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日本未来社会重塑_异化劳动论文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日本未来社会重塑_异化劳动论文

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塑日本未来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视角论文,未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倍内阁第二次执政时期的急剧右倾化反映在两个事件上:一是在“3·11”大地震后大多数日本国民希望日本无核化时,安倍政府依然追求眼前利益,遵循财阀意愿,重启核电站,并输出核技术;二是听从美国的意志,无视宪法,强行通过《安保法制法》(战争法案)。日本的和平宪法(1946年11月公布的《日本国宪法》)对于协助美军作战有种种限制,而战争法案则将这些限制悉数去除,使自卫队变为能够与美国一起参战的军队。安倍政权不顾众多国民、各路媒体、绝大部分宪法学者和作为“护宪者”的前法制局长官、前最高法院法官的一致反对,强行表决通过了战争法案。在历届自民党内阁中,如此露骨地为财阀服务、紧紧追随美国的政权实属罕见。

       战争法案强行表决通过的当天,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呼吁建立废除该法案的国民联合政府,要求解散国会,再度选举政府,为进行普选、废除战争法案而斗争,并提出新国会多数派的政府应立即废除战争法案。这一呼吁得到了各界反战争法案运动人士的积极支持。

       在日本共产党呼吁的基础上,反对战争法案运动的学者、学生、妈妈会等众多市民和组织组成了“寻求废除安保法案和恢复立宪主义市民联盟”,以求实现在2016年夏季的参议院小选区选举中由支持废除战争法案的候选人上台。许多知识分子将建立“国民联合政府”的运动称为“21世纪市民革命”。我们知道,日本虽然由于战败实现了战后民主化,但国民运动却并非其实现民主化的主体。而如果建立了“国民联合政府”,就将成为以国民运动为主体而建立的第一个政府——至少是存在此种可能性。

       对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府来说,这一运动自然是巨大的威胁。补正预算和对美政策正是为抵御此威胁而提出的。不仅如此,一直支持安倍首相的右翼势力还进行了以修改宪法为目的的选举,强行策动修改宪法。参议院和众议院就此问题展开的争论愈演愈烈。昔日的保守派与革新派之间的对立,即右派与左派之间的对立,在战争法案之后演化为是否捍卫立宪主义、民主主义和个人尊严的对立——安倍政权过于粗暴地践踏了这些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双方的根本对立点是作为一个法治国家的日本是否遵守宪法的问题。

       一、新的未来社会理论之构想

       那么,“21世纪市民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呢?日共委员长志位和夫和市民联盟都声称,要为建设一个恢复立宪主义、尊重个人尊严的政府而努力。个人尊严是日本宪法的根本理念。尽管宪法第十三条中有“全体国民都作为个体而受到尊重”的语句,但安倍政权的右翼国家思想是轻视个人的国家主义思想,而“安倍经济学”则是逢迎财阀、忽视劳动者尊严和权利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①捍卫生命与健康、生活与人类尊严的生活逻辑,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是基于生活逻辑的。上世纪70、80年代,非马克思主义者设想了乌托邦的未来社会理论或后工业社会的信息化社会理论。与此相对,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反对资本逻辑的工人阶级奋斗的目标。然而,事实却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使社会主义的形象大为褪色,在人们心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说服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崩溃之后,世界局势在1990年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再使用“社会主义”这一词汇,而开始讨论后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问题。日本劳动者函授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的教科书在谈及未来社会时,也不再使用“社会主义”一词,而是以“后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来指称。事实上,在日本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中,充满了不能直接提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名词的苦恼。

       为未来社会理论投石问路的是日共下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不破哲三先生。他通过对《哥达纲领》的新解读,提出了与从传统“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的“两阶段社会发展理论”不同的“后资本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笔者认为此理论极为重要,因为它将马克思主义者尚在摸索中的共产主义信念通过“后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再次积极展开。今天,无止境地追求利润的、贪婪的资本主义,以及抛开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本主义,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而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使非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论及“资本主义的终结”。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有必要积极运用后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来阐发共产主义理念。

       本文是一篇以马克思的思想为基本观点和轮廓的尝试之作,将从观照日本现实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两方面入手,以哲学方法阐释共产主义理念。

       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一:从生活逻辑出发的方法

       人类的生活是在互为媒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未来社会理论必须在这两种关系中进行考察。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上是以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为基础的社会,而就资本家一方来说,其逻辑可被称为“资本逻辑”。资本逻辑表明了资本的本质,即为利润最大化进行资本积累。

