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伍安平

娄底市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患者行以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38例患者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FEV1之外,研究组PaO2、PaCO2、FVC、FEV1/FVC、MIP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死亡率比较高。而呼吸肌疲劳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患者通常会出现可是、喘息、胸闷、乏力、气短、胸闷、易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治疗[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所选患者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33岁,年龄均值为(50.2±8.3)岁;研究组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4岁,年龄均值为(50.3±8.4)岁;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疗法治疗,主要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呼吸肌康复训练等。其中呼吸肌康复训练内容如下:指导患者左手置于上腹部,右手置于前胸部,在呼气时使腹部下沉,并用手指稍微向上抬起膈肌,呼气过程中,上腹部用力与手指的压力对抗,使腹部慢慢隆起,开展坐位训练、卧位训练、立位训练,训练期间注意经鼻吸气,并缩唇呼气,每次训练时间为15分钟,每天3次。1个疗程为20天,持续治疗3个疗程。

研究组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基于常规疗法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①口服中药汤剂。药方组成包括铁扫帚30g、黄芪30g、桑寄生20g、人参15g、山药15g、白术10g、陈皮10g、麦冬10g、柴胡10g、升麻10g、炙甘草8g,加水煎服,取汁400ml,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②隔姜灸与虚喘膏穴位贴。选择两组穴位进行交替灸,每个穴位灸2次,每天1次。第一组穴位包括膻中穴、定喘穴、肾俞穴、脾俞穴;第二组穴位包括气海穴、足三里穴、肺俞穴、关元穴。隔姜灸后,在穴位贴敷虚喘膏,虚喘膏组成包括黄芪300g、山药250g、白术200g、党参200g、黄精200g、补骨脂200g、细辛50g,每次8小时,每天1次。1个疗程为20天,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后的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比值)、MIP(呼吸肌力)进行分别测定。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检查结果判定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均消失,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哮鸣音消失为痊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哮鸣音改善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肺部哮鸣音得到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肺部哮鸣音无改善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68%,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呼吸肌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除FEV1之外,研究组PaO2、PaCO2、FVC、FEV1/FVC、MIP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呼吸肌疲劳治疗中,西医以无创正压通气疗法为主,但由于此种治疗方式费用高,且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治疗依从性低,因此需要对治疗依从性高、费用低的方式进行探索,这也成为医护工作者研究的主要问题[2]。在此背景下产生中医综合疗法,其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中医疗法结合起来,基于辩证论治原则和整体观念的指导,通过最简单且最协调的方式进行组合,将中医扶正祛邪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将多种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科学原则即为中医综合疗法[3-4]。在呼吸肌疲劳患者中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纳入喘证、肺胀范畴,稳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气短、消瘦、咳嗽、咯痰等症状。本次研究中,通过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常规疗法作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除FEV1之外,其他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呼吸肌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综合疗法的效果显著。在本次中医综合疗法中,口服中药汤剂可以清肺润肺、健脾益气、止咳化痰,隔姜灸可以健脾益肾,穴位贴敷可以通经络,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则可以起到相互作用效果,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可以使患者呼吸肌疲劳得到有效改善[5-6]。

结语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行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叶建军,蔡雪贞.观察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8,01(13):53-55.

[2]曹国虎.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08(25):90-91.

[3]魏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7,09(17):30-31.

[4]朴铁花,蔡鸿彦,席中原,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2(93):146-147.

[5]赵登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28(08):52-53.

[6]高明谦.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01(08):101-103.

论文作者:伍安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伍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