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机构分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_科学论文

我国科研机构分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_科学论文

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分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研机构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立科研机构是指由国家(中央政府)建立并资助的科研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科学院、研究中心、中央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他们是实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主要生力军。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国立科研机构在科技资源配置及科研绩效产出方面的评价,有些国家已经把评价形成了制度。特别是1993年美国政府出台的《政府绩效成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GPRA)将科技评价工作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我国在对国立科研机构的评价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处于探索阶段。2003年,国家科技部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条款中进一步明确了对研究开发机构的评价办法,为今后开展机构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试从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评价实践并结合分类评价的理论阐述作者的认识。

1 分类评价的理论依据

分类评价是依照评价主体的意图对评价对象先分类再评价的过程。在分类评价中,正确的分类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首要前提,直接关联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1)事物性质的异同是分类评价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

人类的社会活动是自然界中的主要活动,以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同需求及特点和范围为划分依据,有学者认为可将人类社会活动划分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三大领域,科技活动隶属于经济活动的范畴,它的产生和存在源于和依赖于人类的生产经验,它与人类社会从事的其它类型活动的目的及研究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最初的科技活动的目的出于科学共同体及科学家个人对科学的执著和爱好,直接目的是增长人类的知识;往后科技活动就和社会生产有了更多的联系,服务于经济增长。而精神活动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其次,由于现代科学知识具备“自生殖能力”,如半导体研究、激光研究、核物理研究等完全是由科学的自身结构所产生。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当时科学选题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促进了众多学科门类的形成。不同层次的学科门类结构系统,发挥着不同的认识或社会功能,也造成了不同的价值标准。按照科学结构学的观点,科学的门类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所构成。每一类科学本身,又由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所组成。现代的科研机构,基本上是由不同学科构建的,它们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地学、技术以及管理学等等。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但又有本质差异的。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应采用不同内容的评价。

2)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是分类评价的另一重要依据。

随着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对科学的需求,社会需求拉动了科学研究这一长链,导致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科技活动类别的分化,构成了从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整个一个系列。“科学—技术—生产”体系揭示了人类从认识自然,揭示物质运动规律到为人类生活提供基础科学支持,再到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的全过程。从中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服务对象不同,而且科学与技术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上,地位和作用都不相同。科技活动具有多样性和不可比的属性。人类对科学活动的发展规律及特性认识得越深刻,就愈清楚地发现不能用一种模式和标准来评价科学活动所产生的科学价值。

分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按评价的价值需求形式分类、按评价系统整体性分类、根据评价系统构成要素分类或根据评价的动态过程分类等等,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分类都必须遵循分类的一般规律,体现以上两种分类的基本原则,最终达到评价目的的要求,实现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标准。

国立科研机构是从事科技活动的主要载体,科技活动的复杂性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对科研机构的分类评价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国立科研机构的分类,其实质就是先划分评价群,将具有同质、可比性的评价群划分为一类,不同质、不可比的则不能归为一类。而划分评价群的最本质的思想就是以科研机构的性质及发展过程为出发点。

2 中国科学院分类评价的两次实践

1)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第一次分类评价。

1997年,为了应对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中国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研究所“定位、认定”工作,从下属的123个研究所中遴选了80个研究所给予重点支持。本次评价的目的在于使研究所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不断优化科研队伍、在竞争中求发展,使国家的科技资源配置最优化。根据中国科学院加强机构调整的指导精神,依据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将进入国家科研基地的80个研究所分为三类:基础研究类研究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类研究所,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研究所。这是中国科学院对下属研究所的第一次分类评价。

①第一次分类评价实施的主要原则。同类型可比原则。同类型可比原则根据同类事物具有可比性的属性,是分类评价中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项目评价和机构评价中被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作为综合类型的国立科研机构从事的科研活动的范围较广,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虽然这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成果所产生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其次,即使具有同类价值导向的创新体系,学科的差异也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标准和方法,不可能用同一指标来描述。以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三种类型来划分研究所,为研究所分类评价的正确进行奠定了基础。

不同类型研究所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由于对当时中国科学院所属的123个研究所有了一个正确的分类,就可以根据分类的不同类型组建不同的评价体系,得出不同类型的评价排序。

强化定量评价,评价方法要做到科学合理。在分类评价中,根据当时情态,进一步强化了定量标准,权重的设置以政策导向为主因。评价结构的排序无论是综合指标还是单项指标,都按名次排列。随着评价工作不断深入,对评价的支持系统进行了完善,也加强了评价指标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规范化。

②第一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研究所分类评价中,对基础研究型研究所的评价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科研绩效的创新性,一是研究成果要向国际水平看齐。基础研究工作以国际水准为测量尺度,强调了科技论文和专著是基础类研究所成果产出的主要形式,权重设置较大。提高了发表论文的档次,特别是被《SCI》收录的文章,尤其注重了论文的引用价值。在对被《SCI》收录论文的评价中,第一次加入了论文影响因子。科研成果不仅瞄准了国家科技奖,也注重研究所在国际上获得的荣誉。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引进了国际科学人才的指标,鼓励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入国际学术组织、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会以及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任职。