       笔者之所以采用“资本逻辑”一词,部分是因为这一词汇对包含笔者本人在内的经济学专业以外的人士来说较为容易理解。此外,还有一点原因与马克思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理论有关。正如《资本论》中以“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②为代表的物象化理论所阐明的,资本家之所以是资本家,正是因为其人格中强烈体现了资本这一物象所产生的经济活动。

       由于资本剥削劳动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体现工人阶级利益的劳动逻辑和阶级逻辑是与资本逻辑相对抗的。在此,本文以包括劳动逻辑的“生活逻辑”作为与“资本逻辑”相对抗的主轴。生活逻辑并不局限于狭义的消费者逻辑,而是包含劳动生活和消费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的逻辑,其主体为劳动、消费、休闲的生活者。③生活逻辑的立足点是人类生活的尊严。具体来说,生活逻辑包括:在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满足地生活,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像重视自己的生活一样尊重他人的生活,同时对包括劳动生活在内的整个生活保持享受的态度。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满足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在“3·11”大地震之后,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作为生活逻辑的重要因素浮出水面。

       而当我们审视马克思的思想时,可以发现,他一生都在关注包括劳动生活在内的人的生活方式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为此特别重视“生活过程”这一概念。“生活过程”概念的意义,在于将人类生活作为每个人的生活活动的过程加以动态考察。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巴黎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穆勒评注》)中,“生活活动”和“异化生活”已成为考察的焦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受到了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是马克思以对私有制进行概念性掌握为目标而开始经济学研究的最初笔记。此时,马克思还未对资本主义进行结构性批判,但却已经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

       过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和评价“异化劳动”的部分常常与“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放在一起。然而,以这样的方式阅读该手稿并不合适。作为哲学和经济学连接点被归纳起来的《巴黎手稿》,其意义并不仅仅是讨论“异化劳动”,而是从整体上讨论“异化的人类生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一手稿》中,马克思考察的是“异化劳动”;而被普遍认为撰写于《第一手稿》与《第三手稿》之间的《穆勒评注》,则探讨了异化的交往(“社会交往的异化形式”);《第三手稿》考察的是“异化的人类生活”。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点明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异化劳动”,这是马克思最早的经济学分析。而对“异化劳动”的具体讨论,则从哲学上考察了劳动对人类的意义。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影响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生活活动。然而,人类的生活活动并不能还原为劳动。

       顾名思义,《穆勒评注》是马克思对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纲要》的评注。起初,研究者们将其作为马克思为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准备的笔记,但是事实上,这本笔记是代表马克思自身经济学学说开始发展的最初著作,并在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得到日本经济思想理论界的重视。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讨论了“异化的交往”,即物象化,并在对后来《资本论》中的物象化理论进行初步的逻辑展开的同时,分析了不局限于经济学范畴的创造人类社会关系的“交往”概念。

       在《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在讨论“异化劳动”和“异化的交往”等“经济异化”问题的基础上,以上述“异化的人类生活”和“对异化的积极扬弃”为主题,将异化的人类生活与人的需要和享受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所谓享受,即通过生活活动满足需要,并伴随着满足和喜悦,为自身的生活提供自我确证。生活者所享受的是在生活活动中获得产品及对产品的消费。在《巴黎手稿》中,消费概念尚未被范畴化,马克思重视的是包含消费意义在内的享受这一范畴。从满足需要而出发的享受,作为“直接共同的享受”和“社会的享受”,与共同体中生活者的感受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如对音乐的享受唤起“人的音乐感”和“有音乐感的耳朵”,人的感觉拥有“享乐能力”。马克思提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④的主张,将人类的享受能力看作历史的陶冶。

       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享受的异化形式,即“全身心投入享受之中”的浪费,或产业资本家为赢利而采取的“算计的、经济的享受”,以及将人的感觉和需要贬低为粗俗事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对陷入扭曲的“粗俗的需要”或“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彻底的、粗陋的、抽象的简单化”⑤的事物,马克思也作为“异化生活”加以批判。

       此外,有必要特别提及被收入《第三手稿》的“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将这部分内容与《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相关联进行考察,无法完全把握其意义,因此必须将这部分内容与异化劳动相分离来考察。如此一来,《第一手稿》中就只包括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和异化劳动与未异化的人类劳动的对立两部分,而并未提及对异化的扬弃。相应地,这部分手稿有助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在《第三手稿》中所表述的“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以及“扬弃一切异化的共产主义”的主张。

       纵观整个《巴黎手稿》,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此时所关心的是私有制下包括劳动与交往在内的人类生活整体趋向异化的现实,以及共产主义对异化的人类生活的扬弃。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构思共产主义的呢?

