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摭谈论文_寇,文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摭谈论文_寇,文

寇 文

(四川省渠县鹤林乡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设计导入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字习兴趣,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必须独辟蹊径,富有新奇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1.歌曲导入法:营造氛围。

在进入新课之前,可以放一段音乐创设一种情境,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讲《背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几句歌词:‘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教《愚公移山》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产生一种对愚公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放录音----成方圆唱的歌曲《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还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放学,等待回家的童年。”用美妙的音乐、优美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片清纯而幻美的世界。

2.故事导入法:点燃激情。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故事来诱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我教学安徒生的《丑小鸭》时,就先讲了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故事无疑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久久沉浸在王子与小美人鱼的爱情悲剧中,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讲了一群蚂蚁在一场森林大火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逃生的悲壮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震撼,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斑羚们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品味她的这篇文章《生命生命》,感悟作者的心灵。”

3.激趣导入法:抓住文眼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很多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我们若能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那么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将大有益处;每一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点的如何体现,正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能在开始的导入语上抓住文眼巧妙地把重点和难点渗透进去,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有些课文的标题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课文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先通过自己看课文,看看课文里有没有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上课伊始,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导入新课。一般来说,语文课题都有一定语法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修饰语和中心语(题眼),中心语一般已指明文章的写作内容或中心思想。关键是教师善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然后谆谆善诱,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讨。

4.插图导入法:利用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用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举例说:我在讲授《凤筝》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教材上的一幅插图,然而问:“大家先不要看课文内容,说说这图上画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画面上画了三个孩子,一个在门里两个在门外,他们都在专注地看天上的凤筝。老师又问,谁能具体地描述一下这三个孩子的神态?有的说门外的孩子彼此抢夺着,似乎那小一些的孩子也想过过自己掌控凤筝的瘾,而那个大些的孩子,凭着自己的人高马大执意不肯。有的学生说那在孩子借了小孩子的凤筝,就不肯还了。有的学生又抢着说,从这些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而学生的积极参与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教学效果好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我事先也没料到一幅小小的插图能引来学生强烈的兴趣,就像一泉活水,荡起了无限的涟漪。

5.视频导入法:激发兴趣。

运用影视资料导入法,形象、直观、生动,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邓稼先》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首先让我们观看一段资料,(大屏幕播放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升起和氢弹试验成功的影视资料,两单研制成功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以及邓稼先刻苦钻研,带病工作的画面。)同学们,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和氢弹两弹的成功是我国国际力量大大增强,让世界重新看待中国。画面中的这位刻苦工作的人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我国的两单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邓稼先》。

总之,导入语起着联系师生情感、打开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将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能起到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堂课导入部分新颖突出,就能牢牢地把学生抓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论文作者:寇,文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摭谈论文_寇,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