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金平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金平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云南丽江 674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稳步提高,许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之一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更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已经给我国的农业灌溉、发电、航运等多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契机,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尤其是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前建设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自然生态环境方面重点分析了水利水电建设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希冀能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解决措施;可持续发展

引言:

如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发展战略,同时其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重新界定,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但是,在人类经济飞速进步的过程中,现有的一些政策远远不足以遏制日益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这不仅直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调和社会环境的混乱,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从实际出发,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是当前我们每一个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所需要重视的难题,需要我们及时找出对策并加以解决。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1.工程建设对于自然气候的影响

众所周知,地区性的气候往往会以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存在,这主要归功于大气环境能够有效的进行控制,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得当地原有的陆地变为了水体或者湿地,这就使得当地的气候会较以前变得更加湿润,进而 直接带动整个地区气候的变化,如降雨的增加和气温的降低等。

2.工程建设对于水文结构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河流上修建大坝等水利水电工程,必定会给天然的河流水文特征带来一定的破坏。首先,由于大坝的存在,河流上游的流速会明显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会明显降低,这就会使得上游一些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其次,由于库区的水体会逐渐增大,因此其水文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水中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明显增快,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给其他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最后,随着水体密度的增加和微生物的繁殖,一些例如疟疾、霍乱、血吸虫等传染性疾病会逐渐爆发,例如三峡水库的修建便使得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了血吸虫病的流行区。

3.工程建设对于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同样也会给库区和下游河道的泥沙输送以及沉淀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泥沙的淤积,不仅会直接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给百姓带来很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还会造成水库蓄水量的减少,因此于国家于百姓,这一问题都应着手解决。例如,在三门峡工程修建之前,设计人员为了使下游泥沙淤积现象有所减轻,在设计方案中便想要将黄河的泥沙拦截在三门峡水库之内,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直没有设计出较为科学的排沙系统,使得这一设想不但没有实现,还给上游的渭河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已经将三门峡工程改造工作提到了日程之上,相信不久之后便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工程建设对于河流水体的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给周边河流的水文结构造成影响,尤其以对河流流速的影响最为严重,那么除对流速的影响外,是否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水体造成影响呢,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河流中流动的水体在水库中经过停留后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其会对航运产生影响,使得航船在经过船闸时浪费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水体的温度会因长时间储存而升高,因此很容易引发严重的水污染,给周边动植物的生长和百姓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再加上水体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等现象也会愈发严重。

5.工程建设对于土壤环境的影响

基于土壤环境方面,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产生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极大的方便周围农田的灌溉,并使农田免受淹没和冲刷的影响,同时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固有的天然径流拦截功能,可以明显改善土壤中的水分结构和养分结构,进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会使得下游平原地区的淤泥明显减少,而作为天然肥料主要来源之一的淤泥,一旦减少,周围地区农田土壤的肥力就会大大降低,使得农作物很难生长,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存在,地下水会明显抬高,因此周边地区的土壤酸碱度及土壤温度会受到严重影响。

6.工程建设对于鱼类迁徙的影响

根据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鱼类洄游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便很可能打破这一规律。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采用人工修建鱼类洄游通道和人工控制洄游鱼类数量两种方式来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修建对于鱼类迁徙的影响,且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仍不能乐观,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解决对策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从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来看,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所带来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而在权衡利弊之下,我们又不能因为工程修建的弊端而完全放弃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在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施工过程中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生态破坏的最小化,才能有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应不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并加强在此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而有效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体公众都能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建设之中。

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努力保证当地生态平衡

我们无法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但我们可以建立起一种稳定的、科学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从而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当地的生态平衡。首先,应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补偿责任,尤其是应严厉打击一味追求企业利益而忽略生态补偿的建设行为;其次,应通过设置鱼群洄游通道、人工鱼类繁殖等方式来协调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关系,进而有效控制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动植物减少现象的发生。

3.加强施工过程环境管理,促进整项工程更加科学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设企业应尽量对大气、噪音、水体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正确做到施工过程的零污染。同时,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尤其是应及时解决潜在的污染源,防止其施工完成后仍对周边地区造成污染。此外,在施工完成后,应采取适当的绿化工作来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大化减少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而促进整项工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潜在影响并加以重视和解决,同时,只有针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采取最为合适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的零污染,才能有效推动工程建设企业和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幸福.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50-251.

[2]刘志强.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5):359.

[3]孙晓岩.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0):125-126.

论文作者:杨金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