       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二:从异化论观点出发的方法

       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将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看作对最初事物之思辨的复归的环节,并将其与“肯定的、感性的现实”相对立。相反,马克思则将现存事物作为否定性事物来把握,积极地继承了对否定性事物加以否定的黑格尔逻辑,即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否定性”的辩证法。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的名言相一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⑥对否定性事物的否定,并非完全否定否定性事物,而是意味着将现存事物作为否定性事物来把握,从对否定性事物的否定出发,继承其中更高水平的肯定方面。此外,有必要对《第三手稿》中“共产主义是被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这一论点中的否定性事物做否定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异化劳动”结果的私有财产是被当作否定性事物来把握的。但是,马克思并未将私有财产放在共产主义的对立面,对其加以全面的否定和拒绝,而是在积极继承私有财产这一异化的否定形式的肯定方面的同时,设想了私有财产的否定形式——共产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言:“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⑦

       然而,为了积极继承异化的否定形式中存在的肯定方面,就有必要对异化形态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克服。如果不这样做,自然就无法继承和发展异化形态中所隐含的肯定方面。而对于如何在批判和克服的同时继承和发展肯定方面,马克思使用了黑格尔的“扬弃”(Aufheben)一词,其意义包括提高、保存和废弃等。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通过对现实的私有财产带来的异化的、否定现实(包括经济异化以及由此派生的二次异化在内的全部生活)的具体而彻底的批判,以及对其中隐含的肯定方面的自为化和理念化,而设想出的与之相对的理念。因此,要循着马克思扬弃异化的观点来设想共产主义,就必须从异化生活出发,展望其具体扬弃的方面。

       诚然,马克思在撰写《巴黎手稿》时还只是以“私有财产”这一概念来表现资本主义,既没有阐明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也没有谈及国家及其权力构造。然而,对于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的理论来说,除了制度论的方法,还有必要根据资本主义的异化生活及其具体现实来设想对其扬弃的方向。这一点就是异化论方法的意义。

       四、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三:联合的方法

       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异化为市场上卖方与买方的工具性关系进行了分析;而在《第三手稿》中,他将共产主义设想为扬弃了异化关系的共同体。为此,他在《穆勒评注》以及探讨共产主义问题的《第三手稿》中也特别强调人类是“共同的存在”。

       马克思是以每个个体独立的联合来理解共产主义运动的实现的。“联合”(Die Assoziation)这一概念,也被译为“联合体”、“结合”、“共同体”、“共同的结合”等。“联合”的观点在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的著作中逐渐展开,贯穿于马克思青年时代的著作直至《资本论》。所谓联合,并非在未来的社会中突然形成,而是在异化的、物象化的资本主义现实中以及在与资本主义现实相对抗并与之相异的运动和活动中形成的个体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独立、自由的个体的联合,是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否定现实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独立、自由的个体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而运动的主体就是“联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价值观,就是作为未来社会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的特征。以运动的联合建设未来社会,其实质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与贯彻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资本逻辑之下的企业活动不同,合作社和非营利组织法人、社会性的企业等机构,是不局限于资本逻辑的,而是基于生活需要来组织活动的主体——这就是联合的萌芽。虽然马克思已经在合作社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发现了联合的萌芽,但今天的大企业与马克思眼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参与经营无法成为劳动者的权利,那么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成为“联合”的可能性就不存在。

       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物象化之现实的运动和活动,“联合”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联合”也是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诸个体相结合的最初方式。因此,如果避而不谈“联合”的理论,就无法论述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理论。

       五、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异化的工业化

       然而,将共产主义理念等同于诸个体的结合、“联合”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设想人类生活的两种关系中的另一种,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⑧这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所谓物质变换指的是人类与外界自然在生命体内摄取、消化、吸收(同化)、排泄(异化)的过程,是生物与自然最原始、最基本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生产劳动为媒介进行的,资本逻辑主导的近现代工业化,是导致《资本论》中所说的“物质变换”的紊乱以及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破坏的异化的工业化。目前的科学发展对物质变换的紊乱影响产业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认识还很有限,但这一紊乱可以归因于毫不关心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破坏、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现代的工业化从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使其必需的能源从木炭、风车、水车向大型水电、化石燃料以及核能的方向发展。工业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然而,我们至今仍然不能忽视资本逻辑主导的工业化以异化而扭曲的形态发展的事实。现在进行的工业化是以大量消耗能源的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对自然的大规模无序开发,以及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耗能源(异化的工业化),是资本逻辑主导的20世纪工业化的特征。支撑这一工业化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导致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而核能的应用则导致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核事故。

