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小夏

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小夏

余小夏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四川 资阳 641400)

【摘要】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院2014年6月15日到2015年3月27日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29例,对29例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29例患者行针灸治疗康复后,患者的复发机率低,并发症少,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可以缩短病程,治愈率高,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穴位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53-02

周围性面瘫,也称Bell麻痹,是由于外受风寒、病毒的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面神经和神经核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流涎,鼓腮和吹哨时患侧漏气,病变侧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等。周围性面瘫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面肌纤维性痉挛、鳄鱼泪症候群等并发症,会对个人外在形象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成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公认方法,局部取穴针刺可以发挥针灸的近治作用,使局部的神经肌肉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增强活力[1]。而且利用辩证论治取穴体现了中医治疗的整体性。本研究对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疗法,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更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中医院2014年6月15日到2015年3月27日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29例,29例患者的诊断结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标准。排除诊断出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的案例。入选的29位患者中男性面瘫者有10例,女性面瘫者有19例。年龄分布在25~50岁之间,平均年龄(35.4±2.7)岁。病因有受寒、感染等。

1.2 方法

1.2.1 固定取穴法

(1)远端取穴法 面瘫取穴多侧重于头面部,但从中医经络理论出发,选取远端四肢的穴位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穴位远在四肢的末端,但它们对所其属经脉发挥的特殊功效是非常明显的。对确诊后的患者进行辨证取穴,采用胃经的内廷、冲阳,以及列缺,足三里等穴位。

(2)面部取穴法 从面部局部取穴,采用的穴位是地仓,颊车,水沟,听会,承泣,四白,迎香,攒竹等穴。

(3)辩证取穴法 辩证取穴法多根据辩证分型,及穴位特性功能取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气血亏虚导致寒邪入侵者取阳明经,太阳经穴,如合谷,下关穴;风热侵袭者取阳明经,少阳经穴,如足三里,内庭穴;血瘀气滞型取阳明经穴、太阳、少阳经、足厥阴经穴,如风池,绝骨穴等。

1.2.2针灸时机及手法的选择 在疾病的活动期给予针刺,不伤正气反而能疏经通络,调节气机,使疾病转归。针灸治疗必须及时,早期治疗疾病更容易好转,治愈几率越大。手法采用浅刺多穴、补泻法结合,若寒邪重配以灸法。

1.3 观察的指标

观察29例患者在针灸治疗后的复发率、有无并发症、副作用大小,安全性高低等重要的指标。

2.结果

2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针刺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没有中途放弃治疗的患者。29例患者复发的有0例,出现面肌痉挛并发症的患者1例。其他患者痊愈并无复发。

3.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明显。在29例患者仅有1人出现了并发症。99%的患者对治疗周围性面瘫予以认可。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炎的原则是驱风散寒,疏经活络。国内各大中医或西医院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不断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和分析能够看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副作用较少,能够获得患者的好评,是现如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当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包括取穴,手法和时机等选择,以及患者个体身体素质存在的差异性,因此治疗效果疗效也因人而异。其中患者病情的轻重,诊断的及时与否对疗效统计的结果也有影响。综上,运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运用个体化治疗是比较关键的。同是周围性面瘫,不同患者,不同病因,彼此之间会有所差异,治疗当然不能千篇一律。因此,辨证施治不仅要注意患病局部,还要顾及患者总体素质。一些中医学家在继承古典中医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敢于探索创新,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又研究出了诸多办法,对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医学手段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围性面瘫的致病因素至今还不是十分确定,它的发生可能会与各种感染、变态免疫学反应、神经病变以及遗传有关[3]。虽然病因不明,但为了降低疾病发生机率,我们可以进行预防。中医学历来非常重视治未病,讲究防患未然。中医古典《素问》提及“不治己病,治未病。”,这就告诉我们“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而既病防变在于早期的明确诊断和控制疾病的转变。所以临床工作除了利用针灸法积极有效的治疗面瘫外,用针灸法预防周围性面瘫也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利用针灸方法治疗和预防周围性面瘫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针对针刺手法和时机的选择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提高治愈率。另外,根据经脉的循行,选取最佳穴位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使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得到推广和发展,我们要不断致力于提高针灸疗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以使面瘫的治疗达到一种更可靠和永久沿用的水准。

【参考文献】

[1] 邱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43-45.

[2] 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7-349.

[3] 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7-348.

论文作者:余小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余小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