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读《前赤壁赋》,要认识现代散文诗源于赋体,弄清赤壁三篇的异同,理解前赋景情交融的妙笔,领悟苏轼超脱与豁达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研读 《前赤壁赋》 多维思考
一、赋体与散文诗
研读《前赤壁赋》,最让我纠结的是赋体与散文诗的联系。从小学读朱自清的《匆匆》,到中学读朱自清的《春》,我就被老师所讲散文诗的语言及意境所吸引。到后来读高尔基的《海燕之歌》《鹰之歌》。从老师讲课中才知道,散文诗这种文体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现代作家学习欧洲文体样式而形成的一种文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散文诗这种文体为什么会是从外国泊来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向父亲询问。他讲,对这个问题他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听一位高校教授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讲座时,那位教授讲到了这个问题,说散文诗中国古已有之。父亲让我查找那位教授的相关论述。那位教授在《赋体溯源》中讲:“赋体根于《易》,宗于《诗》,经数代人的继承与创新,逐步形成了有情有辞,有辞有理,鼎盛于两汉的文学样式。”魏晋之后,赋向骈文发展,唐代发展成律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律赋的代表。宋代人以散文笔法写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继承并发展了赋体最传统的“七林”表现手法,即通过主客对话,贬斥客人的思想、张扬主人见解,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前赤壁赋》是一篇典型的文赋,作者将骈文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时疏时密,极尽千变万化之能事,且行文如流水,平易自然,尽显融汇诗、文、词、赋、书、画多能于一身的文豪大家的气度与文能才情,这也是《前赤壁赋》流传千古的魅力根源。赋体在《易》宗、《诗》宗的发展传承中,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注重押韵对仗,长于铺陈叙事,兼具诗歌和散文特质。
那么为什么“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散文诗,被认为是一种泊来的新文体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近代之前,中华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一直充满着自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一次次失败,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评价越来越低,对自身文化的失望也日益加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从自信逐渐转变为自卑。“五四运动”时期这种自卑心理在文化领域里表现是,一边全面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贬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多么地落后腐朽和不合时宜;一边迎合西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褒扬其如何先进高明和切合时宜。文化自卑心理的蔓延,给历史虚无主义创造了生存空间。此期间散文诗的大量出现,其本身是赋体与当时社会思想与政治变革形势相适应而产生的白话体赋,但却被冠以欧洲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定名的“小散文诗”,并一直被认为是学习引进的新文体,使白话体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民族的悲哀。我们现在可以认可其“洋名字”,也承认那一代文学大家在散文诗中有学习欧洲散文诗的影子,但一定要认定,散文诗的根本基固是中华民族的。是赋体在“五四运动”时期因时而变呈现的新状态、新样式。只有从思想上认清“五四运动”时期的散文诗从哪里来,才知道散文诗应该往哪里去,才能推动散文诗健康发展,发挥其更大作用。
二、赤壁三篇的异同
1.赤壁三篇是一词两赋,文体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的代表作。他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体”旧传统,“不喜剪裁以就声韵”,意境壮阔,开创豪放词一派。因此,《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当时即广为传唱,比两赋影响更大。同时,赤壁三篇虽都是同一时期同一地点作品,但词写于两赋之前。苏轼第一次游历黄州城外赤壁,居高临下,滚滚江水激起他昔时万丈豪情,一时多少热血扑面而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未酬壮志使他对周郎敬慕之至,因此他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地高歌“大江东去”。但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周郎与自己人生际遇的反差又使词收尾反跌,只能发出“人生如梦”的长叹。正是这一歌一叹,成就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2.两篇赋虽是“双胞胎”“姊妹篇”,同中有异
