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看主题作文的发展趋势_高考论文

从2003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看主题作文的发展趋势_高考论文

从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特点看话题作文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文题论文,话题作文论文,全国高考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1999年材料作文退出高考舞台之后,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是为广大考生所熟知的话题作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话题作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命题思路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同往年并无区别,继续采用了三个体段:出示材料,解说材料引出话题,提出写作要求;命题材料也同前两年一样,采用的是一则寓言故事;命题思想上,它继续延伸着由理想向现实的回归这一思路。1999年的“假使记忆可以移植”和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两个话题作文为中学作文提供了活跃思想、放开思维的全新思路,但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了一些,2001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则又从理想拉回到了现实;命题内容上,它继续关注社会生活,关注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写作要求上,它继续实行“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总之,今年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往年话题作文的成功之处。

二、话题材料的限制性

自1999年的“假使记忆可以移植”作为话题作文出现以来,试题的限制已降低到了最小的限度。入题宽松,场景开阔,行文自由,这就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2000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和2001的“诚信”仍沿用了这种命题方式。

高考作文毕竟有很强的选拔功能,随着考生对话题作文越来越熟悉,这种缺乏限制的作文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考生将一些佳作改头换面,移花接木,便成了高考作文,而且还取得了较高的分数。这样做,既破坏了高考命题的严肃性,也失去了高考选拔的公正性。于是,从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有了明显的限制。这个话题,外圈是“选择”,内圈是“心灵的”。这就是说,考生所写的选择的事件,都必须有内心的活动,思想的参与,精神的指引;都必须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让隐秘的内心站出来抉择。

今年的高考作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限制。话题材料引用的是《韩非子》中“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局限在“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内。与前两年相比,“诚信”这一话题仅仅是一个概念;“心灵的选择”则是一个偏正短语;而今年的话题是由两个偏正短语组成的一个并列短语,而且要求写出两者的辩证关系。显然,考生写作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这样做对抄袭之风肯定会有所遏制。

三、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任何作文都涉及到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一个社会都要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引导,高考作文这样备受社会关注更要注意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在注意这个问题的同时,又应该与时俱进,又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的前提下承认和尊重一些新的道德观念,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些传统的价值观。

2001年的命题材料中涉及到的“健康”“美貌”“机敏”“诚信”“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话题,追求任何一方面都不应该算成错误。但事实上那年高考凡是考生没有选择“诚信”的,得分都很低。2002年的命题材料是一名登山者在暴风雪中遇到一位“快冻僵”的人时所面临的生死抉择。最终,登山者做出了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利他性”选择。这个话题明显地限制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即在任何时候所作出的选择都必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道德、有益于他人,对考生而言,实际上已无任何选择的余地。这样做,纯粹是把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强加于考生。

今年的高考作文,虽然命题上做了一些限制,但给学生立意的空间却大大拓展了。“诚信”的立意只能在道德底限上写,“心灵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倾向性,而今年作文虽然在材料中提到了感情的亲疏对人正确判断事物的真伪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写作要求上,却未对考生在价值取向上作任何限制,学生可以从感受、认识等多方面、多角度立意,材料绝不碍手碍脚,越俎代庖,束缚考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四、话题作文的命题走向

1、发展个性,鼓励创新。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尊重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最深刻的变化就在于淡化了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教化的主观倾向,凸现了考生的精神体验,充分尊重了考生的主体地位。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积极的思想立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有首先尊重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营造出和谐、宽松、民主、开放的作文环境,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敝开心扉说真话,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以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发自得之见,激自在之趣,从而写出富有新颖独特之见的佳作来。从今年高考命题的变化来看,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应该是今后命题的一个方向。

2、关注现实,人文互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一直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围绕人的品德意志、人的价值观念、人的感情取向等方面命题。如果说前两年的高考作文还有把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强加于人之嫌的话,今年则“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是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生命内涵相统一的,是与学生的人文素质息息相关的,因而我们应大力推行作文与做人的人文互动,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这方面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这同样也应该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

标签:;  ;  ;  ;  

从2003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看主题作文的发展趋势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