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究论文_王健,肖瀚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究论文_王健,肖瀚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0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运行的平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只有加强其自动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电力企业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1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性

1.1提高配电网的最优运行

智能配电网采用了先进的监控技术,其可以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施监控和系统优化,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容载比,提高了系统的负荷率和使用效率,大大的降低了配电网一次设备的投资,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2推动新能源革命的发展

传统配电网的保护控制、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基本上不会对智能配电网的接入给予充分的考虑,并且为了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对智能配电网的容量、网点的选择、运行导则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从而制约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智能配电网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并网成本,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降低了碳的排放量以及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1.3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能

智能配电网不仅确保了供电电能的可靠性,而且还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需求,其采用的相关技术可以有效的预防以往故障倒闸、重合闸操作引发的短暂供电中断,而且还能有效的避免出现谐波、电压聚降、不平衡等现象的影响。

1.4有效的解决了分布电源的接入问题

我国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高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要求,例如实现了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等。但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和电网功率的均衡。而且随着我国分布式电源的不断发展,促进配电网从传统的单向潮流网络逐渐向双向流动网络发展,但是传统配电网中的自动化、保护设备等却很难有效的应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智能配电网具有强大的分布电源接入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国家新能源发展的需求。如今,大多数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以微网为桥梁衔接到配电网中,并通过微网接入位置优化、微网结构优化、配电网的综合优化以及分布式电源优化等,大大降低了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和输入双向性,提高了智能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配电自动化分析

2.1配电自动化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技术电网技术水平的进步,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实现配电网系统的检测、通信方式以及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最终提高电力运行状况,实现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中,增强了电网运行的效率,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电网的供电质量。但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检测故障不及时,系统运行不正常等。面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控系统,保证电网结构以及电网控制的科学性,加强自身的设备管理水平,最终实现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电力需求,因此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析,可以为今后电网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实现电网技术的进步。

2.2.1加大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项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要想更好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就要加大自身技术创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例如在技术创新上,技术人员可以建立高效的网络分析,通过对电网原有的技术以及运行数据进行创新,找到新技术的结合点,进而提升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尤其是要重视配电终端的数据,在分析中与管理人员技术相结合,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提生设备自动化安全系数。同时技术人员还要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上报,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终端,最大化降低电网运行故障损失,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2.2实现自动化信息交互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实现数据控制和管理的延伸,将生产和管理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找到企业自身发展的不足,最终提高企业的服务管理质量。尤其是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要特别重视电网的建设以及信息交流互动平台的监理,加强内部安全信息的管理,实现各个建设系统的目标。在相互的交流中发展自身的自动化技术,通过信息交流平台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3中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3.1智能电网总体结构设计缺乏严谨性

智能电网设计缺乏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来对电网建设进行规划调整,在进行智能电网设计时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电力分析,导致了部分智能电力电网的设计不严谨,实用性上存在不足,从而对电力负载的运行转供有了误差影响,降低了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2智能电网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的中部、西部地区,智能电网的分布较不平衡,妨碍了整体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进步。智能电网的分散建设造成了光纤覆盖率不均衡等情况。

3.3自动化配电技术发展不完善

从技术角度出发来看,中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自动配电装置的研发尚不具备自主独立的技术基础,造成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不能对电力大小的调配进行及时准确的控制,造成了智能电网运行共组的不稳定性。

4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4.1新技术创新

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推广,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用户电力和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对不同时段的电价信息进行发布,同时也具有远程读取电表信息的功能,研究具有较高可靠性的通信速率的配电载波通信技术,智能配电网不仅能够实现以上阐述的功能,同时在应用中,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渠道的通信;用户电力技术则是通过对微处理技术、低压配、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提高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户电力技术在独立工作时,可以满足特殊负荷情况下对供电量的要求,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时,能够确保无瞬时停电情况的发生,并且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对配电的柔性化进行实时控制。

4.2优化配电网

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导致企业将工作的主要目标放在了提高社会效益上,同时企业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对电网的运行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制订出一套最佳的电网运行方案。

4.3提高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与一般产品质量的差别较大,主要区别在于,电能质量的高低并不是只由电力企业决定,不同的供电时间和供电点,电能的质量都会存在差别。由上述可见,许多因素会对电能的质量造成影响,并且与供电双方有着密切联系,在电能质量的衡量上采取常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检测电能质量上利用专用的质量检测仪,并且可以通过电能质量补偿设备对局部电能质量进行补偿,这也是解决电能质量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实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智能电网的设计施工科学性能提高配电可靠性,从而更稳定地为社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同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规范智能电网中自动化配电技术的设计施工,能够促进中国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为自动化配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中国的电力实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世毅.浅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2]赵江河.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作者简介:

王健(1990.04-),男,河北衡水人,河北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肖瀚(1987.03-),男,河北衡水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论文作者:王健,肖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究论文_王健,肖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