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对于建筑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在现阶段的发展下,建筑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成长。但是,往往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难度大、实际施工困难、整体的建设周期较长,导致安全管理方面出现隐患。而BIM技术的出现,是对我国建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推动力,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出详细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安全;应用
引言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的人、物、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然而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工期时间的延长、建筑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参建单位的增多,工程建设的信息量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仅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措施已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安全管理。BIM技术因其拥有可视化、共享性、动态化、参数化、可模拟性等特征,已在工程建设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1、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于人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隐患,从小就在培养的安全知识让人们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才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人生安全、财产安全、上班工作环境安全。工程施工地门口会有一副对联: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都体现出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的工程负责人对团队的重视性。但是由于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不严谨和规模技术等问题的出现,新颖的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庞大繁琐的信息化专业系统,这就使得比较传统腐旧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与压力困难。这类的质量问题的出现从各种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上班模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进步,很多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一些互联网技术来完成,这种技术从各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直接使用管理技术可简化管理者的工作为工程的创始方节约工程成本,简化工程的工作量,缩短工程所浪费的时间。做到正在程度上的简单、便捷、快速与方便。调动了工程不同层面阶级的工作活力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得他们用心工作和投入工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才得以更流畅的进行与发展下去。
2、BIM技术的特点
2.1、动态化
由于BIM技术是将大量真实数字信息进行集合的载体,各个信息之间相互关联,一旦某一元素的参数改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体数据的关联性。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动态输入数据的网络平台,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对实际现场的操作进行动态化的检测,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2.2、可视化
利用BIM技术所建立的模型在建设过程中的意义重大,能够让设计者和参与者进行清晰的沟通,整个工程的实际施工也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互检测,便于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从而尽可能的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预知性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便于先关从业人员随时监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对于相应的工程预算做出及时的、合理的调整。再出现超标或者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醒目的报警色和声音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使得建筑项目的经济预算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控制。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基于BIM模拟分析的施工场地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规划,在材料、机械进场前对材料堆放场地以及机械停靠位置等进行BIM模拟,合理布局和规划。通过BIM模拟和碰撞,找出施工场地内放置机械数量,进度计划及成施工本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模拟和碰撞发现大型机械活动范围与周边物体的碰撞,减少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根据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严重程度,结合项目使用需求整体规划,对场地设施、机械、临时建筑和人员进行调整和布置,进一步优化平面布置,加强过程动态管理协调。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场地布置都预先进行BIM优化分析,防止出现加工场地搭建不合理、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场地困难或者装运过程费时,功效降低的情况。BIM模拟还可以对堆放的主材(钢筋、钢管扣件等)进行场地优化,减少二次搬运的次数,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
3.2、对场地实现立体化的规划建设
我国过大的人口密度,导致在一、二线的城市出现了建筑物密集化分布的态势。土地资源的有限对于新建建筑的空间批复就变得极为狭窄,对于各个类型区域的设计布局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借助BIM技术能够将各类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避免由于相关数据的错误处理带来空间位置上的精确性误差。从而对空间实现更加高效的利用,达到合理的布置要求,营造出美观的效果。
3.3、基于BIM的专项方案优化
在城市中心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总会存在场地狭小,并受周边建筑和设施的限制,需要利用BIM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优化和筛选,从而降低安全风险。例如在狭窄的既有建筑缝隙吊装钢结构,基于BIM的优化分析,对钢梁进行合理地分段,从而减少汽车吊的吨位,并且减小了汽车吊压溃原有地下室顶板的风险;通过BIM的优化模拟,塔吊、汽车吊同时使用过程中工作半径、覆盖区域、危险范围等因素,可通过BIM-4D模拟进行合理排序从而避免安全隐患。钢结构吊装专项方案优化后,既推了进施工进度,又保证了施工安全。
3.4、基于BIM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BIM-4D虚拟施工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传感器创造一个融合视觉、听觉、触觉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操作者沉浸其中并与之交互作用,通过多种媒体对感官的刺激,获得对所需解决问题的清晰和直观的认识,虚拟建造提供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施工操作说明书”,可为分包商或工人进行开工前的培训,或为工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实际操作失误。传统的安全交底,通常为安全负责人现场督促现场工作人员,由于现场工人的接受程度有限,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施工段,无法深刻地理解并且记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基于BIM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通过现场的BIM工作室将危险源在模型上进行标记,安全员在现场指导施工时,可以对应模型上的位置,查看现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地下工程施工前,通过BIM虚拟环境查看即将被建造的要素和相应的设备操作,使工人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源,使得任务能够更快更安全地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和科技腾飞的阶段,建筑行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提升相应的监督技术,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其余的建筑安全隐患,促使各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在符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为工作人员、机械设备、使用材料、生产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状态,经常自检,从而不断加强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2]张庆星.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8(06):76.
论文作者:原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场地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