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融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张喜平

把“爱”融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张喜平

重庆市忠县涂井县石堡镇小学 404313

【摘要】 :对于学生的动态,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多给学生阳光、赏识、鼓励,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信。使得学生在行为、学习各方面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使得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关键词】:观点学生、发展观点、爱、

时下常常听到同事们这样的埋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没有一点纪律观念,责任心差”“成绩一塌糊涂,又不爱学习”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一交流,诉苦之声不绝于耳,在很多同行的眼里,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些不听话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找不到零星半点的长处。优生在整个社会当中,有光环笼罩,但毕竟是少数,而问题学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因此,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把更多的爱和光播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走出封闭,走向自信,走向成功,塑造他们完美的灵魂。

每当听到这样的议论我总感觉到很疑惑,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深深地爱着自己所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应该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过去的学生的确比现在的孩子听话一些,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远远看到老师走来,赶紧屏声静气站立在一旁,老师走到身边时,低眉顺眼地叫一声:“老师”,待老师走后才敢再行。现在到校门外一走,常常看到一群群男生叼着香烟,旁若无人,不是见到自己的班主任来了绝不会收敛半点。

对此,我认为在塑造后进生灵魂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学生

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虽然它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折射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其实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即积极因素)和缺点(即消极因素)两方面。对待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待问题学生却只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于学生进步。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常常是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他们有能力犯错,也同样有能力改正错误,在犯错误中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是最珍贵的。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行为。以学生的优点激励他们,使之明白自己的缺点和及时改过,进而完美其自身。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自古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教师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问题学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相信他的明天会好。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怕,怕得是,心如死灰,无所依托。学生对于自己所犯的错或是以前的种种不良行为,最忌别人提出。他们有着积极的心,却又害怕失去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作为教师当让他们降温的心逐渐升温,恢复少年人应有的“热力”,用我们教师的“热心”为其助燃。相信他们一定是好孩子一定能成功,重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记得新学期接手新班级,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一位名叫李某的学生,上课不太专心听讲,思想容易开小差或与同桌讲话。据了解他在小学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霸王”。不遵守纪律、与老师顶撞,爱逞能、打架,作业拖?。同学们也把他当作笑料,但他热爱劳动,积极参加体育比赛,我对于他的优点进行总结、表扬,使同学们对他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要求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经过这次,他性格变的活泼开朗,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用赏识的观点看学生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成功的教育往往不是靠?打脚踢,而是在适当时为他“竖起大拇指、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一个肯定眼神儿、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优点、缺点,以扬优点,克服缺点,要用心的爱学生,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当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当投以真挚的爱,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哪怕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错了,教师也要表扬他勇敢、不怕错的精神,鼓励他下次继续发扬,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相信他能成功。学生对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儿都相当注意,所以教师要多赏识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会,有发展前途。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问题学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做到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在具体的工作中,?常赞美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工作者担任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古语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

总之,作为班主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教育他们更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细无声。对于学生的动态,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多给学生阳光、赏识、鼓励,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信。使得学生在行为、学习各方面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使得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论文作者:张喜平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把“爱”融进孩子的心灵论文_张喜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