对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型研究所的评价在注重科技论文、科研成果的同时,注重了包括专利在内的经济效益。专利是具有国际统一标准的一种评价指标,是知识创新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对专利的评价中,指标中包含了专利的申请、专利授权和专利实施。目的是激励研究所凭借本单位的科技创新实力,使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同样是高技术类研究所评价的重要内容。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型研究所不同于基础研究类研究所,也别于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类型研究所,它除了具有科研和人才培养功能以外,社会效益是体现这类研究所特点的重要指标。目的是引导研究所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咨询报告,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③评价结果的表达。分类评价结果采用了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加权评价法。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的结果表达采用了以分值排序的形式,采用分值排序的目的是可以使研究所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同类研究所中所处的位置。分别采用单项指标得分及总分排序的方法,使研究所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2)新时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分类评价。

1998年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成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继而开展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评价,这是中科院第二次研究机构的分类评价。

2002年,按照中科院院领导提出的“以重大创新贡献为根本”、“质重于量、分类导向”的评价原则,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评价体系是在以科技创新贡献为核心的基础上构建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分类评价作为总体评价的组成部分由基础研究系列、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系列、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研究系列及产业化系列四部分组成,目的在于引导研究所以四项工作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科研特点努力做出创新性绩效。知识创新试点单位的分类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所绩效评价,它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要求研究所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向国家承诺的科研任务并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因此,新时期分类评价的设计思路是以知识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为出发点,根据国立科研院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贡献的目标,通过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评价导向。

①第二次分类评价的评价原则。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评价的根本性原则。目的在于引导研究所紧密围绕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与世界科学前沿进行有机结合。大力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性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强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迎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使我国在一些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上的研究水平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价值导向原则。价值导向原则是以不同类型的科技工作的价值取向为出发点,引导研究所在战略性科技创新方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出发,以所解决的科技问题在战略意义上的作用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基础性研究工作方面,注重基础研究的科学意义及研究水平,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和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础性工作;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应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质重于量原则。高标准评价是重质量评价的具体体现。采用高标准评价,一是引导研究所在科研工作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二是鼓励研究所不断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围绕国家战略目标,以世界前沿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努力方向,并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研成果。

②第二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特征。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分类评价体系将中国科学院当前的四个主要工作重点作为一级指标,是为了积极倡导研究所从自身的功能定位出发,锐意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体系突出了分类评价的重点。基础研究工作的评价重点是原始性创新和研究水平,其成果产出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科技论文及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励上。发明专利、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及标准制定是战略性科技创新工作即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主要绩效指标,评价重点是针对研究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解决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研究所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应表现在成果转化方面,因此,成果转让及研究所在其控股、参股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产业化工作的主要指标。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研究所应能够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重大咨询建议,同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为国家领导人和中央部委提供咨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③评价结果及主要结论。知识创新试点单位分类评价的评价结果,从整体上反映了中科院研究所在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中的绩效与基本状态,特别是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发展状况良好的态势。评价结果受到80多个研究所的高度重视,为中科院领导和管理者进行宏观决策及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和部分依据。

3 国立科研机构分类评价的探讨

1)欧美国家对科研机构的分类评价。

欧美国家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已有较长的历史,为我国实施机构评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美国、德国、日本在对科技机构的评价中,在共性的基础上保持了各自的特点,但无论是以研究所的功能设置及促进科学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还是对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考查,对科研机构的分类完全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OECD对科学研究的性质划分的,并取得了良好的评估效果。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启动的对国家实验室的评估,是分类评价的重要实例,主要针对能源部所管辖的重要国家实验室,学科领域是能源,级别是国家级研究机构。历时一年多,其评估结果影响了美国若干重要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德国的马普学会和弗朗霍夫学会下属的研究所分别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由于研究所从事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评价目的及评价指标的设立完全按科研工作性质进行了区分。马普学会对研究所的评价主要包括:对研究所的作用和工作进行评价(包括研究理念、成果、发表的论文等),并和国内与国际标准相比较;研究计划和人员结构是否合理;经费来源合适的比例;研究所内部合作、与其他研究所合作以及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情况等等。而弗朗霍夫协会的研究所则更注重:由科技界公认的科研能力;通过为政府和企业进行合同科研取得的经费情况来检测研究所的市场成就及企业能力;经费收入来源的适当比例;以及专业化合作状况。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属的从基础到应用开展多样化的研究的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主要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该机构实施的国际评价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对研究所理事会的领导方针及研究所的整体研究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同行评议。

2)国内科研机构分类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正处于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和发展时期,对科研机构的评价无疑对科研机构特别是国立科研院所向国际化水平迈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国在科研机构的评价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正确使用评价方法,使评价体系的设立符合新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律,避免评价工作对科学研究产生负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评价及研究所评价是我国科研机构评价的一个较成功的案例,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首先,我国的科研机构还未开展过正式的国际评价,众多的科研机构基本上采用的还是自我评价和工作检查的方式,自评虽然在短时期内能够促进研究所的工作,但从国家宏观科技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自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的标准仅限于评价主体的需求,许多方面未能与国际水平衔接。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不断加强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的今天,对研究所的评价导向应以加快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步伐,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为方向,评价标准更加突出国际性和开发性。再次,虽然我国在科研机构评价中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同行专家的选择上仍然存在较明显的问题,突出的一点就是评估专家的选择有较明显的局限性,一些专家虽然是同行,但绝非实际意义上的小同行专家,专家总量和各类专业的专家数量都呈现不足。第三,目前我国采取的分类评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服从科技改革的需要,不同形式的分类评价在研究所不同时期发展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最为本质的分类评价还是以科技活动的不同性质进行的划分。在这一点上,国外许多著名的科研机构评价案例为我们的结论做出了印证。

标签:;  ;  ;  ;  ;  ;  

我国科研机构分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