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吴敏,闫冬梅,王丽

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吴敏,闫冬梅,王丽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耳鼻喉保健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对其治疗及预后方法进行探究,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29例突发性听力下降患儿的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接收患儿,通过其临床资料总结突发性听力下降主要临床特征。结果:本组29例中,单耳发病3例,双耳发病26例,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本组患儿平均发病时间为(5.61±0.47)d,合并眩晕12例,合并耳鸣15例;本组患儿中,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9例,腮腺炎史9例,外伤史8例,采用耳毒性药物3例;通过观察发现,本组18例患儿听力严重受损,6例患儿颞骨CT检查诊断出大前庭水管;通过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组患儿治疗1周后,仅有9例(31.03%)患儿治疗有效,其余患儿复查听力无显著变化。结论: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临床特征明显,行CT影像学检查可对内耳畸形进行有效排除。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病因明确,但是患儿听力受损严重,且总体治疗效果不佳,应得到临床充分重视。

【关键词】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59-03

突发性听力下降是指突然性感音神经性耳聋,通常可在数分钟之内导致患者听力严重下降。突发性听力下降属于耳科急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1]。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权威文献报道,突发性听力下降发病率虽然比较高,但是集中在成年人群中,儿童发病率较低[2]。对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主要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进行分析,能够不断丰富临床医学诊疗工作内容。本研究选取29例突发性听力下降患儿,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现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9例突发性听力下降患儿的临床就诊资料,所选病例均满足突发性听力下降相关诊疗标准,且患儿家属对临床相关治疗方法知情同意。本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2±3.04)岁。其中,单耳发病3例,双耳发病26例;听力突然下降21例,单侧耳鸣8例。发病至首诊时间1~12d。本组所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本研究病例收集满足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及标准,且病例排除主要标准为[3]:(1)临床资料缺失者;(2)合并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者;(3)无法耐受相关诊断及治疗者;(4)合并器质性病变及具有明显诊疗风险者;(5)多种原因致治疗中断者;(6)合并先天性疾病者;(7)无陪护家属及法定监护人者。

1.2 检查方法

(1)CT扫描方法:本组所有就诊患儿均在第一时间对其开展颞骨CT常规扫描,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诊断检查。根据患儿年龄对扫描参数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处理。

(2)ABR检查方法:采用ABR侧听检查方法对本组患儿开展听力功能检查,并采用声导抗对中耳疾病进行准确排除,同时对外耳听力障碍、耳蜗听力障碍等进行排除。

(3)治疗方法:本组患儿门诊检查后,均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干预,根据患儿年龄、体重,为其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50kg,每天给药1次即可。治疗3d后逐渐减量,治疗7d后停止地塞米松给药。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血管扩张剂,并配合神经营养性药物。

(4)研究方法:对本组患儿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情况

1.3 评价标准[4]

对本组患儿单耳发病、双耳发病、发病时间、合并症状等情况进行总结,同时通过本组患儿病史,对病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上呼吸道感染病、腮腺炎、外伤、耳毒性药物等。对本组患儿听力受损、颞骨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本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1)显效:治疗1周后,听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1周后,听力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甚至出现病情加重表现。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

本研究涉及计数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根据χ2值进行相应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发病情况

本组本组29例中,共55耳发病,单耳发病3例,所占比例为5.45%,其中左耳2例,右耳1例。双耳发病26例(52耳),所占比例为94.55%,单耳、双耳发病具有显著差异差异(P<0.05);与此同时,本组患儿发病时间为1-12d,平均发病时间为(5.61±0.47)d。

2.2 合并症情况

本组29例患儿,合并眩晕12例,合并耳鸣15例,眩晕、耳鸣所占比例分别为41.38%、51.7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病因分析

本组患儿中,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9例,所占比例31.03%。腮腺炎史9例,所占比例31.03%。外伤史8例,所占比例27.59%。采用耳毒性药物3例,所占比例10.3.4%,每种病因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颞骨CT诊断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本组18例患儿听力严重受损,6例患儿颞骨CT检查诊断出大前庭水管,影像学检查发现双侧前庭水管发生显著改变,主要为扩张表现,且前庭与其内口相互联通,可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其余患儿颞骨CT检查结果显示,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且无发育畸形现象。

2.5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通过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组患者治疗1周后,仅有9例(31.03%)患儿治疗有效,其余20例(68.97%)患儿治疗无效,复查听力无显著变化。

