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头在结构件加工中的应用论文_佘敏娟

【摘 要】本文针对法向结构孔零件的机加,采用90º直角头加工工艺,对零件法向结构孔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合理简化,实现了五坐标零件转化为三坐标加工。以某型机零件为例,详细阐述了直角头在X+,X-,Y+,Y-四个方向上的应用、模拟仿真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直角头 数控加工 仿真

1 引言

在现代飞机设计中,机加件的应用十分广泛,是飞机的主要承力结构[1],该类零件具有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优势,是航空产品中较常见的一类零件,它既可以提高飞机的有效载重,也可以减少联接件数量,提高飞机的疲劳寿命[2],极大的满足现代飞机设计的要求[3]。

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决定其加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数控机加主要以三坐标和五坐标为主,三坐标加工适合于结构简单、直棱直角的零件,其优点是程编简单,加工成本低,能极大的满足生产进度的要求;五坐标加工适合于结构较复杂的零件,在机床合适的角度内加工任意摆角结构,但是缺点是程编复杂,加工成本高。为此,本文采用了直角头加工工艺方法,对五坐标零件法向结构的加工方式进行了有效的简化,实现了五坐标加工转化为三坐标加工,合理地简化了加工工艺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

2 直角头原理

2.1 直角头结构介绍

90º直角头适合槽孔内部立筋上法向结构的加工,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加工立筋上的法向孔。

本文使用的直角头规格为:BBT50-AG90/NBS6-215,结构简易示图如图1所示。

图1 直角头简易示图

2.2 直角头加工原理

直角头加工时是以转动中心驱动,底面对刀,直角头的具体尺寸如图2所示,其中直角头的固定结构(夹持刀具部位33mm)和转动中心距对刀面的距离(17mm),该尺寸对后续程序转化很重要。

图2 直角头尺寸示图

3 直角头应用实例

3.1直角头加工孔零件结构特点

某型机上的零件为结构件,在零件的立筋上不同部位均布有孔18-Φ34个法向孔,如图3所示,通过对零件结构尺寸分析,法向孔如何加工是该零件的最大难点,首先考虑机床摆五坐标加工,通过分析孔边距和机床主轴头的尺寸可知,机床受主轴头结构的限制,无法摆角加工;其次考虑钳工手动钻孔,钳工钻孔工作量特别大,而且有可能不能保证设计要求;根据法向孔的特点,孔距侧边立筋距离分别为50mm、70mm、80mm,孔距底面的距离为80mm,均大于直角头侧边距离17mm,结合直角头的特点,该零件适合使用90º直角头来加工,法向孔最为合适。

图3 使用直角头加工孔典型零件结构示意图

3.2 直角头加工孔程序轨迹的编制

由于程序轨迹和直角头使用时的驱动点不一样,使用直角头时,程序需要转化,将两者的驱动点转为一致。

刀尖转换:刀具长度+直角头伸出部分=35mm(刀具长度)+33mm(夹持刀具部位)=68mm;

对刀面转换:刀具中心到直角头对刀面的距离为17mm;

因此,以图4为例,现场实际加工时,程序轨迹需要向X+偏移68mm,向Z-偏移17mm。

图4 某型机立筋上的孔

本文加工孔程序如下:

第一步:编制加工孔的原程序,轨迹见图5(a);

第二步:转化对刀面后的程序,对刀面转换:刀具中心到直角头对刀面的距离为17mm,即程序需要向Z-偏移17mm; 轨迹见图5(b);

第三步: 转化刀尖后的程序,由于立筋厚度为35mm,所以刀具悬伸需要40mm,以防止撞刀。因此刀尖转换距离为刀具长度和直角头伸出部分之和(73mm),即程序需要向X-偏移73mm, 轨迹见图5(c)。

图5 刀尖指向为X+向直角头程序编制轨迹示意图

3.3 直角头专用后置转化

直角头后置转化是把原五坐标钻孔程序,出成APT,然后用直角头后置转换,如图6所示。

图6 直角头后置软件转化示意图

3.4 程序中转化轨迹注意事项

以五坐标编制完钻孔程序后,将五坐标程序转换为三坐标程序时,在工艺指令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删除G代码中的摆角;

(2)要在工艺指令(FO)中注明程序已经偏置,无需工人手动偏置;

(3)工艺指令(FO)中注明,加工时刀尖的指向,事例刀尖指向为X-;

(4)工艺指令(FO)中注明刀具长度,刀具长度不同,偏移量不同。

4 直角头仿真

本文使用的直角头规格为: BBT50-AG90/NBS6-215 ,根据直角头的特点,将直角头的结构尺寸设置仿真的刀具中,四个刀尖指向(X+,X-,Y+,Y-)均可仿真,仿真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和驱动点坐标如7所示。

图7 直角头仿真刀具示意图

直角头仿真时,注意事项:

(1)机床要与系统匹配;

(2)该仿真包含了四个方向的直角头加工:X+,X-,Y+,Y-,这四个方向的仿真关键在于刀具的选择,各个方向的参数已经设置在刀具中;

(3)程序必须是经过转化后的正确的加工轨迹,才可以仿真。

5 结论

本文根据90º直角头的特点,结合零件特征,详细阐述了直角头结构和加工原理,对加工立筋法向钻孔、铣孔、端面修整、斜面倒角等一类零件时,实现了五坐标程序向三坐标程序转换,并给出了编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 制造业自动化,2005,27(9):69-72.

[2]武凯,何宁 薄壁结构件铣削加工动态特性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7

[3]王焕庭,李茅华,徐善国 机械工程材料,2000.5

论文作者:佘敏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直角头在结构件加工中的应用论文_佘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