       异化的工业化,特别是20世纪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环境问题。工业产品的生产无论以何种方式对自然原料进行加工,都是对自然的分解和掠夺。随着产业技术的提高,生产的规模越大,对自然的掠夺就越严重、越无序,自然环境所承受的负荷也就随之加大。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煤烟和污水)则污染了环境。尽管在工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和废弃物导致污染的状况,但资本逻辑依然毫不关心环境保护。由于净化装置对煤烟和污水的净化只会降低利润,因而加装净化装置只有在法律强制的前提下才会进行。

       当然,随着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加剧,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也日益加重,基于生活逻辑的民间运动和舆论最终促成了相关法规的实施。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限制产业公害的法规最终出台。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资本的逻辑是:“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⑨

       六、农业与工业综合的另一种工业化:马克思的观点

       21世纪的工业化有待解决的是如何扬弃资本逻辑所主导的20世纪工业化的问题。倘若不能超越20世纪异化的工业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会议(COP21)缔结的《巴黎协定》所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无碳社会目标就无法实现。那么,怎样的扬弃才能实现“另一种”(alternative)工业化呢?具体来说,其发展方向是对能源与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大幅度变革,而思想方法上则应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⑩为指导。《资本论》在谈及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紊乱时指出:“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1)这是从农业(食物)、工业(衣物)以及人与自然(土地)之间物质变换(将土地的组成部分回归土地)的角度论述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了农业与工业的对立。超越这一对立的,只能是农业与工业的新的、更高级的综合。然而,马克思并未论及这一结合的具体形式。至于如何将马克思的观点具体化,笔者试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谈起。

       异化的近现代工业使农业也完成了工业化。为了扩大生产,使用农业机械和大量化肥农药的工业化近代农业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发展起来,而化肥和农药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这种模式的典型就是美国农业。结果,单一栽培导致了害虫蔓延,农药破坏了环境与健康,灌溉使土地盐碱化,化肥降低了土地的肥力——以上诸多问题使工业化的农业发展成为异化的农业。

       那么,与异化的工业化和异化农业相区别的农业与工业的“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又应当如何发展呢?笔者在此提出了六个发展方向。

       第一,非异化的“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向。使用化肥农药的工业化农业是异化的农业,但塑料大棚、水培农业等方式也是工业化农业的形式。消费者对于水培农业背离作物原本的土壤生长环境、消耗大量人工光能等问题提出过批评,但目前水培农业已经通过使用日光或天然LED光源等方式解决了大量消耗能源的问题。对萝卜、生菜等大叶作物的水培已经相当成功,而西红柿的水培也在最近取得了成功——这种不使用农药、提供必要矿物质的新式农业,在21世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二,在工业中积极利用生物资源的发展方向。所谓生物资源,通常包括间伐材、木屑等未利用资源以及建筑废料、厨余垃圾等废弃资源,还包括甘蔗和油菜籽等资源作物。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资源利用对象从生物资源向化石资源转变,而在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为目标的21世纪,对可再生生物资源的大规模利用将是未来的趋势。

       第三,对生物体本身这一资源进行利用的发展方向。人类自古以来一直持续利用生物体本身作为食物、生活材料和药品,特别是对昆虫的利用值得关注。例如,蚕为人类生产丝织品,蜜蜂为人类生产蜂产品。今天,蜂类和瓢虫已作为生物农药得到广泛使用;而今后,昆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生物资源的利用将越来越广泛。

       第四,以农业为范本的新型工业发展方向。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但二者的生产是有区别的。工业是通过技术对天然原材料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人工产品的产业,而农业则是依赖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收获产品的产业。在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劳动工具这一点上,工业和农业是相同的。但是,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可以完全由劳动的目的和意识控制的,因此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人类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观念。与此相反,农业劳动是为促进作物生长而进行的调整和规制的劳动,依赖自然气象条件而进行的农业劳动并不会自发地促使人们产生支配、控制自然的观念。在当今世界,以农业为范本的新型工业尤以“生物模仿技术”(仿生学)引人关注。所谓生物模仿技术是指在产品的原材料、结构、形状、功能、设计等方面模仿生物体,对能源消费和产品生产进行灵活利用的技术形式。近现代产业技术是根据人支配自然的观念开发出来的,而生物模仿技术则是依据对适应自然而生存的生物的模仿发展出的适应自然的技术。正如模仿鸟类头部的新干线机车头和模仿鹰鹫双翼尖端向上稍作屈折的飞机机翼一样,现代产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生物模仿技术,很好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此外,从植物种子附着方式上得到启示的魔术胶带,模仿壁虎攀爬垂直墙壁原理而开发的壁虎胶带,以蜻蜓翅膀为原型的小型风车,都是模仿生物、使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产品。近年来,生物模仿技术真正得到了关注,随着电子显微镜逐渐普及,生物的细微构造和功能得以揭示,研究和开发正逐步推进。

