事前将供求缺口控制在较小范围,对市场机制的事后微调至关重要,是后者的先决条件。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事前控制经济增长的节奏,不能一下子提速太快,引起供求缺口过大和结构严重失衡。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提升越快,供求不平衡的程度就越大,经济越无法靠微调来恢复均衡。因此,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增长率时,要一点一点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如每年经济增长率提高0.5个百分点,直至逐步达到潜在增长率;在经济已经达到潜在增长率时,要保持稳定,不能盲目提速。

市场机制的第三个特点是时间性和过程性,即从供求失衡到供求平衡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当供求结构出现不平衡,一部分商品供不应求,另一部分商品供过于求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前者价格上升,刺激其生产者增加供给,后者价格下降,迫使其生产者将一部分资金、资源转向供不应求商品。但这一过程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过程。如果在调整过程尚未完成,例如相对过剩部门的资金、资源没有转移到供应紧张部门,使之恢复平衡,就继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加大供不应求商品的需求缺口,就会加剧供求结构失衡,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一下子从2002年的8%提高到9.1%,由于提速过快,一方面引起能源、重要原材料等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一些相对过剩部门的资金、资源尚未来得及向供应紧张部门转移,并形成供应能力。这就造成了一种复杂局面:从整体看,我国经济没有超过潜在增长率,不存在全面过热,但从局部来看,出现了局部供求失衡和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对此,既不应该惊慌失措,全面收缩,也不能盲目乐观,贸然加快经济发展,而应该一方面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再扩大供应紧张商品的需求缺口,制止物价继续上涨,另一方面集中一部分资金、资源(包括从过剩部门和行业转移的资金、资源)来增加供不应求商品的生产,使之恢复供求平衡。在此基础上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之逐步达到潜在增长率。

具体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像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那样,主要靠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既不是靠政府计划来安排,也不是靠财政政策来引导,而主要靠市场机制,即靠企业根据商品价格的升降来趋利避害,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企业很难准确把握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对整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状况也缺乏全面认识,当某些商品价格上升、利润增多时,它们为获取最大利润,往往产生投资冲动,过度增加投资,引起投资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和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干预,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由于企业投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因此提高利率,以减少银行信贷规模,能有效遏制企业的投资冲动,将总需求控制在总供给的范围内。这就是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通货膨胀时期,总要提高利率,减少银行信贷规模的原因。

我国也应该借鉴这种做法。但我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还不完备,也不成熟,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影响了利率传导效果和传导过程:第一,一些国有企业由于软约束,即使利率上升,也投资热情不减;第二,一些民营企业缺乏从宏观上把握经济的经验,盲目性大,在利益驱动下(如某些产品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即使利率较大提高,也敢冒险投资;第三,存在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它对利率的反应更迟钝。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单靠利率,而应主要靠控制信贷规模(如限定银行贷款数额,提高准备金率等)来制止经济的过快增长和供应紧张商品的缺口扩大。在信贷规模和供求缺口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市场机制就可以发挥微调作用,通过价格的升降,诱使资金、资源从过剩部门流入紧缺部门,逐步缩小供求缺口,恢复平衡。如果政府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增加供应紧张部门如煤、电、油、运的生产,将会加快供求结构平衡的恢复。

当然,直接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只是一种临时和过渡手段,当我国市场经济成熟和健全起来以后,利率就可以取代它成为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之一。

以上说的是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对于通货紧缩或内需不足,政府也应该主要采取货币手段,利用消费信贷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不需要采取财政手段,用扩大政府开支来增加总需求。

总之,在通货紧缩时期,要利用消费信贷来增加居民消费,拉动投资,使经济增长逐步达到潜在增长率;而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就要及时缩小信贷规模,制止银行过度发放投资贷款和消费贷款,抑制物价上涨。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挫伤经济增长势头。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消费信贷的支持和刺激下,我国消费需求(主要是住宅和小汽车需求)是很旺盛的。限制银行贷款虽然会减少居民的贷款消费和企业的投资冲动,但在供求平衡恢复后,放松对银行贷款的限制,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又会重新高涨起来,不仅恢复经济的增长势头,还为前期投资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提供足够的市场需求,不会出现过剩。关键是要准确判断经济发展态势,及时运用货币手段,防止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中国经济进入自增强快车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