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刘淑英

“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刘淑英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南留中学 河北保定 072550

摘要: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经过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目标进行编写,导学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讨、合作研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物理;教学;运用

引言

导学案教学在初中物教学中的应用并非首次,其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将导学案作为重要依托应用于教学中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知识点及流程帮助学生实现先学后教。导学案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但是导学案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导学案的应用实现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能够准确地抓住物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地体现了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思路。导学案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实现物理课程教学目标,显著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1“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优、缺点

(1)优点。第一,课堂的效率高,容量大。第二,通过学生的点评、质疑和展示,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能让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更具有针对性。第三,通过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进行的小组之间的讨论、探究和合作,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三维教学过程和方法。(2)缺点。第一,由于采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对于物理课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而讨论的深度经常会较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补充。第二,学生在进行讨论结构的点评时应用到的一些语言经常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地纠正,否则就会使学生将错误的观念先入为主。第三,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抽象问题经常会需要通过可见的形式来向学生呈现,如何合理地安排课件的插入时间是大多数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

2“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1遵循教学模式,提高导学案的利用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应该遵循以下的教学模式:课前进行预习、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积极引导、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编写内容展开自主学习,并且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作业,遇到问题记录下来,之后在向教师请教。在预习过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对待问题的看法,之后展开针对性的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学生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进行求助,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小测试,在测试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学习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2.2运用导学案创建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导学案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通过设置科学、精炼、有趣的导学案教学环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导学案来制定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导学案教学中良好情境的创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和自我感受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情境中实现个人学习兴趣的养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利用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知识的能力作为分层标准,将全班30名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成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学习能力较差三个层次,然后将每一组学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单独拿出来进行比赛,这样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小组能赢,所以都会尽力的去做好,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进行分层备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运动的一课中,教师要注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其对基础知识与公式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需要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并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情况分层的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2.4开展课前导学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导学案”,首先是课前导学,在这一阶段,具体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导学案”,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过程,设置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难度,在“导学案”设计完成之后,教师针对“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可以放在课前十分钟或者是课堂初始阶段,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不仅有时间让学生完成任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提早进入课堂中。(2)除了书面的导学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初始阶段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考查学生,拉近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内容,提出如“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什么”等类似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回忆旧的知识点,从而为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

2.5“课堂巩固”画龙点睛

在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后,学生可通过题目检测自己是否达到了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对课堂巩固题目进行编写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题目要对应目标.题目应针对每一个具体目标来制定,学生对学习目标完成程度的检查,可通过题目答案的对错来检验,这是一种又快又好的方法.(2)题目要“少而精”.应有时效性地进行课堂巩固,当堂进行练习和讲评.因为每堂课留给师生进行课堂巩固的时间仅仅是十分钟,所以在对巩固题进行编写时,教师应对有代笔性的题型进行精挑细选,使题目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6立足导学案,开展复习教学

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复习教学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标准,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运用导学案,能够让学生在复习教学中融入课堂氛围,并对巩固学习有着比较大的参与兴趣.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利用导学案向学生表明此节课的重点和目标.比如,在讲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摩擦力的知识,并利用现有的器材,对各种常见物质的摩擦力进行感受,有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测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导学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摩擦力、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教会学生归纳.在导学案上设置复习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巩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论是教学目标导学、自主向学导学还是合作解惑导学,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内积极开展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力推行导学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茂静.谈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2]顾杰.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

[3]杨毅.“翻转课堂”与“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论文作者:刘淑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刘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