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_曾凡兰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76例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例数、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pro-BNP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心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6MWT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慢性肺心病;加重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

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要积极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同时要控制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1]。为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在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环磷腺苷葡胺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48例,女28例,年龄在51-79岁之间,参考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76例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9±2.6)岁,病程在3-9年之间,平均病程(5.2±1.4)年,NYHA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18例,Ⅳ级4例,其中心功能衰竭17例,肺功能衰竭20例。观察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4±2.3)岁,病程在2-11年之间,平均病程(5.6±1.3)年,NYHA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5例,其中心功能衰竭16例,肺功能衰竭23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生素、强心、利尿及氨茶碱等药物,同时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将150mg环磷腺苷葡胺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100-150min之间,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例数、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包括心悸气短、躁动不安、嗜睡、胸闷乏力、下肢水肿、紫绀、颈静脉怒张、喘息、肝肿大伴压痛,每项临床症状采用0-3分积分法进行严重程度评价,0分表示无相应临床症状,3分表示临床症状严重,对比治疗前后分值变化,症状积分降低70%以上表明症状明显改善[4]。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清D-二聚体、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及内皮素(ET-1),血清D-二聚体含量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pro-BNP和 ET-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指标血清水平越低说明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血气检测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后7d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上述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呼气阻力(RE),心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右室内径和心胸比[5]。根据临床症状、心肺功能改善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三类,显效即指治疗后水肿、肝肿大、紫绀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呼吸困难、肺啰音基本改善,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有效即指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及肺啰音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即指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将显效及有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实验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诱发右心扩张、肥大,并伴有不同程度右心衰竭的心脏病[7]。该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主要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心悸气短和劳动耐力下降等,该期患者未出现心肺器官功能性损伤,而失代偿期患者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心肺功能器质性损伤或衰竭,为此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是较为棘手的临床难题,患者远期预后普遍较差[8]。本文在传统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将环磷腺苷葡胺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而介导内皮功能及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测指标D-二聚体、pro-BNP及ET-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源于环磷腺苷葡胺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改善心功能及肺循环的作用,环磷腺苷葡胺能通过心肌细胞内活化蛋白增加其对强心剂的敏感性,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心肌正性肌力[9],通过促进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通过作用于糖原磷酸化酶保护心肌细胞,还可通过增加心房肽和心钠素的水平改善肺循环[10]。由此说明,环磷腺苷葡胺能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共同产生强心、保护心肌细胞及改善肺循环的综合疗效,在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卫,蕾茹,黄晓霞,等.黄茂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197-1198.

[2]毛庆录,徐梅.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地尔硫卓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合并快速房扑房颤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26):3698-3700.

[3]林雄方,陈浩.氟伐他汀联合环磷腺昔葡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6,47(3):66-68.

[4]张中兴.酚妥拉明、环磷腺苷葡胺、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64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95-96.

[5]缪胜菊,马杰军,桂峰.低分子肝素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B):3970-3972.

[6]戚春辉,杨勇,施国华.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805-2807.

[7]李锐,杨波,陈燕,等.丹红和硫酸镁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200-201.

[8]王俊伟,罗莉丽.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米力龙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5-8.

[9]吴喜悦,杨桂芹,史本国,等.环磷腺苷葡胺并单硝酸异山梨醋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5):429-431.

[10]蔡雪莹,曾惠清,陈波.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08-609.

论文作者:曾凡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3

标签:;  ;  ;  ;  ;  ;  ;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_曾凡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