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锤子”买卖,赚取诚信管理“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把锤子”买卖,赚取诚信管理“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锤子”买卖挣一口诚信经营“财”长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锤子论文,诚信经营论文,长久论文,买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几年前,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乡西李埠村就因家家户户经营鸭鹅毛而远近闻名,鼎盛时期全村200余户几乎全部从业,户户都是一家经营部,经营户通过自己的收购网络大量收囤整个北方地区的鸭鹅毛,经过简单的初加工后再批量销往南方市场,经营利润十分丰厚。1990年前后,每天从西李埠村进出的鸭鹅毛可达几十吨,每户一天挣千儿八百的稀松平常。好景不长,手中钱袋子的快速膨胀使经营户变得麻木起来,他们没有做大做强这项“软黄金”生意的打算,而是纷纷琢磨起了坑人的“歪点子”。于是,打包的鸭鹅毛里有了砖头瓦块,有人甚至想出了把鸭鹅毛放在淤泥中揉搓增重的点子。结果当然是自断财路。使原本日进进买卖迅速走向了末路。至1998年前后,西李埠村的鸭鹅毛生意彻底‘黄“了,天南海北的购销客户绝了迹,经营户个人压货赔钱犯了愁。

这两年,西李埠村一直也没有找到好的致富门路,看着村里闲人越来越多,村干部们决心重整旗鼓靠诚信经营,再兴鸭鹅毛购销大业。围绕重建经营信誉,村里请来司法、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专业人士为村民“洗脑子“,同时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对照剖析“一锤子”买卖的沉痛教训,组织开展了“从每人重机关报赢得一个客户做起”,村“两委”干部、经营户带头实践,他们分别主动自费同天南海北的老客户联系,先诚心诚意做检讨,再请人家来做生意续前缘,并请他们把这种转变承诺传递开去。村里还把诚信经营写进了《村规民约》,并成立了行业经营协会,在全村群众中牢固形成了诚信经营“财”长久的共识。去年3月份,安徽客户潘老板第一个重返西李埠,次后半年内接连来了十几趟,经营收入颇丰。接着江苏、河南、福建、浙江等地老客商也纷纷重又来到西李埠,用他们的话说,西李埠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刚做买卖时的样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如今,西李埠村“黄”了多年的鸭鹅毛生意又“火”了起来,日交易量达十几吨,村支部书记、经营大户冯维廷说:“过去俺的生意‘黄’就‘黄’在不讲诚信上,又今天又‘火’也是‘火’在诚信上,真是一步诚信两重天啊。

联系电话:0531-2972135

“一把锤子”买卖,赚取诚信管理“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