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_制度建设论文

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_制度建设论文

浅谈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制度建设论文,加强党风廉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度建设是搞好反腐保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工作。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应该在坚持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全局和宏观上加大力度,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

一、党风廉政制度必须法制化

反腐保廉工作必须法制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方针,也是全党开展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再次强调了廉政建设法制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反腐保廉的法制化,离不开党风廉政制度的法制化。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初步的法制体系,但在反腐保廉方面尚有许多重要的法规如《廉政法规》、《反贪污贿赂法》、《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等还未制定出来。可以说,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远未形成。尽管中央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条例,但由于这些制度没有法制化,因而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实行起来力度不够。因此,只有把党风廉政制度法制化,才能真正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发挥制度建设的根本性作用。

就当前来说,要实现党风廉政制度的法制化必须做到:

第一,抓紧建立一系列重要的法律规范,如《廉政法规》、《反贪污贿赂法》、《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等。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为主体的纪律检查法则体系,以《行政监察法》为主体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党风廉政制度体系等。同时,当前应将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如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转化为法律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制度建设的成果,而且有利于进行反腐败斗争,保证这一斗争健康顺利地进行。

第二,党风廉政制度的法制化必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仅靠一些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不行的,只有将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党风廉政制度,如“办事公开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工程公开招标投标制度”等,上升为行政规章或法规性文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党风廉政制度必须系统化

反腐保廉工作涉及到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党风廉政制度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它不仅包括规范、监督党员、干部行为方面的制度,还包括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程管理制度等)、行政决策制度、办事公开制度等;其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而各项具体的党风廉政制度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只有运用系统的方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及协调好各项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这些制度在整体上的统一性、有机联系和高效率地实现预期目标。要实现党风廉政制度的系统化,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全局性原则。党风廉政制度的内容和涉及面虽然很广,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建立制度的时候,必须从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以此来研究制订各项具体的制度,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关联性原则。各项党风廉政制度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某项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常常会影响或阻碍其他制度发挥作用。就一个单位来说,如果仅有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行为的规范,而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制度,那么已建立的那些行为规范就很难严格执行;就一个地区来说,如果一些部门的制度建设搞得不好,管理混乱,不正之风严重,就会冲击和影响到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制度建设,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单靠某些方面的制度达不到好的效果,必须要从制度的整体作用和相互联系出发,建立健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制度,如预防犯罪制度、约束制度、监督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和奖惩制度等,才能达到整体的效果,逐步形成反腐保廉的良好机制。

第三,实践性原则。这实际上是要求制度建设必须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制订的制度脱离实际,只有抽象的原则,不具体,那么这样的制度就仅仅是“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的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实践性原则是制度建设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三、必须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是一项治本措施。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建立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有效地遏制领导班子内部腐败问题的产生,提高其成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从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其线索绝大多数来源于群众的信访举报,而通过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或批评和自我批评发现、揭露出来的则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是相当薄弱的。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各个单位和部门都应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建立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做到执行纪律、制度有人管,违反了纪律、制度有人抓,存在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特别是对党中央制定的党内监督五项制度一定要认真贯彻和执行。

第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权力的滥用和失去制约是产生腐败最根本的原因,“权钱交易”是腐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作为监督制约机制的核心。应对权力的获得、权力的运用和权力的运行结果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加强上级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委员会对政府及其权力的监督。上级领导机关应定期对下一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运用权力的情况进行检查,以“权力制约权力”,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和处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也应加强对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法律监督,通过组织视察、质询等办法,发挥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

第三,加强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监督部门的职能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监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四,坚决依靠群众,强化外部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一般都应公开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各“窗口”和服务部门都应淡化权力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向社会的承诺制度,并广泛公之于众,自觉接受评议监督。

第五,支持和加强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对一些重大的违法违纪案件、影响比较恶劣的案件和顶风违纪的案件,应有选择地公布于众,以震慑腐败分子,振奋民心。应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勤政廉政、一心为公的先进典型,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标签:;  ;  ;  

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_制度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