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周艳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周艳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 2254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中选取1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2例患者探查活检,2例患者部分切除,3例患者联合脏器切除,8例患者完整切除;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由于手术后合并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肺部严重感染,1例患者严重出血。结论:对于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而言,手术难度非常大,围手术期内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尽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15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

1.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中选取1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7.4±2.6)岁;患病时间2个月-3年,平均患病时间(1.1±0.9)年;肿瘤直径9-20厘米,肿瘤平均直径(11.5±3.3)厘米;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消瘦、贫血、发热、腰痛、腹痛腹胀以及脏器受到压力而产生的一些临床症状,如下肢负重、大小便困难等,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部包块。使用磁共振成像、CT、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阳性率为100%。15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探查活检,2例患者部分切除,3例患者联合脏器切除,主要包括脾、肾上腺、肾、结肠等脏器,8例患者完整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1例患者由于手术后合并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肺部严重感染,1例患者严重出血。

2结果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评估及心理疏导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通常都是恶性,具有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难度较大、浸润范围广等特点,并且治疗效果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内,我国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通常为35%左右。由于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的部位比较特殊,并且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都是肿瘤存在一段时间后或者患者身体器官感到压迫时,才被发现。当患者到医院就诊时,肿瘤体积已经比较大,并且和大血管、胰腺、肾上腺、输尿管、肾脏等人体器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时通常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密切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肿瘤周围毗邻及外侵情况,肿瘤与腹腔内主要血管及脏器的关系,以便手术后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解释手术是根治腹膜后肿瘤的最有效途径,告知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耐心细致地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及健康指导,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营养护理

通常情况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体质较差,具有体重下降、发热、贫血、纳差等症状,但是手术后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导致的创伤较大,所以手术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食物,加强营养支持,根据化验和体检的结果,为患者提供输血、输液等支持治疗措施,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术前准备

除常规的术前准备以外,还应指导病人练习胸式呼吸及有效咳嗽及排痰的方法。对有合并症的患者如糖尿病及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予以相应的护理。对行特殊检查及治疗的患者须给予对症的处理。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及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予心电监护持续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低流量吸氧24-48小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在于肺部的预防感染措施是否到位,由于患者的年龄、腹部切口的疼痛、卧床、气管插管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等原因,导致患者手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感染,所以术后必须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护理人员要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适当使用化痰药物和抗生素、鼓励患者积极咳嗽等。术后6小时后鼓励患者取低半卧位并指导其床上活动,术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可早期协助其下床活动。术后待胃肠功能恢复胃管拔除后可进食低脂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2.2输液护理

输液以上肢静脉为主,对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建立快速输液通道,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静脉压监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止血药,再加上手术时间长、年龄较大、术后长期卧床等原因都会导致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所以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鼓励患者在床上积极活动,练习踝泵运动,按摩下肢,每日温水泡脚,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如果患者手术后有下肢胀痛、站立后沉重感等情况,护理人员要警惕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刻报告医生,同时协助医生处理[2]。

2.2.3并发症的护理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具有较强的复杂多样性,手术模式不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很有可能会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发生大出血等情况,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情况。(1)出血: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切除后,导致的手术创面较大,所以渗血比较严重。若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应加快补液速度,补充足够的血容量,按医嘱予以止血药物,必要时根据医嘱输注红细胞悬液等,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检测凝血功能以判断治疗效果,同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必要时手术止血。本组一例患者术后24小时腹腔引流管内引出血性液体有850ml,遵医嘱予以输注冷沉淀及红细胞悬液并予以止血药物,后24小时腹腔引流量少于300ml。(2)肠漏:若术后腹腔引流量突然增加,引流液颜色及性质似肠内容物,出现腹膜炎体征,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现象者要考虑肠漏。一旦发生肠漏后,要配合医生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或低负压吸引,以稀释溢出的肠液并充分引流保持引流通畅,保护漏口周围皮肤。多数肠漏经非手术治疗能自愈,如不能自愈,则行手术治疗。(3)乳糜漏:多在恢复进食后发生,表现为原本减少的引流量突然增多,引流液呈乳白色或浑浊浅黄色,引流量多者可达2000ml以上。腹水乳糜定性试验阳性即可确诊。若诊断成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给予禁食、肠外营养支持及充分引流。同时要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腹腔内感染的发生。

2.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定期复查,一般复查B超或CT,一般术后2年内每3月复查一次,以后6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

3讨论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不包括腹膜后间隙内肾上腺、肾脏、胰腺等实质性脏器的肿瘤,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内组织的多种肿瘤,比较少见,但是恶性居多。由于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附近有很多重要的血管或者组织器官,所以手术难度非常大,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本次研究选取15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对其围手术期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难度非常大,再加上围手术期内的护理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尽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利虹,肖西平,李娟,郭洪霞,周静.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14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24.

[2]刘安重,陈孝平,卢绮萍,史陈让,唐礼功,陈义发.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大血管的处理[J].腹部外科,2001,03:157-158.

[3]蒋璐杏,邹欣,刘少红,漆萍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2:12-13.

论文作者:周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