(1)两次游历虽是同一地点,泛舟赤壁,但时间相距三个月,前者是秋,后者是冬,季节变化使景色形成很大反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情因景生,钩沉起的心境也各不相同,因而两篇赋的意境也在主客问答中产生微妙变化。(2)前赋虽有情感冲突,但在情理冲突的意境中洋溢着喜乐与和谐美。(3)主客对答不仅是赋体传统手法,也是表达苏子在两赋中矛盾情感的载体。
三、景情理交融的美文
我觉得,景情理融为一体,方是以文化人的美文。读美文能使人有美景可餐之欲,有心情相通之感,有以理折人之力。《前赤壁赋》就是这样的美文。中国散文至唐一变,源于韩柳古文运动,至宋始大变,古文运动在宋代鼎盛,此时人才辈出、佳作不穷。在唐宋八大家中,我最喜欢读苏轼散文。《前赤壁赋》是赋体的散文化,是我最喜欢的美文。其美在于写景自然、秀丽,抒情真挚浓郁,阐理明哲透彻。江水、清风、明月是自然景物,也是前赋的景情理交融的载体。舟下的江水,耳边的清风,东山的明月;由近而远,从低到高;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之间,蓄含着主客心境的变化,释放着哲理的参悟。第一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这是情与理的酝酿和铺垫;第二段“扣舷而歌”开启了抒情阐理闸门的契机;第三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抒情的波峰;第四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是阐理的峰端;末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景情理融为一体和主客认识统一的意象。全文以景动情,以情言理,情动于心,心手相应,自然天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前赋写景的开端,也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同时也构成了苏轼行云流水写作风格的看点。但苏子行文平中见奇,在风平浪静的表象中,激荡着苏子“望美人兮天一方” 波涛汹涌般的渴求建功立业的情怀与怀才不遇的愁思。“其声呜呜然”的哀愁,采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比喻、拟化和通感手法,是抒情绘声的绝妙之笔。“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从另一侧面将愁思感人的抽象效应用比拟夸张手法具体化,不仅震撼读者的心灵,也看到苏子鲜血欲滴的赤诚之心。“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事理的表述,既是中国儒道释三教的通识,也是中国儒学“天人合一”的正统理念。前赋字字如珠玑,句句皆妙语,是景情理交融的美文。读现代散文,从刘白羽的写景中可看到前赋的绘景,从秦牧的说理中能看到有前赋的明理,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能看到前赋的景情理的自然融合,这也是我偏爱朱自清散文的缘由。景情理交融方是上乘美文。
四、超脱与豁达的人格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断裂点。此前的苏轼,少年及第,春风得意,逞才使气。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乌台诗案”。乌台即御使台。御使李定与苏轼不合,便利用监察御史职权,摘录苏轼同情民生疾苦、对新法不满的诗句,诬陷苏轼诽谤朝政,甚至攻击他有“不臣之心”,近乎清代文字狱。幸有其弟苏辙及其好友多方营救,免罪释放,贬居黄州任团练副使,受团练使蒋运监督,不准其进衙理事,也不给俸禄。因而苏轼只好在黄州东坡结庐耕种,自食其力,自号“东坡居士”。经历悲惨境遇的文字狱,以带罪受贬之身,他人前不敢多语。苏轼在《前赤壁赋》跋文中有“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里表达了他心存恐惧、处事谨小慎微。这种思想,在《后赤壁赋》表现明显。研读《前赤壁赋》,会通赤壁三篇,纵观苏轼66年的人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旷世绝伦的文学大家,是立志报国、一心为民的好官。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铸就他成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千古典范。
今年高考命题作文,揭示了中学生的生活现状。古人求学是为了“格物致知”,现在上学是为了“格考致分”,考分成了家长、社会、高考录取的基本评价标准,成了学生的“命根子”。我父母虽没有高考漫画中那心浮气躁,但在他们的目光中也闪烁着“以分宠子”的期许。超脱“格考致分”的困扰,以豁达的心态看待高考是我们中学生必须直面的现实生活。弘扬古人“格物致知”的学习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自己人生价值取向,超脱当前的浮躁心态和名利诱惑,以“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情怀面对现实,是我研究《前赤壁赋》的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1]李群力 赋体溯源[J].济南大学学报,2007,(5):33-35。
[2]孙春晨 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教育[N].光明日报,2016,06,13,(09)。
[3]陶文鹏 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1。
论文作者:王天怡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散文诗论文; 赤壁论文; 苏轼论文; 情理论文; 赤壁赋论文; 美文论文; 文体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5期论文;