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的所有经济关系都是看一篮子次级债券吗?_经济论文

中日两国的所有经济关系都是看一篮子次级债券吗?_经济论文

中日经济关系全看一篓子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篓子论文,中日论文,全看论文,关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与中国大陆从22年前建交至今,以日本的经济援助为轴,双方一直维持着相当平稳的关系。随着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市场开放的扩大,以及日本企业肇因于日元升值不得不大举移往海外,日本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可望更趋密切。

1989年6月4日北京政治风波之后,首先打破对中共经济制裁,恢复经济关系的工业国家就是日本。双方关系的主轴——日元借款,在去年年底刚决定,到2000年为止借款金额为5800亿日元。显见传统的日中关系型态将会持续且加强下去。

从去年到今年初,日本的巨头政治家如前首相竹下登、前副总理后藤田、藏相武村等相继访问北京,他们带着贷款与经援的支票,想与北京加强关系,这些动作多少被认为是日本为了后邓时代而布局。

日本政府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官员表示,日本所以对中国大陆极为用心,是因为日本与中共交流量非常大,而且非常重要,中共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思想观念、法令制度仍跟不上世界,但是与20年前比起来已有很大的改善,日本希望中共能维持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政治、社会的安定。

日本外务省官员说,中国大陆目前虽有地区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导致改革开放的脚步稍微放缓,但是改革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由于中国大陆迈入市场经济已有十六七年,在后邓时代中,领导集团不可能加以扭转及改变,至于小幅度的调整可能会有的,但绝不会引起路线上的斗争。眼前日本只期待大陆以安定为第一,尤其是应将通货膨胀控制住。

日商对大陆投资剧增

在日本企业纷纷出走海外之际,日本政府对企业前往中国大陆投资,究竟是采取中立的立场,或是采取鼓励的态度,日本通产省一位官员认为,“或许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吧!”“基本上政府总是关切民间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及经营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但是一旦对于某国或某地区的投资过于庞大集中,或是该地区出现问题导致风险增加时,日本政府也会提醒企业多加注意。”

询及在大陆投资的日本企业经营情况如何,该通产省官员表示,日本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因为有长、短期计划的不同,因此目前尚无有关日本企业在大陆是否获利的统计。不过日本通产省对于企业在海外投资也有一些认为不能不慎重的考虑,因为海外投资过多,会导致国内产业空洞化及就业问题,通产省不仅掌管贸易(通商),同时也负责日本国内产业问题。

日本在1994年是对中国大陆投资热潮升至最高的一年;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和美国一样,到1990年为止均相当慎重,每年不过数百件投资案,但是从1992年起,美、日均一举剧增为数千件。日本经团联在1993年4月设立亚洲部,而于同年4月设立中国委员会,经团联对所属会员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企业均认为中国大陆是日本对亚洲投资之最重点国家,而且中国委员会在1994年提出报告书中,介绍日本驻北京公使松本说的话指出:“目前中国的人均GNP为370美元,但是换算为购买力则超过1000美元,如果以每人1000美元来计算,则有12亿人的中国的GNP达1兆美元,居世界第3或第4位,7%的成长率如果能持续10年,则市场规模可达2倍……”中国市场若以购买力换算则有1兆美元的GNP,这番话丰田章一郎在1994年也一再提起。

不过到了今年,日本企业对大陆一头热的状况已有改变,丰田章一郎也表示,他觉得中共连续数年超过10%的成长,导致经济过热现象,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安定,因此他希望中共能维持10%以下的经济成长率,并全力控制通货膨胀。

日元升值外债难偿还

除了通货膨胀之外,日商岩井常务董事兼中国、俄国及东北亚地区总支配人吉田进表示,现在对中国大陆投资也已出现其他问题,例如:(1)中共经济成长过快,导致原材料供应失衡,以及铁公路、港埠、通信、能源等基础硬件设备不敷所需,因此进入调整期;(2)在调整期中出现许多无法预期的问题,如开征土地增值税。此外,一些原可自由出口的商品,突然被指定为“战略物资”而必须要有出口许可,许可又得透过招标;(3)中共以金融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日本企业无法从当地银行取得借款,因此日本企业最近已放缓大陆投资的脚步。

经济成长过热及高通货膨胀率的中国大陆还有一项困难,便是不容易忠实履行对外债务的偿还义务,因此今年1月底在瑞士一个国际经济会议中,德国银行的高官对中国企业滞还外债强烈不满。德国银行的不安,其实也就是日本的不安,尤其中共向日本所借的都是日元借款。今年1月日本藏相武村访问北京时,中共便以日元升值为理由,表示要偿还日元借款十分艰苦,希望能变更偿还方法;最近日元再度暴涨,中共更是再三对日本叫苦。

双边贸易成长率惊人

据吉田进指出,日本对中共提供的日元借款中,只有三成的相关工程计划是由日本企业承包的,其他则为他国企业或中国当地企业承包,日元借款并非如外界想象地回馈日本企业。

虽然日本政府并未对日本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进行鼓励,但是日本企业都是跟着政府而行动。因此当北京政治风波发生2年后,日本政府重行对中共开拨日元借款时,日本企业便大举跟着去投资。日本商界认为,日元借款已成为日本企业发展中国大陆经贸关系的风向球。

日本前外务大臣、现任众议员的柿泽弘治便证实这样的观点,他说,日本政府对中国大陆提供3年80亿美元的援助,充实大陆基础硬件设备,对于民间企业投资是很重要的心理上的鼓励。

投资之外,日本与中共的贸易量也随投资增加而增加,1991年以后每年双方贸易成长率在25%至30%之间,速度十分惊人,虽然这种高成长率不会永远成长下去,但是据研究机构预测,今年双方贸易额可能达500亿美元,而2000年甚至将达1000亿美元。如果日中贸易量真的达到1000亿美元的话,则日中贸易将由目前在日本贸易总额中占6%的比重,倍增为12%,这种趋势也是迫使日本将愈来愈重视中国大陆的原因。

(台《中时周刊》)

标签:;  

中日两国的所有经济关系都是看一篮子次级债券吗?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