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6mv论文_王爱军,姚秋英(通讯作者)

威海市立医院南院区 264200

摘要:目的 探讨颈部6mv X线照射后颈内静脉损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12例接受颈部6mv X线照射患者颈内静脉的超声表现,其中19例出现颈内静脉损伤,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19例颈内静脉损伤患者中,超声表现为颈内静脉血流速度减慢3例、管腔狭窄6例、管腔闭塞6例、管腔闭锁4例。结论 超声检查可作为颈内静脉损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

关键词:超声检查;颈内静脉;6mv X线照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ultrasonography of IJV injure after 6mvX-ray radiated.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ze the ultrasonography of the 612 patients whose IJV were radiated by 6mvX-ray,19 patients were injured,meature the sonogram feathers.Results Among the 19 patients,3 patients’ IJV blood stream flow velocity slower, 6 pateints’ IJV lumens stenosis,6 patients’ IJV lumens obliteratived,4 patients’ IJV lumens atresia.Conclusions Ultrasonography can be the first examination and follow-up method.

【Key words】Ultrasonography;Internal jugular vein;6mvX-ray

血管的放射损伤尤其是大血管的放射损伤日益受到重视。大多数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放射治疗引起血管损伤的研究是针对动脉的,放射治疗损伤静脉的实验很少。本研究总结了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颈部放射治疗的612例患者中,发生颈内静脉损伤的19例患者的颈内静脉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照射组: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6mv X线照射患者612例,照射剂量DM5500 CGy -DM6500CGy,原发病主要为鼻咽癌、小细胞肺癌、涎腺恶性肿瘤、扁桃体非霍查金氏病、口底癌等。年龄17—80岁。

非照射组:同期在我院做颈部血管检查患者2028例,年龄27—82岁。

二、仪器与方法

应用Hpimange Point和logic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检查侧的对侧,于颈总动脉外侧显示颈内静脉。主要观察颈内静脉的管壁、管腔内径、管腔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三、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照射组检出颈内静脉病变19例,发病率3.1%(19/602),非照射组检出颈内静脉病变5例,发病率约0.25%(5/2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颈内静脉损伤的超声表现依病变轻重程度将其大体分为四种类型:1、血流速度减慢3例(图1):管腔内可见细点状回声,呈“云雾”状,仍具有正常颈内静脉特征⑴,CDFI:彩色血流信号较暗。2、管腔狭窄6例(图2):管壁增厚,管腔内见附壁中、低回声,内径变窄,CDFI:彩色血流束变细。3、管腔闭塞6例(图3):管壁管腔可辨,管腔内呈低回声间以条状强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变,CDFI: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4、管腔闭锁4例(图4):管腔消失,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处只能显示条状强回声。

讨 论

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在颅底的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行于颈动脉鞘内,伴随颈内动脉下降,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颈内静脉是头颈部静脉回流的主干,口径较大,平均约1.3cm,最大可达2.4cm,而且静脉壁薄易与构成颈内动脉鞘的筋膜及其邻近的腱膜密切相连,致使管腔经常保持开放状态,有利于头颈部静脉血液的回流,很少发生血栓⑵。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从理论上讲,无论何时给予治愈剂量的放射治疗都存在着产生正常组织损伤的风险,此风险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加大。放射治疗引起血管损伤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Anscher Ms【3】在防止放疗后正常组织损伤的确切机制和潜在目标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文中认为:放射触发一系列遗传和分子事件,这将导致细胞微环境的慢性永久性的改变和伤口愈合的迷乱反应。断裂的上皮-间质细胞相互传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对基本生物学机制到临床实验的理解加深,治疗和预防正常组织的新方法将集中在改正这些被打乱的分子程序上。姜炜【4】对血管受辐射后的急性辐射反应和迟发性辐射反应,以及冠状动脉对辐射的反应核血管辐射损伤的动物实验诸方面进行了简单的综述。章文成【5】等研究了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A-3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发现辐射可导致ECA-304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均质性变差;且对ECV-304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大;随剂量增加,微核发生率明显增加。Luis F【6】对76只迷你猪的76条冠状动脉和6条回肠动脉进行近距离管内照射,发现小动脉发生了急性坏死性血管炎,血管壁具有纤维性坏死的特性,常伴随着淋巴细胞的渗出或血栓形成。

本研究发现照射组颈内静脉病变主要为静脉内血栓形成及静脉纤维化。我们依病情轻重将其超声表现归纳为四类:①颈内静脉血流减慢;②管腔狭窄;③管腔闭塞;④管腔闭锁。非照射组颈内静脉病变种类较多,主要为颈内静脉瘤、颈内静脉瘘、颈内静脉狭窄、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等。

临床也有一些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病例。肿瘤患者需要化疗长期输液,为了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及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引起静脉炎,目前临床大多采取PICC管或者直接颈内静脉插管,其中颈内静脉插管有可能引起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随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加速器边旋转边照射,可在任何角度对肿瘤进行照射,大大减少了治疗时间和治疗区运动,有效提高治疗精度,从而明显减轻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副作用。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①我们没有发现每一条颈内静脉损伤是否都出现上述四种表现;是否最终都出现颈内静脉闭锁;②没能观察到颈内静脉损伤的轻重程度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总之超声具有价格低廉、实时动态、无辐射、重建性好等优点,可作为颈内静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发勤,段元友,王文,等.正常成人颈内静脉的二维超声检测.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236-237.

[2]郭敏,刘武岩,张运吉.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4):264.

[3]Anscher Ms,chen L,Rabbani Z,et al,Recent progress in defining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argets for provention of normal tissue injury after radiation therapy.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5 May 1:62(1):255-259.

[4]姜炜.血管的辐射损伤 国外医学 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5,1:37-39.

[5]章文成,杨占山,杨淑琴等 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2) 193—196.

[6]Fajardo LF,Prionas SD,Kaluza GL,et al.Acute wadculitis after endovascular brachytherapy[J].Int J Radiot Oncol Biol Phys,2002,53(3):714-719.

论文作者:王爱军,姚秋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颈部6mv论文_王爱军,姚秋英(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