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点及趋势研究_哈利·波特论文

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英国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据分析法。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图书出版业包括图书生产、图书发行销售和图书消费三大环节。其中,图书生产是由作者、出版社和印刷厂来实现的,图书发行销售是由批发商及书店等来承担的,图书消费则涉及个体用户和团体用户(主要是指图书馆)。但通常来说,作者群体和印刷行业并不在出版产业研究范畴,本研究也不涉及这两个实体。另外,本研究对图书销售环节将分别从销售业绩和销售渠道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英国出版产业统计数据。其中,出版商协会的《英国图书出版产业统计年鉴》、英国图书营销公司的《图书事实在线》数据库和《图书和消费者》年度报告,以及英国国家统计局的《产品销售和贸易:图书出版》年度统计资料等,是本研究的重点参考资源。同时,本研究也参考了尼尔森公司、英国BERR(前工商贸易部)、书商协会、拉夫堡大学图书情报统计小组等相关公司、部门、协会和研究机构的统计资料。

然后,本研究将收集到的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总,当同一条目有不同数据时,以其最新版本为准;对于部分缺失的年度数据,用n/a表示。最后,本研究对数据表格进行批判性分析:一方面,采用纵向的对比分析视角,比如计算同一条目在不同年度的变化幅度,试图总结某个特定环节在这个时段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法,比如比较英国主要图书出版市场的不同表现,试图发现各自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变迁。

二、研究发现

1.图书出版环节

(1)从总体上看,年度出版新书(包括新版)数量有所下降。跟美国和中国一样,英国年度出版新书的数量曾超过12万种。从2000到2007年,各个年度变化幅度不一,2003年达到了最高峰,但总体而言,其年度出版图书的总量下降了将近1万种。与此同时,全球出版的英文图书在2007年达到将近26万种,比2000年增加了11%。但考虑到英国仅6100万的人口数量,其书目与人口数量的比例为1:528,这在全世界所有主要图书市场中是最高的(参见表1)。

(2)注册增值税的出版公司的数量有所下降,集团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英国实施出版登记制,出版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尼尔森图书数据显示,英国目前约有4500多家出版公司。但是,注册增值税的公司却徘徊在2500家左右。2007年是2330家,比2000年减少了80家,除了营业额在10万到25万英镑之间的注册公司数量增加了20家之外,其他级别的注册公司在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分别是营业额在50万到100万和500万英镑以上的中等规模和大型出版公司(参见表2)。

英国大型出版公司数量的变化也是其集团化发展的一个写照。英国出版集团化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21世纪之初,英国出版集团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法国阿歇特集团通过兼并Hodder Headline等公司而超越德国贝塔斯曼,成为在英国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2003年,排名前四的国际出版集团已占英国整个市场份额的43%,而2008年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了(参见表3)。

(3)从业人员数量基本稳定,薪酬有所增加,但仍然偏低。2004年英国出版业就业人数为16.8万人,其中图书出版就业人数3万人,报社就业人数5.5万人,期刊出版就业人数6.2万人,其他相关行业就业人数1万人,报刊代理机构1.1万人。英国出版业销售收入的稳步上升并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直接增长,2004年以来其出版业仅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年均增长不足0.8%,报纸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很大程度上被图书期刊行业的就业人数下降所抵消[2]。

根据图书职业网对2002年和2004年英国出版业薪酬的调查,2004年的平均年薪将近2.4万英镑,比2002年提高了5%,增长水平要高于同期其他行业。但2004年英国人均年收入为2.7万英镑,其中文化、传媒和体育领域平均年薪将近3.5万英镑。所以相对而言,出版行业的报酬还是比较低的。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性雇员的收入高于女性雇员;从年龄分布来看,31~35岁之间的雇员平均年收入最高(参见表4)。

2.图书销售环节:销售业绩情况

(1)从整体上看,图书销售量和销售额呈现逐年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2001到2007年,尽管年度出版图书总量有所下降,但英国所有图书的年度销售量和销量额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两者这七年的变化幅度均将近20%;图书的平均价格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没有太大的起伏。而图书退货率则相对比较高,这也是近些年来英国出版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参见表5)。

相对于报纸和杂志出版市场,英国图书出版的市场规模和销售收入相对比较低。但图书出版并没有依赖广告收入,同时却一直在积极扩展国际市场[3]。因此,在这个时段,图书出版市场表现比报纸和杂志出版市场都要好,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高达19.3%,远远高于其全行业平均增长幅度;而后两者由于受到受众不断下降的影响,其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不理想(参见表6)。

(2)各类型图书的销售都在稳步发展,但虚构类图书是市场主力,儿童图书发展最为迅速。从销售量和销售额的角度来看,2001到2007年,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都有所发展;但虚构类图书一直是英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销售量通常占市场份额的27%~28%。其他依次为非虚构类/参考类图书、儿童图书、中小学/ELT图书和学术/专业类图书。而纸皮书占虚构类图书年度销售量的88%~89%(对应的销售额比例则是75%~78%)[4],远远高于硬皮书的比例。

