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宁海波

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宁海波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012000

摘要:变压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相对应的检修技术及流程也较为复杂,采用人工检修方式的难度较大,且系统中一些微小的细节极易被漏掉,不利于变压器的稳定运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的检修效率较高,且广泛运用于电力行业。因为这一系统属于系统性工程,构建难度较大,且要求较高的处理技术,所以应基于现有技术现状,以系统技术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从检修处理技术入手进行系统改善,将针对电力变压器日常工作状态的检修工作提到日程上来。

1电力自动化变压器系统检修概述

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表现在其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等。就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工作而言,其能够为变压器检修提供充足的数据,研究、应用这些数据,能够增强变压器在维修方面的效果。变压器检修工作存在规律性,检修自动化变压器过程中逐渐累积的经验能够存入检修系统中。

检修人员实际检修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拥有充足的互联网分析知识,熟练掌握与变压器检修相关的技术,以便筛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构建专门的数据库,便于数据被随时调取、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处理与其他数据处理的方式不同,应采取有效的处理分析技术,深入分析数据库中的相关数字,特别关注用户使用后所提出的相关维修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找到相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不仅能够迅速处理数据,而且处理效果较好。对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而言,其作用不只表现在处理检修问题方面,还能够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予以数据化处理,并及时将准确结果传输给用户。此外,该系统能够自动保存重要数据,且能够有效保护这些数据,隐蔽性较高,使这些数据具有重大的潜在价值。

2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应用技术要点

2.1数据提取

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数据为核心,促进系统功能与价值的发挥,提取数据是后续数据建模与数据分析的必需条件。在数据提取过程中,由专职人员操作,采集系统存有的数据信息,并对其实施转型、清洗等系列性操作。提取系统内的数据信息,一方面能实现对电力设备过往检修数据的整体保存,有针对性的筛选数目,提升其精确度、可靠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以上操作方式的实施,还能实现对系统数据库的有效优化、升级,升级后的数据库,能更有效的提升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数据提取前,相关人员应明确变压器的检修原则,状态检修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考虑设备风险因素,动态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合理安排状态检修的计划和内容。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工作内容包括停电、不停电测试和试验以及停电、不停电检修维护工作。

2.2数据模型分析

初步分析、处理基础数据后,即可构建相关模型。因为电力系统的信息量十分庞大,所以电力系统通常采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结构模式进行构建。就客户端数据设计而言,主要通过VB进行设计,服务端设计则需要通过SQLServer等进行设计。通过SQL设计服务端的优点在于能够聚集基础数据,达到实体化的目的,为后续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就挖掘数据而言,主要挖掘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并结合对应的结构和主题,通过星形拓扑结构构建数据库。如此一来,维修过程中,技术人员能有效处理数据,使所查询的数据与故障类型保持一致,从而为以后的技术处理奠定扎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系统建模分析

和建设数据模型相比较,系统模式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更明显的繁杂性,其在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内也占据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建设系统模式,对数据建模升华目标的实现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系统建模之前,相关人员应积极获取本地供电局建模历程,并深度分析,以此为基础,更为科学的对比电力系统和对应供电所业务的运行状况,精确分析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在系统模型建设的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具有一定数据分析能力,并在实践中连续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若在分析系统建模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异样,则应及时予以解决。在系统建模过程中,应考虑数据分析、变压器设施检测、检修流程、故障数据统计等因素,尽量做到统筹兼顾、权衡分析,以同时提升系统建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水平。在对变压器状态检修时,检修策略的制定应从设备及电网可靠性考虑,做好各相关设备的统一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安排检修。设备在开展相应类别的检修时,不应仅限于处理状态评价所暴露的问题,应周密考虑,对其他可能进行的检查检修工作也应积极尽量安排,避免因考虑不周,造成缺陷处理不彻底而重复检修。在分析系统建模时,采用的方法通常较简单,且能够较为精确的阐述系统数据信息的本质性问题。

2.4B/S网络架构

鉴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变压器的检修工作涉及到数目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拟利用B/S网络架构对于检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为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在将原有C/S网络架构进行改造升级的基础上,B/S网络架构将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利用,在浏览器与服务器中完成系统操作。具体来说,用户在利用系统时,通过点击浏览器可以直接访问服务器并进行接下来的系统操作,在服务器端实现主要事物逻辑。该网络架构的应用适用于用户规模庞大的系统建设,对于客户端的电脑配置状况并无过高要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端维护与升级所耗费的工作量,节约运营成本。同时,B/S网络架构的应用可以有效规避客户端重复开发的问题,只需经由一次开发后即可开放相应使用权限,不再受人员、电脑客户端等因素的限制,还能够允许诸如LAN、WAN等多种接入方式,满足不同访问需求,使系统开发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此外,B/S网络架构还拥有更加完备的防御保护作用,确保相关访问权限得到有效保护,不仅提高了应用服务器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数据库服务器的稳定性能,伴随JAVA的进一步推广,B/S网络架构将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等特点寻求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2.5设备状态预警

开展实际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构建设备预警制度,将设备预警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变压器达到某个级别后会出现相应动作,此时需运用相关处理措施。例如,设备在实际运行时达到了特级预警,那么预警信息会发送到主管局长、专职主管和安监处长等。若主变压器存在断路器动作次数超过允许动作次数、超大运行负荷和分接开关档位动作超过运行动作次数等相关状况时,设备预警信息会迅速发送给相应的管理人员。预警信息发送到技术人员与领导的过程中,可以利用OA进行发送,亦或在MIS中进行提示。系统能够结合预警设备提出处理措施,诸如油化试验、绝缘实验以及停电检修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电力改革进一步深入和新技术设备广泛应用的形势下,电力自动化检修系统得以高速发展,日益凸显其重要价值。变压器检修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点内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确保社会用电的基础。因此,需增强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电力行业实现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福利.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9(02):45-46.

[2]全新数字化变压器亮相“ABB电力与自动化世界”活动[J].机电设备,2018,35(06):81.

[3]赵子慧,李洁.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14):131-132.

论文作者:宁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变压器检修系统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宁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