3.讨论

3.1 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综述

突发性听力下降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是急症表现范畴,主要发病人群为成年人,其中中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产生无征兆性耳鸣,且发生在一瞬间,可在48h内达到最高峰。突发性听力下降程度不一,且经常与耳聋同时出现。耳鸣症状虽然能够随着听力的恢复逐渐消失,或出现改善,但是也可能出现耳鸣症状先改善,听力功能随后恢复现象。对于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病例而言,临床诊疗工作发现,其流行病学报道比较少,但是鉴于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仍比较重要,临床应重视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诊治[5]。

3.2 临床特征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29例中,单耳发病3例,双耳发病26例,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结果说明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主要以双耳同时听力改变为主,只有少部分患儿为单耳发病,不仅会加重患儿病情,同时也会显著增加治疗风险。与此同时,本组患儿平均发病时间为(5.61±0.47)d,合并眩晕12例,合并耳鸣15例,说明患儿发病时间较短,且容易合并耳鸣症状,部分患儿可合并严重眩晕,对患儿身体健康具有明显影响。目前,临床对突发性听力下降的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与微循环障碍存在密切联系,同时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病毒感染包括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等,上述病毒发生感染后,会与突发性耳聋存在直接的联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儿中,明确上呼吸道感染病史9例,腮腺炎史9例,外伤史8例,采用耳毒性药物3例,病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外伤感染及耳毒性药物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证实,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病因比较明确,同时也提示临床患儿发病因素与病毒感染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且患儿诱因明确,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治疗提供方向和依据。此外,颞骨CT诊断结果显示,本组18例患儿听力严重受损,6例患儿颞骨CT检查诊断出大前庭水管,诊断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其余患儿颞骨CT检查结果显示,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且无发育畸形现象。在确定病情及临床特征方面,对患儿进行颞骨CT诊断检查,可详细了解患儿耳垢及血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查找潜在耳鸣原因。若合并其他个体健康因素,通过相关检查手段,也可明确病情,及时找出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对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进行诊断时,由于发病比较突然,且患儿听力受损显著,因此比较容易诊断,与其他耳聋、耳鸣等症状不易发生相互混淆。但是,对于合并眩晕者,应及时借助相关仪器,做出明确鉴别,避免发生漏诊或误诊现象。

3.3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对于突发性听力下降患儿而言,现阶段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根治,虽然此种疾病具有一定自愈功能,但是针对急诊入院患儿,必须采取积极治疗干预,根据患儿临床症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期间配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性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从临床治疗结果来看,本组患者治疗1周后,仅有9例(31.03%)患儿治疗有效,其余20例患儿复查听力无显著变化,证实治疗无效。刘钊在其临床著作《失代偿性耳鸣的心理声学和临床特征及复合声治疗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临床研究》中通过临床研究证实,突发性听力下降总体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能够在及时诊治和干预中获益。

虽然临床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但是与感音神经性耳聋相比,突发性听力下降预后效果明显要高很多,部分患儿听力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恢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不宜消极等待。临床应及时为患儿开展全面检查,包括听力检查、耳神经学检查等,并配合相关内科检查方法,若患儿病程较长,则应在明确其病因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法[6]。突发性听力下降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越早时间接受治疗和干预,预后效果越位明显。即使病程超过四周者,也不应该轻易放弃治疗,这是由于病变可能一直处于修复和恢复进程中。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在为突发性听力下降患儿开展临床治疗时,应定期为患儿开展侧听试验,观察患儿听力改善情况,若患儿听力功能处于不断修复及改善过程中,则应告知监护人不宜终端治疗。对患儿开展多次复查后,观察结果未发生变化后,方能考虑停止药物及辅助性治疗[7]。

4.总结

尽管目前临床对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争议,但是若病变性质明确,且病因明确,则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诊治,并开展综合性治疗方法,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及预后。通过本研究,结合权威文献报道内容,总结如下:①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发病突然,且双耳发病率高于单耳发病率。②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可合并眩晕、耳鸣等临床表现。③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病因明确,病毒感染是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主要发病因素。④行CT影像学检查可对内耳畸形进行有效排除。⑤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但是不能放弃治疗,应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舒艳,罗浩,姚红兵.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致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1):24-27.

[2]罗仁忠,陈彦球,孙昌志等.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9):1048-1050.

[3]马锐,田亮,任冬冬.大龄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与听力特点[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3):159-162.

[4]黄春芬,田磊,郭洪源.92例腺样体肥大儿童听力测试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0,(1):46-48.

[5]王承华,甘忠.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846-846.

[6]王涛,李鹏,杨钦泰.葛根素治疗低中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观察[J].中国校医,2010,(8):621-622.

[7]赵飞帆,王大勇,韩冰等.以突发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遗传性耳聋病例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2):193-196.

论文作者:吴敏,闫冬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儿童突发性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吴敏,闫冬梅,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