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机遇9/1000000--解读北京大学中学校长真名推荐_北大论文

幸运机遇9/1000000--解读北京大学中学校长真名推荐_北大论文

幸运机会百万分之九——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大论文,幸运论文,实名论文,中学校长论文,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让每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和北大擦肩而过,似乎是执掌中国高等学府牛耳的北大的责任。而对于众多的高中生来说,也无法不承认,对于北大,就如青春期的爱情一般,心中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区别只在于,有的是暗恋,有的是明恋,有的是发誓一定要把她追到手。

按照“北京大学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的解释,“实名推荐”是北大推行的自主招生新形式,由获得北大资质认定的中学的校长,按照北大分配的名额,实名推荐本校高中毕业生,被推荐的学生将不再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北大将在他们的高考成绩上降低30分录取。

这部分招录的考生数量,“原则上控制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

一:幸运机会;百万分之九

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来说,面对北大这一招生新政,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会问:这种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有多少?答案是几乎等于中彩票!

从理论上说,全国的每一所中学都可以向北大提出申请,但是,最终的选择权在北大。对于推荐的学生,有三条标准,那就是“成绩拔尖、品学兼优、排名有公信力”。

而这些通过北大资质审核的中学,清一色都是当地的重点中学。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的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如果参照这一基数计算,意味着能享受到这种优惠的学生,只占高中毕业生总数的百万分之六到百万分之九。

二、“偏才”和“怪才”是否更易获得机会

按照北大对这一新政的解释,是为了让综合素质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因为一次高考失利而错过北大,选择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推荐对象,就成了讨论的核心“标准”。

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推荐就应该推荐那些“偏才”“怪才”,因为他们的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个人素质”优秀,现在的高考模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应考能力,在高考中杀出一条血路,直取北大。

事实上,39位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几乎都一致坦承,用什么标准选择“被推荐的学生”,是困扰他们的难题,“压力巨大”。为了保证公平,许多学校都制订了严格甚至是繁琐的评选程序和标准,最后再由学校集体作出选择。

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这些幸运儿都有共同的一个特征,那就是都是学校里的“牛人”,成绩优秀,考试排名总是位居前几名——分数,再次成为评选的唯一标准!

这似乎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没有人对此感到太多的惊讶。

如何评价和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下,这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接受采访时,有一番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精彩言论。

他说:“北大要培养领袖人才。自主招生可以招收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但如果做不好也可能走偏,可能让农村的孩子就更没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在比较弱势的群体中成长起来,他们会更知道尊重别人,会更能吃苦。”

“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的孩子素质更高,农村孩子能吃苦耐劳,尊重别人,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

三、只要公平就可以接受

“你们担不担心校长在推荐的时候做‘人情’?”对这样的问题,被采访的学生都表示了否定,他们说,其实在学校里谁很厉害,谁有资格“被推荐”,大家心里基本上都明白,更何况还有一个公示过程,如果是“人情”,服不了众,那肯定是会惹来麻烦的。

但有些家长认为,“现在还是欠缺一些具体的选择标准,这种标准越是清楚越好,这样一看谁能去谁不能去,自己就清楚了。希望北大在以后能把这套体系建立得更加完备。虽然那时自己的孩子已经结束了高中生活,但这会让后来的学生们,更公平地享受到这样的机会。”

观察

给“标准”一点阳光

“校长推荐”是国外许多大学招生的常用模式,只是比较起来,他们的标准更明确而清晰,而我们总是习惯以“综合素质”一句话来代表对学生的评价。

以美国高校自主招生为例,有旅美学者总结出美国名牌大学评价学生的“公式”,这些大学要求的综合素质评分项目分别为:就读的高中(0~4分),课程难度(0~21分),年级排名(-1~3分),平均成绩(0~16分),SAT成绩(6~25分),全国荣誉学者(0~3分),申请论文(-3~5分),推荐信(-2~4分),课外活动(-5~30分),种族多元化(-3~5分),体育活动(8~40分),超级录取(40分),体育教练点名(5~10分),家住远处(3分),父母因素(5~8分),多元化(3~5分)。

依据这样的评价标准,公众可以明确地知道,某个学生可以得到怎样的综合素质评价,而不是不明不白的“综合素质高”这样笼统的描述。

点击:“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第一人诞生

不管社会上的反对声如何高涨,11月1 9日,北大公布“校长推荐”后仅两天的时间,江苏省南师附中就率先出炉了要推荐学生的名单,以实际行动猛“挺”北大的该项新方案。

据《扬子晚报》报道,这名叫做“匡超”的男生在学校三年来学习成绩平均排名是第一名,担任班里的班长,高一时就获得南京市英语电视口语大赛一等奖;2008、2009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2008年拿到省数学竞赛三等奖、2009年又拿了二等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对于匡超的推荐,学校里反应相当正常,因为匡超确实够“牛”,而且学校的推荐工作都是按照规范的程序来的。首先由学生自己报名,学校任课老师再推荐;接下来根据学校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优秀学生的《推荐条例》进行评价考核;最后由学校研究决定,进行公示。因为公开、公正、透明,学生们都心服口服。

随即,河南省实验中学也公布了“校长推荐”参加北大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名单。据了解,3名候选人都在文理科的年级前三名之列,综合素质较高。

20日,由三所学校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5名武汉高中生全部产生,他们都是各自学校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21日,在西安,西工大附中贴出5名“校长推荐”人选进行公示。

据介绍,上述校长推荐的学生都是综合素质全面、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从实际情况来看,被推荐的学生仍然以成绩为主要的评判因素。

标签:;  ;  ;  ;  ;  ;  

幸运机遇9/1000000--解读北京大学中学校长真名推荐_北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