从增长幅度的角度来看,儿童图书的发展最为迅猛。从2001到2007年,其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幅度高达30.8%和37.9%。儿童图书在这些年的优越表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畅销。根据图书营销公司的统计,如果不统计《哈利·波特》的话(以2006/07年为例),儿童图书的销售量其实没有大的起色,而销售额则是有所下降的(参见表7)。

(3)图书出口销售额持续增长,表现优于其国内图书市场和美国图书出口市场。英国凭借其语言优势在图书出口市场一直有相当不错的业绩。在英国国内市场,由于价格战的问题,图书平均价格有所下降。同时,从2001到2007年,尽管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也都超过10%,但其表现远远不如出口图书市场。若考虑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的收入的话,两者的差距则更为明显。根据出版商协会对英国37家主要出版社的调查分析,2004年其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的总收入为1.28亿英镑,其中44%来自前者,44%来自后者[5](参见表8)。

自2003年以来,英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图书出口国。尽管英镑汇率居高不下,但英国在图书出口市场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同时,相对于美国而言,英国图书出口在目的国或者地区覆盖面方面更具广泛性。据统计,2007年美国45%的图书是出口到加拿大的,其前十位的市场份额就占了85%,而欧洲是英国最大的图书出口到达地区,其前十位的市场份额只占总市场份额的59%[6](参见表9)。

3.图书销售环节:销售渠道情况

(1)在店铺零售方面,尽管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大型连锁书店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发行渠道。店面销售是英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在2003到2006年期间,其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70%,只是在2007年有所下降。其中,大型连锁书店是最主要的发行渠道,尽管其市场份额在逐年下降,但无疑仍然是读者首选的购买图书场所。其次是包括独立书店、议价书店和专业书店在内的各种其他书店。据统计,在这个时段,独立书店进一步萎缩,市场份额达到10%的临界点[7](参见表10)。

但同时,不同的大型连锁书店也持续保持激烈的竞争态势。如2007年,W.H.史密斯在全英拥有646家分店,比2001年增加了79家;截至2007年,HMV媒体集团拥有323家分店,其中,沃特斯通是其旗舰,该店在2006年兼并了奥塔卡;鲍德斯在英国的销售额于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目前已经出售其在英国的业务;而作为著名的学术图书连锁店莱克韦尔在分店规模上几乎没有变化。

(2)在直销方面,在线购买发展非常迅猛,其中亚马逊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在众多图书销售渠道中,网络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式,其销售量和销售额所占的市场比例从2003到2007年都增长了大约两倍。在2007年,通过网络销售的图书金额占市场的16%,仅次于占市场份额37%的大型连锁书店。网络无疑已经成为重要的图书销售渠道。其中,亚马逊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相对于2004年来说,2006年亚马逊英国分公司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将近两倍,同时亚马逊美国公司和日本分公司也开始活跃在英国市场并成功跻身于十强,三者的市场份额将近83%。其他的市场份额被大型连锁书店(比如W.H.史密斯和沃特斯通)以及其他零售超市(比如赛恩斯玻利和特斯科等)分割,虽然它们也在努力参与该市场份额的争夺,但各自的市场份额只在1%左右。

(3)在批发方面,图书批发业务进一步趋向集中,从三足鼎立到两雄称霸。英国图书销售商一般很少直接进货,而是由分销商和批发商扮演桥梁角色,提供图书配送以及货款支付等服务。其中,比较大的图书批发商有THE(Total Home Entertainment.)、贝特拉姆和加德纳斯等。但由于英国国内一些批发公司属于私营企业,营业额属于商业机密,因此,很难得到英国图书批发市场规模的准确统计数字,从而无法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批发商发展变化做精确的判断和分析。

但从整体来看,英国图书批发商业务占整个图书市场的30%~35%,其中75%是由上述三家全国性批发商所控制,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自从1996年取消图书净价协议后,与图书零售一样,图书批发业务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图书出版业和零售业发展的垄断化趋势也同样发生在图书批发业。英国商业零售巨头伍尔沃斯集团于2006年9月耗资2000万英镑收购了THE公司之后,于2007年2月又以2900万英镑收购了贝特拉姆。据估计,目前伍尔沃斯集团在英国图书批发市场的份额已经将近50%。因此,英国图书批发业的局面从原先的三足鼎立演变为现在的两雄称霸。

4.图书消费环节

(1)与图书销售情况相对应,整体上图书消费量和消费额也在逐年稳步上升。从整体上看,英国本土读者购买图书的数量和金额在2001到2007年之间也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以零售为例,2007年比2001年分别增长了22.6%和24.7%。自从1996年取消图书净价协议后,以打折价购买图书的数量占读者购买图书总量的比例在经历了1997年(36%)到2000年(44%)的大幅度提高后,连续四年基本保持不变,2005年又有所回升(47%)(参见表12、表13)。

从人口统计学基本参数的角度来分析,在这个时段,女性购买图书比例略高于男性,35~54岁之间和社会等级为C1的消费者是图书最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另外,在1997/98年度英国重新启动了全国性的图书券计划后,读者利用图书券购买的图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个时段,2005年是个高峰,其利用图书券购买图书金额超过3000万英镑,2006年和2007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这个时段还是增长了13.4%(参见表14)。

