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220例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宜江

齐齐哈尔市建华中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22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消化内科感染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调查与整理,总结消化内科感染特点。结果:感染患者中男性比例高,老年人为易感人群,感染部位集中在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临床消化道科感染预防要加强对易感人群关注,坚持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制度,以降低感染发生率与危害。

关键词:消化内科;感染;易感人群;病原菌

感染作为医院临床常见并发症,加强对感染的预防控制有利于提升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消化内科感染作为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与康复,因此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特点实施针对性防范举措有重要价值。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消化内科感染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道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消化内科感染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确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干扰因素、签署同意书。220例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78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58.2±5.1)岁。

1.2方法

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全面调查,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原发疾病、感染菌种、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感染患者特点。

1.3统计学分析

临床医疗资料处理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均属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感染情况分析:220例感染患者男性比例64.54%,女性3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41,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情况显示<60岁比例38.63%(85例),60-70岁比例42.72%(94例),>70岁比例18.63%(41例),60-7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与其他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02,x2=4.583,P<0.05)。感染患者原发疾病以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胰腺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主,感染部位由高到低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腔感染。

22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菌株168株,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真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3.讨论

对本院所选取的220例消化内科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年龄>60岁患者是主要感染群体,这与老年人身体机能差、抵抗力较弱且多数住院时间长有密切关系,这意味着老年人群是消化内科的易感人群,临床感染预防中要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以达到降低感染危害的目的,对老年人群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大、身体机能差、住院时间长是主要感染因素[2]。易感人群原发病主要以消化恶性肿瘤、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为主,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几率最高,这是因为以上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消耗类疾病,患者身体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下降会导致抵抗力变差,从而增加感染几率与风险,尤其是老年群体本身基础较差,因此更易发生感染[3]。

消化内科感染主要集中在患者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另外胃肠道与泌尿系统也是重点感染部位,这是由于消化内科患者治疗部位均集中在消化道、胃肠道与呼吸部位,所以相对而言感染几率更高一些,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患者小便监测性不够有关[4]。消化内科患者多数需长期住院治疗,患者口腔异物若早期未及时有效清除,很容易导致较差感染,造成支气管、上下呼吸道、胃肠道出现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肺部感染,部分患者进食时会容易出现反流现象,由此也导致了口鼻、咽喉、呼吸道等被血压或分泌物污染,造成感染几率上升。细菌感染中消化道内科革兰阴性菌是首要危险因素,感染原因以医源性感染、外在感染为主,医源性感染作为高发因素与临床操作、治疗密切相关,因此要积极实施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操作以改善现状,抗生素治疗中要选用高敏感度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准确控制剂量,避免感染的暴发与流行。为防止患者病情加重,要积极补充水分,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控制病情进展,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症的基础上,控制感染危害,达到提升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临床消化道科感染预防要加强对易感人群关注,坚持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制度,以降低感染发生率与危害。

【参考文献】

[1]魏春玲,徐遂转.某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2):171-172.

[2]陈刚.18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13-1013.

[3]张灵绯,陈丽娟内科注院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43-44.

[4]孙兆双.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240-240.

论文作者:徐宜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220例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宜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