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并购的兴起_企业并购论文

台湾并购的兴起_企业并购论文

台湾兴起企业并购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企业并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趋于国际化、自由化。

台湾是小型开放经济,人才资源短缺,创新研发薄弱,产业难成规模化气势和强势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极易败北。近年来岛内经济发展景气不佳,产业竞争力下降,以及大批企业的外移,使其经济发展正经受着严酷的考验,更难于面对全球的竞争。

为此,台湾当局各职能部门积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并购,并且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及各种辅导。如设立单一窗口、简化并购手续,降低并购成本,研修“结合”排除障碍,灵活运用机制以及对合并企业实行租税优惠等等。此种形势下,今年以来,台湾的家电业和金融业率先掀起了并购风潮,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为其它产业的企业合并做出了示范。

家电大厂“东元”、“声宝”率先联盟,开启了家电业并购的先河

近年来,台湾家电产业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又面临市场饱和,成长空间受限,特别面临入关后的竞争,每一个家电企业获利都将受到挑战。

“东元”和“声宝”是台湾两家老牌家电大企业,两者在台湾都有超过40年的历史,其家电产品是雄居台湾市场的主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岛内市场的饱和,经营成本的升高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挑战,迫使两个竞争了40多年的家电大企业结合成一体,以因应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此举在业界造成极大的震憾,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东元”和“声宝”两大家电企业宣布以换股的方式合并成一家新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实收资本额将超过259.6亿元新台币。这桩家电业空前的合并案,目标是要在台湾创造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大企业,在未来全球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增加更强的竞争实力。既雄居台湾市场的龙头宝座,又要积极抢进国际市场。据台湾银行估算,“东元”和“声宝”合并之后,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烘干机、马达和压缩机的销售量,都将稳居台湾市场的首位。此外,变压器的市场占有率,甚至将高居全球首位。合并后新公司的销售渠道,将高达1300~1500多家,奠定了巩固市场的基础。同时,新公司将对生产、技术和研发等资源合并共享,将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赢利。

台湾银行业并购如火如荼

目前,台湾经济发展景气不佳,资本市场不再是充盈丰实,而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金融业弊端丛生。当东南亚金融危机暴发后,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导致台湾暴发了一连串的企业财务危机,金融机构逾放比例急剧攀升,银行呆账、坏账比例逐年增加。1998年台湾本土型金融风暴发生,部分企业资产被淘空,发生经营危机。1999年以来,台湾股市严重下挫,企业融资艰难。今年靠逾30亿美元的外资的挹注,才缓解股市的危机不至崩盘。近年来,当局对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使岛内金融机构家数不断增加,业务范围扩大。

同时,近年来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所需之庞大的资金来源日益萎缩,以及产业外移所造成的资金外流,极大地影响着台湾金融业的发展。

为再造金融业,并因应加入WTO后的竞争需要,台湾当局今年快速通过了“金融机构合并法”,降低金融机构营业税,倡导金融机构合并等7项金融机构改革措施,并将今年定为金融改革年。希望通过金融机构的改革,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健全金融体制,壮大金融体质,增强金融实力,进而振兴经济,并使金融业走向国际化。在当局的倡导与促成下,今年以来,台湾金融业界的银行并购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首先,3家公营行库,“第一银行”、“大安银行”和“泛亚银行”实行合并。接着,“台湾银行”和“土银”、“中信局”合并,共同成立控股公司。最近,台湾财政当局又促使“交通银行”与“中华票券公司”合并为金融控股公司。该公司旗下将再纳入“中国商银”、太平洋保险公司两大机构。此合并案成为台湾财政当局主导成立的第1家跨行业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

台湾当局希望通过这几个大型合并案,产生示范效应,促使其它银行志愿地进行合并。当局再辅以简化程序、降低租税、减免合并费用等办法,促成岛内个别占有率不高的银行进行重组,壮大实力。合并后,坏账、呆账减少,业绩提升,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振兴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在家电业、银行业合并风起云涌之际,台湾传统产业也跃跃欲试。专家认为,经济规模也是传统产业生存的重要关键。尤其是当前台湾传统产业发展受到内外强劲的竞争压力的挤压,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严重威胁。传统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体质”弱小、研发力量不强,在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绝难培植出国际竞争力。因此,传统产业也进行并购,结合优势,培植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许多外国的企业意欲并购台湾的传统产业,或合作、联盟,共同开发大中华区域市场,以台湾作为进入祖国大陆的重要据点。这些因素都将促使台湾传统产业的企业并购加速进行。这似乎是当前台湾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然而,企业并购并非万全之策,也有不利方面:如企业并购后,释出过剩劳力,势必裁员,造成工人失业;企业并购后,实行大企业垄断经营,降低市场竞争,对消费者不利。

标签:;  ;  ;  ;  

台湾并购的兴起_企业并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