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刘 敏

(石河子卫生学校,新疆 石河子832000)

[摘 要]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进信息化技术的信心与决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试图利用这一现代化技术构建高效的课堂。中职英语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在不断加大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结合的探究力度,旨在实现中职英语教学的现代化与高效化。立足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就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论述。

[关 键 词] 信息化技术;中职;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现代教育因为信息技术的注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大的便利。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现代社会赋予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创新,实现教育教学与新时代的接轨,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机活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宽松、高效的学习环境中习得英语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英语知识的魅力,这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终身学习意识,发展学生英语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最近几年,中职生源质量随着高校扩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英语基础越来越差,而且学习热情几乎趋近于零。没有学习热情和兴趣的支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举步维艰,而且这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要想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必须要改正这一局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信息化技术具有声像兼有、图文并茂的特征,这可以满足中职学生追求新奇、趣味的心理需求[1]。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文本知识以动态化视频或者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引导中职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做到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之中。

(二)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的英语视野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的原因之一。不仅仅是因为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还是因为英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2]。众所周知,若是脱离了文化,语言也就不再有意义和有价值。而中职学生因为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所以在学习这门语言的时候才会出现吃力、低效等问题,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是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3]。具体来说,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英语教材以外的知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有利于突破中职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虽然同是语言学科,但是英语的音形义同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抽象性比较强[4]。所以,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不能记住单词,不了解文章的内涵等,这对英语教学水平的强化和提升有一定的阻碍。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缓解这一局面。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信息化技术变得形象且直观,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给学生讲解词汇一边利用多媒体配上相应的动态视频或图片加以解读,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中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视频,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尤其在英语方面,底子薄,素养低,不仅缺乏兴趣和热情,而且学习能力也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非常有必要。学生经过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跟不上英语教师脚步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问题越积越多的情况,反而能够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吸收。而且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视频,以微视频为载体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就可以解决由于课前预习过程枯燥学生普遍不投入的问题。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学生会专注学习,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课前就能全面掌握知识,上课时候做到胸有成竹。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相当于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从资源库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教学延伸,这对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增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词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展开猜词游戏。具体点说,就是教师在讲完词汇之后,给学生展现词汇所对应的场景图片或动态视频,如图书馆、浴室、飞机、书橱等,然后让学生抢答,说出对应的英文单词。这种猜词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的英语单词,又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英语词汇学习的乐趣。除了词汇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听力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练习,比如给学生播放带有字幕却没有声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为视频“配音”。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因为羞怯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倒装句”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由于语法知识比较枯燥,而且与汉语语言特点和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而且学习效果也往往不理想。为此,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Only In Dream Could It Be This Way”或“Only you”等歌曲。中职学生普遍喜欢听音乐,这样,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边欣赏英文歌曲,一边学习倒装句。相较于传统的口述式讲解或者板书式讲解,这种情境教学方式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可以降低教师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课堂练习,拓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日常运行效果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关注,凸显了高校决算报表质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政府会计改革中,必须充分考虑高校运行发展的规律以及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特殊要求,妥善处理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与现行制度之间的衔接,才能提高高校决算报表信息质量,满足广大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本文以广西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合实践工作,对部门决算编制、公布、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区内外比较分析,提出提升高校决算报表信息质量的解决措施,以促进部门决算工作质量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听着教师讲解知识,很少动脑思考,所以经常出现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枯燥、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变为形象、有趣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有效习得知识[6]。这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局面由教师单向传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不仅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对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到有效吸收。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延伸,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例如,在讲解副词最高级、比较级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专门讲解副词最高级与比较级的专题视频,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视频尽量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比如以奥运会比赛的场景为载体,通过“Who runs the fastest?”诸如此类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副词最高级和比较级并做到有效把握。这种声像兼有的视频,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认真、深入学习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在微视频的最后,教师再附上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再收集十个副词,分别写出它们的最高级和比较级形式,并运用它们简单地组几个句子。这样具有趣味性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全面了解并掌握这节知识点,为接下来课堂上的高效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解有关节日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西方的节日文化,比如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纪念意义等,让学生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包括西方人的性格特点、交往方式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中西方节日文化放在一起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个国家文化的不同。譬如,教师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西方人是如何庆祝圣诞节,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立足节日文化,让学生课下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如建筑文化、美食文化、礼仪文化等,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两国文化的异同,以此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英语知识。此外,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即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等。然而,中职学生对课堂练习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畏惧心理。学生的这些不良学习心理让课堂练习的价值无法发挥出来,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缓解这一局面,英语教师可以适当引进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练习的趣味性,排除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障碍,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课堂练习,以此拓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对比发现,细胞的形态在发生微弱的变化,神经网络输出的掩模也随着细胞形态的变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证明了模型的稳定性.以图9(a)中红框标注的两个细胞为分析对象,分别分析细胞相对面积即细胞覆盖的像素个数的变化曲线,以及细胞的平均相位即相位值求和后对像素个数求平均的变化曲线.其中,每隔1 s取出一幅全息图进行分析.从图10可以看出,细胞的大小逐渐减小,细胞的平均相位逐渐增大,最后都趋于一个常数.这是由于加药后细胞逐渐失去活性,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变小变厚,脱水死亡后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动态细胞的显微观察,丰富生物学上的分析.

同时,不考虑相邻两层铝股的间隙,根据实际情况对同层间铝股间隙进行调整,保证相邻铝股最小间距δ在0.1~0.2 mm范围内。导线仿真模型参数及铝股材料参数如表6和表7所示。

综上所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唤醒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且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中职英语教师要抓住现代化社会赋予英语教学的机遇,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实践路径——基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陈素莲(62)

参考文献:

[1]阮雯.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方法[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7,27(4):66-68.

[2]犹明梅.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延伸中职英语课堂教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197-199.

[3]苏婷婷.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60-61.

[4]黄明洁.“互联网+”背景下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6):83-84.

[5]傅渝稀.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85-87.

[6]马静.刍议信息化教学手段延伸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J].教育现代化,2019,6(22):231-233.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160-02

作者简介: 刘敏(1984—),女,汉族,河南人,硕士,中级,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编辑 张 慧

标签:;  ;  ;  ;  ;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