(2)作为主要团体用户的图书馆在图书购买方面表现极其平庸。根据出版商的估计,2007年75%的英国图书市场消费额达到35亿英镑,其中个体用户消费额大约为25亿英镑,其他10亿英镑则来自于团体用户的消费,主要包括各大类型的图书馆。通常而言,图书馆是个相对稳定的图书消费群体,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学院图书馆,在2000到2006年期间,其图书购买经费基本保持不变,但6家国家图书馆和130家左右的中小学图书馆的购书费用(包括购买其他印刷资料)却被大幅度削减(参见表15)。

虽然大学/学院的购书费用未见缩减,但相对于期刊和电子资源的投入和购买情况,英国大学/学院图书馆在图书购买方面发展非常缓慢[8]。在2000到2005年期间,英国大学/学院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方面的消费额增长了66.7%,在期刊方面的消费额增长幅度也达到了25.6%,而在图书方面则只有2.58%的增长幅度。其中,这部分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大学图书馆的贡献,老大学图书馆可以说是几乎不变,而学院图书馆则呈一定程度的缩减趋势。

三、讨论

在图书出版环节,跨国出版集团是英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英国最近几年出版市场的良好表现与跨国出版集团的国际化思考视野和全球化经营策略是有着密切关联的。相对于早期旨在一味扩展规模的购买兼并情况,2000年以来出版集团在扩展规模的同时也注重其组合的有机性。比如说,在2007年,美国学术出版商约翰—威利以50亿英镑购买了英国莱克韦尔的出版业务,而BBC则将大部分的大众消费出版业务出售给了蓝登书屋。但是,除了上述的跨国出版集团之外,许多独立出版商在英国最近几年的出版业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畅销图书和获奖图书都出自这些独立出版商之手,其中,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的《哈利·波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在图书销售环节,图书零售业的垄断化发展态势是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大型连锁书店的垄断化趋势给英国出版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系列问题。自从1996年取消图书净价协议之后,英国出版业采用零售建议价体系[9],连锁书店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实施打折策略,导致许多独立书店宣布破产,从而严重影响了大量高质量的专业图书的出版发行。另外,连锁书店的这种垄断地位也深刻影响了发行商与出版商的关系:一般出版商如果无法进入大型连锁书店的话,就会面临生存危机,这样,连锁书店的地位就明显高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可以肆意退货以满足自己的资金周转需求[10]。这也就是这些年英国图书出版业退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图书消费环节,相对于同期内报纸和杂志的销售额在以不同的程度逐步下降的情况,图书的消费量和消费额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应该说,这种发展态势是与政府和行业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在意识到国民阅读需求下降后,英国政府和出版业开展了大量的活动,比如每年举办世界图书日,针对中小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出版社和书店也不断积极地探索各种营销活动(尤其是利用圣诞节的节日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老读者并吸引了新读者。对于图书馆而言,尽管工作人员薪水和日常设备维护成本在逐年增加,但获得的财政补贴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同时,面对学术期刊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图书馆不得不削减图书购买经费的投入[11],情况比较严峻。

从某种程度上讲,出版产业是技术驱动型产业。不管从图书出版、销售还是消费环节来看,新技术的发展对英国出版业确实带来了重大的影响[12]。据统计,截至2007年,英国共有1494万户家庭拥有互联网接入点,占英国总家庭数的61%,而几乎所有的商业和公共机构都装有宽带[13]。可以说网络在英国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为英国出版业网络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英国网络出版在不同类型出版市场中的表现是很不一样的。在STM学术出版领域,数字化内容和网络化传递已经成为主导的出版模式[14]。但在大众图书出版市场,尽管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网络也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读者阅读习惯和版权保护问题等因素,网络出版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瓶颈。

四、结论

通过对2001年到2007英国图书出版业的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认为2000年以来英国出版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在图书出版产业链环节,年度出版新书书目和注册增值税的出版公司数量有所下降,出版集团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数量基本稳定,但薪水有所提高;在图书销售环节,图书销售量和销售额整体上呈逐年稳步发展态势,其中虚构类图书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儿童图书发展最为迅速,图书出口市场表现优于国内图书市场和美国图书出口市场;大型连锁书店仍然是最为主要的发行渠道,在线购买图书方式发展非常迅猛,而图书批发业务则进一步趋向集中。在图书消费环节,与图书销售情况相对应,整体上图书消费量和消费额也在稳步发展,但作为主要团体用户的图书馆在图书购买方面表现极其平庸。

本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总结了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本研究也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数据不是分析某一时段产业发展特征和趋势的唯一纬度。出版业的发展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微观的读者购买习惯因素。同时,二八律效应在图书出版业表现得非常明显,往往少数几本畅销书就能改变某一年度整个图书行业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数据。所以本研究利用数据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必然具有一定的偏差和片面。其次,各大出版类型市场(比如大众消费图书市场、教育/ELT图书市场和学术/专业图书市场)由于各自的特性而差别很大,但本研究的分析只是基于英国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宏观视角,并没有具体分析这些不同出版类型市场在2000年以来各自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标签:;  ;  ;  

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点及趋势研究_哈利·波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