       第五,利用微生物进行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所谓利用微生物的工业生产,不仅包括历史悠久的酿酒业,以及酱油等调味品、豆制品等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还包括近现代迅速发展的食品、医疗、能源等诸多行业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发酵产品及其所产生的酵素产品的生产。今天,随着酵素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产品已经深入到医药、洗涤用品、化妆品、香料、纺织品、生物农药和燃料等诸多行业。未来的趋势是,以前使用化学反应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将通过微生物酵素来生产。目前,以烃类为主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通过廉价的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的,然而石油化工工业不仅耗费了大量能源,还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食品添加剂与农药等石油化工产品混杂在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产物之中,严重导致了物质交换的紊乱。相反,生产有机化合物的酵素产业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有助于环境的和谐。可以预见,酵素产业在21世纪取代以石脑油、乙烯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制品的前景十分广阔。

       第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将会为农业与工业的“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工业化原动力的发达机器,在其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作业设备中都包含控制器的部分。时至今日,最先进的机器都实现了自动化,其控制系统也从机器装置中独立出来,成为对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作业设备整体加以控制的监视控制系统。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就担负了这一任务。在能源领域,为了有效地使用小规模的、分散的自然能源,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智能电网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电力网络。除了机器设备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还在以3D打印为代表的工业设计领域,产品的组装、控制和管理领域,工业机器人应用等生产现场,以及包括医疗技术、作物栽培、基因与微生物技术等技术和研究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当说,如果不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考虑在内,就无法想象21世纪的产业技术和工业生产。

       七、并非以“支配自然”为目标的马克思的自然观

       异化的近现代产业技术和工业化的思想支点,是“支配自然”的观念。人类通过技术控制自然的技术万能主义思想,使许多近现代思想家成为俘虏。但是,东日本大地震及其所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严重事故使我们深思,人类依靠技术支配自然的观念只是人类过于骄傲的想法而已。无论人类的力量有多大,自然终究拥有比人类更大的力量。通过技术,人类可以控制和支配自然,但毕竟只是部分的、有限的。

       所谓“支配自然”这一观念与人类实际上能够支配自然的看法并非同义。人类是通过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和产业技术开发而得以改造自然的。然而,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自然都是无限的,因而受到历史制约的对自然的认识就必然是有限的。特别要指出的是,基于对自然及其法则的科学认识而进行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所导致的结果是无法完全预测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会“第二次”、“第三次”地导致“自然的报复”。

       恩格斯具体论述“自然的报复”时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2)这些具体事例正是来自马克思的见解。在1868年3月25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评价了弗腊斯(Carl Nikolaus Fraas)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1847年):“(弗腊斯的)结论是: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会导致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13)

       然而,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举的具体例子相同,不过两人的观点有着微妙的差异。恩格斯乐观地认为,如果能够科学地认识自然,就可以在控制的意义上实现对自然的支配;而马克思关注的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马克思在信中认为,应当有目的、有意识支配的,并非自然本身,而是作为人类活动的耕作。《资本论》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4)这种对物质变换的控制,并非控制自然,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表面上看与对自然的控制相似,但其意义与实质却完全相异。一般来说,后者意味着控制其对象,前者则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控制的核心和对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既然如此,人类所持有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就只是部分的、有限的。为了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及其结果将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必须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并没有人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观念。

       本文对共产主义的考察,集中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双重关系的过程。社会关系以独立的个体联合为基础,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则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基础。共产主义理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生活和现实的准确批判,及其所设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对立面。然而,共产主义并非一种规范意义上的理想,它必须积极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否定形式中潜在的肯定方面。

       具体来说,共产主义理念就是对资本主义这一否定形式中的价值关系进行解构,对新形成的价值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再造。这就意味着要对在资本逻辑和技术万能主义基础上形成的近代以来的知识、价值观、制度和生活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解构与重组。

       “3·11”大地震之后日本面临的就是以上课题。然而,在5年后的今天,资本逻辑再次回潮,表现得十分强势。与之相对,生活逻辑所引发的社会忧虑和反抗也日益普遍,双方的斗争正在日趋激烈起来。

       *本文系作者直接供稿。

       注释:

       ①⑥⑧⑨⑩(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22、58、311、579、5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③参见岩佐茂:《马克思的“生活者”思想》,载《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7期。

       ④⑤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225、19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页。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日本未来社会重塑_异化劳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